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
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城市化方式愈發追求高質量發展,城市土地空間管理逐漸從增量建設轉移到存量更新上,城市空間的專業設計更加注重綜合賦能與軟實力提升。本次講座從專業視角出發,深入解讀如何用“柔性”重構“城市”,通過南昌路、復興路的美麗街區更新以及十六鋪碼頭改造提升等生動案例,展現了未來宜居城市的新高度。
嘉賓介紹
▼ 鐘律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景觀專業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風景園林與生態環境分會副會長、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綠化市容行業領軍人才。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三八紅旗手,首創“景感空間”理論。主持“上海黃浦江兩岸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等重大工程設計項目50余項,主編多項國家標準。先后獲得美國景觀建筑師協會(ASLA)南加州分會優勝獎、國際風景園林聯合會(IFLA)亞太區土地資源管理杰出獎、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大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等國內外獎項。
聽課獲益
·了解什么是柔性城市
·學習柔性城市設計要素
·學習尋芳園案例
·學習接送島設計場景
·學習如何用“柔性”重構“城市”
作品案例
· 柔性城市
· 柔性城市設計要素
· 尋芳園案例
· 接送島設計場景展示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風景園林與生態環境分會副會長、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綠化市容行業領軍人才。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三八紅旗手,首創“景感空間”理論。主持“上海黃浦江兩岸貫通24小時城市活力圈”等重大工程設計項目50余項,主編多項國家標準。先后獲得美國景觀建筑師協會(ASLA)南加州分會優勝獎、國際風景園林聯合會(IFLA)亞太區土地資源管理杰出獎、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大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等國內外獎項。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