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设计师需要具备的3个核心能力

        1 課時 時長:11:37

        分享至:
        收藏

        免費

        對于一個團隊而言,如何能夠達到1+1大于N的價值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設計團隊而言,產出物的好與壞通常無法有一個直觀、清晰的評判標準,創新性的設計產出與業務價值之間的關聯驗證路徑較長,都加大了設計團隊管理的困難性。


        在變革與創新的時代,如何應對技術帶來的挑戰,如何通過領導力激活團隊,并高效的推動技術落地與產生業務價值?IXDC專訪了百度技術中臺用戶體驗部設計經理翟莉莉女士,請她結合自己豐富的管理經驗,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Q1 您負責了多款產品及多個設計團隊的管理,是如何根據業務去搭建團隊并進行管理的呢

        A:這是一個蠻值得探討的話題,對于設計團隊來說,不同屬性的產品對設計能力的要求差別真的蠻大的,比如說商業化產品和用戶產品,或者用戶產品和科技型產品,要求就肯定是不一樣的。

        就我個人而言,一般會把團隊分為能力可復用和能力不可復用兩組:

        首先是能力可復用組。舉個例子,比如輸入法和AR技術這兩個產品,我會把運營、特效的團隊去打通,把他們定義為可復用能力組,這樣就能隨時根據產品需求去調整團隊,做好支持的精力分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團隊的資源。

        然后是能力不可復用組,比如交互團隊,這個能力群組需要專門去做某個產品線的設計,因為不同產品線對交互設計的需求會不太一樣。

        像是輸入法這種典型的用戶型產品,更多的是需要設計師去洞察用戶需求,然后去做相應的設計,但是對于AR產品來說,設計師就需要跟技術特別緊密的配合,能夠跟技術一起去促進整個技術的迭代演進。

        我們團隊基本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去進行團隊搭建的,然后不可復用組的設計師,就可以往自己所在的領域、方向,持續的、更深入的去進行探索和研究。


        Q2 AI時代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如何去進行提升?

        首先,AI設計師也還是設計師,所以對于設計師來說需要具備的通用性的能力,比如說專業技術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等,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作為AR、AI設計師來說,除了這些通用的能力,我個人認為還有三點是蠻重要的,包括:探索能力、沉淀能力,還有不折不撓的抗擊打能力。

        第一點是探索能力。在整個AI的領域方向上,咱們國家其實是處于整個世界的前列,可以說是第一梯隊,所以我們并沒有那么多的設計經驗可以借鑒。

        像是PC端或者移動端的設計,其實有很多現成的設計原則可以拿過來,直接借鑒跟復用,但是在AI這塊,我們團隊的設計師只能跟技術一起,通過一個個迭代演進慢慢去探索,所以探索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點是沉淀能力。跟第一點也有關,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現成的設計原則,沒有設計經驗可以借鑒復用,所以設計團隊和設計師,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去進行驗證。

        然后,還要能將這些被驗證過的經驗不斷去沉淀出來,通過定期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去促進整個行業,能夠有一個迭代演進。

        第三點是不屈不撓的抗擊打能力。為什么要把這個作為一個重要的能力要求呢,我自己是從事這個領域之后才知道,原來做AI設計師是這么的不容易。

        每一個技術的演進,每一次難點的突破,其實都建立在無數次的失敗之上,無數次跟技術團隊一起去思考、無數次進行調整,然后可能還有技術能力短期內不能攻克的情況,這個時候設計應該如何跟技術一起去協同。

        無論是促進技術的迭代發展也好,還是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也好,背后都是無數次失敗的經驗積累,然后無數次的再出發換來的,所以我覺得這種不屈不撓的抗擊打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Q3 百度的很多產品都快速響應了技術的變遷,請您分享一下百度是如何做到讓新技術快速落地的?

        A:其實,從事相關方向的設計師應該都知道,對于AI技術來說,有一個重要的支撐性的要素,就是——數據。我們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迭代應用和反哺。

        在百度來說,我們有AIG這樣的一個體系,整體架構就是為了促進技術迭代引進和產品的實際應用,這個體系下包含了兩種屬性的團隊:技術團隊和產品團隊。



        技術團隊就是像語音、圖像、AR、NRP、KG等等,這種純粹的技術團隊,然后還有應用技術的產品團隊,像地圖、輸入法、翻譯等等,兩個團隊共同在AIG的大體系下,就能夠讓最新的技術突破,非常快的落地應用到產品上。

        然后用戶的使用數據、行為,很快就能拿過來再去反哺,再去做技術的一個迭代和突破,這樣就能促進技術和產品的雙驅動,我們公司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閉環。


        Q4 新技術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用新技術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您及團隊是如何應對的呢?

        A:好的設計其實是應用,技術通過好的產品設計和體驗設計,能夠幫用戶解決問題,照顧到用戶的實際需求跟體驗的痛點。

        困難的話,舉個例子,我們之前跟百度地圖合作,遇到了一個AR應用的問題。就是圓明園大水法項目,需要我們在二維的產品界面中,去塑造三維的體驗動線設計。

        如何在二維空間里去設計三維的體驗動線?

        當時的解決方案是,先由特效團隊的模型設計師,根據圓明園大水法的實際比例搭建了一個模型,然后將這個模型做三維的立體化,最后呈現的部分由交互設計師介入,在模型三維空間中去設計用戶使用的動線,最后設計完成后,再交付給技術團隊去做驗證跟迭代。

        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需要不同的思考,但是只要抱著一顆想解決問題的心,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Q5 請您展望一下AR行業的未來發展。

        A:問到這個問題,我先簡單說一下我的背景,我在10年之前都是做PC端產品設計的,然后10年到18年之間是做移動端產品設計,直到18年后才轉到AIG,去組建和支持AI技術的設計團隊。

        為什么轉行呢,其實就是因為我對AR領域的強勢看好,還有這個領域很多的設計規則并沒有被完全定義,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會有很大的探索空間,這一點我個人還蠻感興趣的。

        至于為什么看好AR未來的發展,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點,人類社會發展的助推力。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但是我覺得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因為人類對信息存儲技術有著強勢的需求。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比如我們最初的繩結、竹簡,然后到活字印刷,再到后來的計算機,然后到現在的數字化信息時代,每一個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都能夠強勢的促進整個人類的迭代演進。

        在現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不斷出現,信息的存儲當然也很重要,但是存儲之后還有一個核心的訴求——信息應用,如何快速的調取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個人認為,AR其實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技術的解決方案,能夠去助推信息的調取和使用。

        第二點,人與數字化信息的日趨融合,人的自我特性如何保留。這個觀點可能不常被人所提到,但我個人認為也是蠻重要的。

        怎么說呢,其實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認知,在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被數字化的,你每天去了哪里、和什么人溝通交流了什么、你的搜索喜好是什么,你的購物傾向等等,都是可以被數字化信息的。

        其實從人性的層面,我們是希望有一些自我特性,有一些保留,誰都不想赤裸裸的被呈現出來,當未來數字化信息非常強,人和數字化信息融合非常高的時候,人與人不同的自我特性該如何去呈現?

        你希望在數字世界中用什么樣的人設去呈現,你想要表現給別人看到的是什么樣子,AR在其中有非常大的發展和想象的空間。

        基于這兩點,我認為未來的AR,一定是各個領域都需要用到的最基礎的底層技術,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翟莉莉

        翟莉莉

        百度

        設計架構師

        現任百度設計架構師,技術中臺用戶體驗部經理,百度輸入法、如流會議、AR技術、靈醫智惠等方向設計團隊負責人。從事用戶體驗工作10+年,有負責多個C端/B端/技術類產品設計及團隊管理經驗,團隊發展及培訓方向總負責人

        認為單純美的設計并不是好的設計,設計應以滿足用戶需求/助力業務發展為最終目標。多年間有豐富帶領設計團隊創新,促進落地并產生價值的經驗,沉淀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不同產品線得到嘗試及驗證。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