免費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
1月11日,張小龍出現在2016微信公開課PRO版現場,首次公開進行演講。其中,他講述了微信的四個價值觀: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讓創造發揮價值;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的;讓商業存在無形中。
· 如何做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 微信是如何為用戶服務的?
大家都明白用戶很重要、用戶第一,但是,真正把這個理念做到產品里面去的并不多。聽微信教父“張小龍”是如何做的!
這門課能為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 反思產品的商業價值與用戶價值的關系
· 結合案例,思考自身的產品應該如何前進
誰適合學習這門課?
· 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
· CEO,創始人
課程精彩摘錄
微信內部的四大價值觀
·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在所有的合作里面,往往都會把用戶價值放在最末端。對微信來說,現在更多的挑戰不是在于再多做多少事情,而是能夠擋掉多少事情,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讓微信里面的內容保持干凈。
對外部來說,也希望有一些公平、公正的一些規則來對待用戶。微信不會提供特權,例如不會讓微信好友數超過5000人。白名單也是一個系統的瑕疵,例如提高微信紅包限額。曾經確實開過這樣的白名單,但是前不久把它關閉了,因為這會在用戶里面造成一種攀比,造成一種不均衡,而這樣的現象不是所倡導的微信文化。
微信里可能會出一個功能,對于3個月沒有訪問的微信公眾號,會鼓勵用戶退訂,避免沒有價值的公眾號對用戶造成騷擾。
· 讓創造發揮價值
微信公眾平臺的目標是要讓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發揮出它的價值,微信希望讓這個平臺里面涌現出更多的有創造力的事情出來,而不是讓這個平臺成為一個做流量、導流量的地方。
微信花了很多時間去扶持原創,原創的文章更符合微信需要的價值,也更符合用戶的價值,所以,為了扶持原創,對于原創文章里面的廣告條,對廣告分成都會有所優惠。
· 好的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的
張小龍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應該是讓用戶用完即走的,不應該黏住用戶。任何產品都只是一個工具,對工具來說,好的工具就是應該最高效率的完成用戶的目的,然后盡快的離開。微信要考慮的則是怎么樣更高效率幫助用戶完成任務,而不是讓用戶在微信里面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
張小龍認為Google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很早就提出讓用戶搜完即走的理念。同樣,微信也不鼓勵用戶加太多好友,一般都要通過驗證。其實只要能批量導入通訊錄或QQ好友,用戶的微信好友一下就會多很多。但微信要讓每個用戶都要甄別自己加的好友。
· 讓商業化存在于無形之中
張小龍認為一個好的產品它的商業化和用戶的價值、用戶的體驗是并不矛盾的。好的商業化應該是不騷擾用戶,并且是只觸達他需要觸達的那一部分用戶。所以希望微信能做很好的商業化,但是它不是基于騷擾的、基于流量變現的商業化。
他透露,新的公眾號形態“應用號”或將推出,這種形態下面用戶關注了一個公眾號,就像安裝了一個APP一樣,這個號不會下發內容,很安靜地存在微信里,只提供功能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