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vable Proximity: A Design-orienting Scenario

        1 課時 時長:35:14

        分享至:
        收藏

        免費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現代社會的空間組織一直被一種基于專業化和規模經濟的效率理念所支配著。我們可以把這一切稱為距離的情景。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設想的應用正在導致非常嚴重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因此,很長時間以來,在一些情況下,這種模式開始與其他想法和實踐發生沖突,因為需要把分離的東西聚集在一起,把斷開的東西重新連接起來。這些新的想法和實踐,即這些社會創新,產生了一個新的場景:接近的場景。講座討論了這個新的場景,顯示了它是如何從過去20年的基層社會創新中產生的。講座所依據的概念背景可以在《宜居的接近》(Egea,2022)中找到。



        嘉賓介紹

        Ezio Manzini 國際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聯盟主席,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Ezio Manzini,國際社會創新與可持續設計聯盟主席,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榮譽教授。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Ezio Manzini 教授一直致力于可持續設計。近來,他重點關注社會創新這一可持續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創立了 DESIS聯盟:一個國際設計學院網絡,活躍于社會創新和可持續性設計領域。目前,他是DESIS聯盟的主席和米蘭理工大學榮譽教授。他曾在全球多個設計院校擔任客座教授,如巴塞羅那設計學院、同濟大學、江南大學、倫敦藝術學院、開普半島科技大學、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等。他的最新的書籍《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社會創新設計導論》(2015)(目前已被翻譯成 7 種語言);《日常的政治》(2019)中文版于2020 年10月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

         

        聽課獲益

        ·了解設計的根本特性

        ·距離感所帶來的社會性問題

        ·親近性的兩種維度

        ·了解社會創新的基石

        ·如何進行親近性設計

         

        作品案例

        · 親近性:接近的狀態

        · 如何利用設計反對戰爭的社會、文化和體制創新

        · 距離所帶來的交通系統的環境負擔和數字基礎設施的環境負擔

        · 社會創新的實現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Ezio Manzini

        Ezio Manzini

        米蘭理工大學

        教授

        米蘭理工大學教授
        可持續設計創始人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