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共艺术的光媒介与交互审美

        1 課時 時長:36:18

        分享至:
        收藏

        免費

        講座主要聚焦通過三個關鍵詞:公共、交互、審美來討論公共藝術中光媒介應用的多種手法與交互形式審美,進而論述光作為藝術情感表達而非燈具設備的技術至上。

        “藝術與科技既不相同而又互相關聯,它們在審美的方面交會”,引發思考當代城市更新語境下,作為城市形象之一的公共藝術如何通過互動讓人更加親近作品和公共空間;體驗到作品的情感傳達與轉譯。講座也有針對藝術家個人藝術創作的案例解析與創作經驗分享。

         

        嘉賓介紹

        阮悅來 中國美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副主任

        20230212152402454.png

        浙江省雕塑學會副秘書長、浙江創意設計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建筑裝飾設計藝術博覽會專家委員。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結合影像、多媒體的公共藝術與景觀裝置藝術。

         

         

        聽課獲益

        ·學習如何在公共空間使用光媒介

        ·了解什么是光媒材

        ·了解阿姆斯特丹火車站項目

        ·學習德國柏林城市鏈接計劃

        ·學習光之水漂項目

         

        作品案例

        · 光媒材

        20230212152411212.png

        · 阿姆斯特丹火車站項目

        20230212152424023.png

        · 德國柏林城市鏈接計劃

        20230212152431195.png

        · 光之水漂項目

        20230212152440186.png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阮悅來

        阮悅來

        中國美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

        副主任

        浙江省雕塑學會副秘書長、浙江創意設計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建筑裝飾設計藝術博覽會專家委員。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結合影像、多媒體的公共藝術與景觀裝置藝術。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