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第二個十年,設計以狂飆突進的成長態勢,給大眾生活方式、商業模式創新、市場經濟結構帶來了重大影響,諸多“設計驅動型品牌(BDD)”釋放出的產業領導力與持久生命力,昭示出一種面向未來的全球性前瞻共識:設計是驅動品牌獲得商業成功的戰略。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的童慧明教授,在以《下一個風口:設計驅動型品牌》為主題的演講中,解讀了什么是設計驅動式創新,就是對產品的內在意義去做顛覆性創新,這樣一種方式就是設計,它不是靠技術,它靠產品的內在意義,這種技術頓悟其實就是BDD的概念。
童慧明教授認為,BDD時代正在來臨,這是設計界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重點獲益
· 認知 “品牌設計戰略”基本框架與核心內容
· 了解“用戶體驗供應鏈”在品牌設計戰略中的目標價值與內容
· 把握未來品牌設計戰略的發展趨勢
精彩觀點
· 所有設計的創建、成功的案例都是構建在品牌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品牌作為承托的話,所有的創新和設計是不可能實現價值最大化的。
· 什么是BDD,萬變不離其宗,就是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思維。把這樣一種設計思維去驅動品牌所有的商業活動,這樣的品牌叫設計驅動型的品牌。
案例分享
▼Strategy Analytics研究報告解讀:
▼創新戰略的比較:
圖文實錄
所有設計的創建、成功的案例都是構建在品牌的基礎上。換句話來講,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品牌作為承托的話,所有的創新和設計是不可能實現價值最大化的。
越來越多地把設計作為核心驅動力的品牌大量地出現,對設計界來講一個前所未有的風口期已經出現了。在這里我要強調一下BDD的概念,我強調的是“設計驅動型品牌”,而不是“設計驅動品牌”,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表述的話,就是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思維,以及這樣的一種設計思維去驅動一個品牌所有的商業活動,這樣的品牌我們把它叫設計驅動型的品牌。
談到BDD這樣一種品牌的類型,最成功的里程碑式的案例是大家所熟知的蘋果。經過20多年的打造,蘋果創建了從硬件產品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影音平臺、包裝、體驗商店、生產制造,甚至包括上溯到連鋁礦戰略資源的壟斷,完整地由設計驅動的一個體驗的供應鏈,被構建起來了。
微軟做了非常好的研究,而且微軟現在已經在做這樣的一種推進,設計由過去只在執行層面上作為戰術的驅動者,在提升到設計的創新的組織者、聯系者和融合者,而再往上走一步,它應該成為戰略的驅動者,去驅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去驅動品牌的創新。
我們可以試著給BBD做如下的四個特征的歸納。
第一,從企業的核心來講,CEO本身就是設計師或高度重視設計的。
第二,核心的高管中間有CTO,在戰略上把創新設計始終置于品牌戰略決策的優先級。
第三,在產品上,持續創造具有顛覆性的極致用戶體驗的產品。
第四,在厡期的發展目標上,努力的成為產業的圖騰品牌,這是我給出來的四個緯度來觀察BBD。
中國必然要要選擇BDD這樣一條道路,從創新的角度來說,我們能夠看到從2010年以來,中國的創新已經駛入了快車道。
我非常認同吳曉波先生的一個判斷,傳統制造反攻互聯網,其實今年已經出現了。一個長達5年的財富風口已經出現了,所以我們說BDD是中國創新戰略升級的重要的時期。
我認為2018到2022這五年,一定是中國設計驅動型品牌的風口期。實際上從2010年以來,在一線城市BDD這樣一種概念已經出現了,今年的報告中間已經把中國列進去了,我們這里能夠看到像阿里巴巴、視覺中國、小米,在聯合創始人中間都已經有設計師現身在其間。
所以我最后用日本的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的一句寓言來結束我的演講,未來企業將全部變成設計師集團,不能改變的企業無法獲得成功,謝謝。
適合人群
· 交互設計從業者
· 設計愛好者
· 設計學生
1人打賞
機構簡介
致力于推動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近三十年的知名專家、教授,廣東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BDDWATCh發起人、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專家,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五、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廣州市“紅棉設計獎”專家委員會主席,多個國內外設計獎項的評委。近十年來設計研究聚焦于設計戰略、品牌創建、品牌設計形象、產品創新設計等領域。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