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既视感和遥远的相似性

        1 課時 時長:31:24

        分享至:
        收藏

        免費

         課程概要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魯迅說過的一句非常勵志的話,激勵人們勇于探索,擁抱創新,腳踏實地,去創建希望中的新生活。


        本課程的角度是這句話其實描述了路是如何形成的。作為“路”,是無數腳印的碾壓,輪廓的堆疊形成的,“路”好像是某種記憶容器,它暗示、促使下一個人沿著這個輪廓行進,讓“路”變成“路”,可能是變得更寬更平整,亦或是慢慢開辟新的路徑,并且通往各種遠方。很多時候,關于日常物件的設計,或許也是如此。這些物件輪廓的出現甚至早于“設計”這個詞匯的誕生,它印在了我們的記憶里,也印在了“設計史”的記憶里。


        課程圍繞主題“既視感和遙遠的相似性”展開,就是講述作為工業設計師,演講者是如何擁抱那些“路”上的“痕跡”的,并且這個擁抱的過程可能是非理性的、任意震動而得的。

         

        聽課獲益

        ·了解一個工作室創始人的發展歷程

        ·了解主題相關優秀設計作品

        ·了解設計理念如何運用在設計作品中

         

        目標聽眾

        1、產品設計師、交互設計師

        2、設計愛好者

        3、工作室、品牌主理人

        4、對該主題感興趣的人員

         

        作品案例

        ·手持掛燙機

        20220722023529818.jpg


        ·衣物毛球修剪器

        20220722023630286.jpg


        ·落地衣架

        20220722023937853.jpg


        ·家具系列

        20220722024201267.jpg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蔣虔

        蔣虔

        Studio Dejawu

        創始人

        蔣虔,1986年生于蘇州,中國設計師。目前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生活和從事設計實踐。曾就讀于無錫江南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后在上海從事設計顧問工作。于2011年赴瑞典隆德大學就讀工業設計研究生, 畢業后于2015年在斯德哥爾摩成立設計工作室Studio Dejawu.Dejawu起源于“似曾相識”或是“不熟悉的熟悉感”。蔣虔認為,造物是關乎記憶的一種實驗:把玩材料,結構,工藝,以敘事的方式將產品有趣呈現的過程。制作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誠實的物件,就好像是在打磨一種承載記憶的容器。目前工作室致力于家具,產品和藝術裝置領域的探索。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