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设计师素养及基础技能

        1 課時 時長:40:47

        分享至:
        收藏

        免費

        2016[設計教育再設計]第五屆國際會議創業分論壇,該論壇邀請了眾多企業家講述他們的創業的經歷及觀點,與參與嘉賓共同探討當下創業的大背景以及如何把握機會等創業的關鍵要素。

        在本段演講中,來自瑞德設計公司的李琦董事長,發表了題為“設計師!?設計!”的演講。演講中,李琦董事長從自己大學到現在20多年的經歷出發,不僅提到了當前中國設計教育的兩大缺陷,還提及設計素養、技能與思維之間的關系,重點強調了設計師設計基礎技能的重要性

         

        重點獲益

        · 了解常被忽略的設計師基礎技能有哪些

        · 了解如何才能做出“接地氣”的設計

        · 從方太品牌成功之路,了解工業設計大環境的變化

         

        圖文實錄:

        很榮幸今天能夠在江南大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第二次到這邊來給大家做分享,當然今天是跟教育密切相關的,辛院長也專門給我打了電話說,他說李琦有沒有空來給我們講講,教育和商業的關系。

        說實在話,20多年了,自從離開學校沒少跟教育打交道,大是一直就是在做商業,這是很真實的一件事,這個命題也有點煩惱,但是既然辛院長說了,又是在各位同行又是專業的很多大拿我們的同事之間交流,我們覺得總得有一個命題,我真的是蠻認真的花了三個小時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是教育跟商業到底是怎么樣的關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有了今天這樣一個命題,設計師我打了一個問號和感嘆號,設計打了一個感嘆號,我想后面應該跟大家可以一起去溝通、一起去交流我為什么要用這個題目,設計師和設計來詮釋教育和商業之間的關系。

        這里我有一個小小的觀點,我覺得是蠻奇跡的。我認為人的一生是有三件事情是成為我們一生的教育,第一個其實毫無疑問我覺得是我們的老師,因為我們都從教育而來。第二位是我們身邊的朋友,沒有這些朋友們沒有這個圈子你們就不能完成第二個教育。第三個教育,說真的是一本書,這本書是你每天看到的所有的資訊就是一本書。

        所以我們教育其實一生都在自我成長,一生都在需要這一份的知識結構,教育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所以借這個機會今天交流和分享一下設計在整個商業領域的需求,和我們在不同階段里面尤其是在大學階段里面可能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些什么樣的基礎然后迎接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自身的塑造關系。

        我給大家看一個小小的視頻,這個視頻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這是我在1995年江南大學畢業時候的一張照片,我給大家看這段視頻的目的,這是一個蠻寶貴的畢業答辯的影像,這段影像是全程都有紀錄的。是在1995年的時候這是我,旁邊個子稍微矮一點的是瑞德聯合創始人,這是茅忠群,我們差不多一直跟他們在一起,我們的畢業作品是方太的第一臺油煙機。

        所以其實就是說我們很幸運能夠在我們大學時代的時候,什么都不懂的年輕的兩個學生去完成了中國第一代的外包企業轉型升級的里程碑的過程,那個時候其實在整個方太家廚,老茅總那個時候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光環,是全球電子打火槍最大的生產基地,非常非常的棒,但是他那時候就說我得改變,不能一輩子做電子打火槍,他的兒子剛剛從交大畢業,希望他兒子創業,他兒子回來以后就覺得,不能跟爸一輩子都做打火槍,能不能干點其他的,都是因為非常的懵懂,可能因為這種懵懂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我們形成了非常深厚的友誼,就是從我們的畢業設計開始。

        我相信在座各位都經歷過很多的畢業設計,或者說我們將會經歷畢業設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三個月里面來我們每天差不多只睡兩三個小時,我們只想做一個事情,干一個能動的產品叫樣機,大家想這個很好笑,現在做一個Demo是很正常的,有很多的外包和供應商,那個時候沒有Demo都是叫工作樣機,所有的東西都是用我們手工焊接全部做完,但是這個過程給自己一個交待說我比較對得起這個專業,不能說我們做一個紙面上看的東西,一定要告訴企業這個是可以用的、它用的狀態是什么樣的、它是一個真實的東西。

        這件事情我認為非常有意思,畢業后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模具廠就是要把這個做出來,在那個時代里面中國所有的模具廠都是做結構的,要做一個新的東西很難。所以我三個月時間里面來就是跟模具師傅一起做完,當然方太投了很多的錢投了一百多萬,我們報廢了很多的模具做完了整個產品,而且是一模一樣的我們把它給還原出來,這是我感到人生最欣慰的也是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非常的幸運,在那個時代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一生非常感謝茅忠群,現在出去我就給他拎包。

        前兩天我們拿中國智能設計大獎一百萬的時候,我說這個獎你要上臺來拿很重要,他來了,因為我給他打電話肯定來,我就陪了他一天還是一樣我給他端水、拿飯,反正他也是生活很隨意的人,這樣子我們溝通感情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我為什么拿這個案例跟各位分享?其實教育和商業的關系,本身就是像兄弟從來沒有分開過,瑞德有今天、方太與教育息息相關,因為所有第一代的產品就是來自于浙江大學,來自于工業設計的專業、教育成果就是這么來的,但是所有的產品都是和教育有直接的關系嗎?也沒有必然的直接關系,我只是拿這個案例告訴大家我們教育和商業的起點在哪里,瑞德很幸運,李琦很幸運在21年前就有機會,真的用自己的青春也好真正去觸摸了這個關系,有了今天的感悟。我剛才說了20年前用自己的用戶調研、專業能力和自己的市場分析和企業一起完成了華人自己的油煙機的升級。

        20年后,真的是華人首款洗碗機跟水槽連在一起的,這款產品完全顛覆了我們中國人2000多年來有洗碗的歷史以來,第一次是機器洗自己的碗,不要兩瓶礦泉水就能洗干凈,不要一滴洗潔精,只要0.23度的電,一切的參數告訴你都是真實的。

        去年20153月份上市以來獲得全球的大獎,我后來明白不是我們設計得那么好,真正的這款東西是因為我們專業的知識構建完成了百姓可以用的,是地球人都能理解的事情就是洗碗。像去年的臺灣金典大獎我們都沒去,后來獲得了全球的大獎,去年廣交會我們也沒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把產品送上去的又獲得了全球大獎。

        很多人說兄弟我幫你說了很多話這產品一定會變成大獎,今年其實我們浙江省舉辦的全球中國制造一百萬的大獎我們報這個吧,最后真的獲得了一百萬。到后來我們現在覺得有點自信了,這個東西如果出去真的有理由獲獎,這在解決百姓生活很實際的問題,讓所有的人都能理解這個設計代表什么,都在告訴你我愿不愿意用、要不要去消費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用設計的語言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現在方太在大量的機場里面開始做廣告,毛老板不缺錢,他去年賺了78億,他又是非上市的公司所以不缺錢現在大力在推洗碗機,洗碗機在中國的廚房占有率超過25%以上,我相信在年底能超過50%,原來的洗碗機都是直角焊接,我們說焊接生產效率起不來,第二個最嚴重的問題是什么?很多家庭洗過碗都覺得擦不干凈,現在我們全部立體拉伸我們鍛造拉伸的時候可以拉出非常小的角來,解決了很真實的問題,成本大大下降,現在都可以七千多塊錢都可以有這樣一臺洗碗機購買,所以我覺得家具真的會進入到我們的百姓,會再次開啟中國新的市場。很多人說這是商業的成功,我認為某種意義上來這是一種思維,綜合的成功方式,所以我想拿這個小小的案例做分享。

        在這20多年里面來,我覺得我們一直在做的是一種精神,我們有一個夢想,就是夯勁的力量沒有放下來過。20年后大家都知道我們很幸運,我們瑞德也走完了,中國的工業設計第一個走向資本市場的歷程,我們在20141219號敲響中國工業設計第一股的鐘聲應該也是全球的工業設計第一股的鐘聲,我們覺得我們很幸運。我帶著我自己對商業的崇敬、對設計的敬畏也帶著20幾年來對行業的耕耘,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我們的狀態和教育和商業還有設計的關系到底是怎么樣的。

        我經常會說這個時代有很多標簽,只是挑了其中幾個標簽,什么大數據、自媒體粉絲、互聯網、萬物互聯包括工業4.0你們聽都不要再聽了,中國人都喜歡編,去年還講互聯網+,今年講匠心,時代都在變化,不管怎么樣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移動互聯的時代,它在鏈接一切,也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所有的東西都有可能重構,一切都會變得重新開始。

        我想在教育里面也是一樣的,今天我也聽了老校長說一句話,他說一切為了學生,我覺得這句話讓我想到了,我們就說我們設計用戶為中心在思考問題。前兩天我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這個文章里面講到的是,他說什么叫國家?好像是一個臺灣的一個學校非常有意思,一切是學生做主的,老師不去干涉過多的制度、運行,都是學生自主。他說我是教育工作者,我面對著你們兩千個在座的所有學生今天我還在做演講,你們就是我的國家,我把演講講完了就是對國家的表述,你們就是國家。

        其實國家也罷家庭也罷用戶也罷學生等等等等都是你心中的定位,你為誰在服務?你向誰傳遞你的成果?當我們一個商品賣出去的時候,最后的成果是在哪里?我們說對企業來說最后的表現是財務,有多少銷量賣了多少利潤,但是最后的答案是什么?最后的答案銷量和產品數字是你成功路上的能量團,答案是買了這一次還能讓別人去買,用了這一次還讓別人去,這是主動構建的關系。

        我想教育還是一樣的關系,我讀過大學還想讓我的孩子去讀。但是現在誰讀了大學說以后我的兒子一定要讀這樣的學校?還有這樣的情況嗎?很多人都說不想了,一定要換一個學校,這就說明有問題。如果我能對我的下一屆學子說這個學校很厲害,我從那個學校出來我很驕傲,從哈佛出來的學生說我希望我兒子還能讀哈佛,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事情。

        這都認識這位設計師,很偉大也很厲害也很向往,毫無疑問真的很厲害。但是你看難道這幾個人就不是設計嗎?不是偉大的設計師嗎?Elon Musk,喬布斯先生還有Dyson,還有特斯拉的創始人,你說他們不是設計師嗎?我們設計師和設計是什么樣的關系?我們就不得不去思考我們教育出來的是什么,我們底層的關系是怎么樣。

        我說在這個時代里面非常有意思,這個時代商業需要設計師,但是我相信更需要的是設計,這點非常重要。每一個用戶一定需要商品,一定需要去購買東西,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用這個來解決生活的東西,而不是真的為了買產品而買產品,這個非常重要,我相信小米的狀態的產生毫無疑問就像說當我在買第一臺洗衣機的時候,我腦子里想一件事情我今天買不起西門子我忍忍過兩天我再買西門子。

        我印象中非常深的一件事情,我買的第一個音箱真的是花了很多錢,然后放在宿舍的床上面顯得年輕潮流的感覺,還覺得自己有點賺錢的能力還買了一個音箱,反正忘了是什么大大的黑黑的,品牌名忘了,那個時候為什么覺得棒?因為它只是我功能的過渡。

        那時候有一個BOSE專賣店,我想我結婚的時候一定要買一個,不是最牛的音響不買,否則老子就不結婚了的感覺,大家別笑,我真的結婚的時候真的買了BOSE的音響,但是我不是音樂迷,我音箱買了以后除了看大片以后就沒用過,現在放到我的辦公室里面,現在辦公室音箱上面堆的都是書,我還是想不起來放音樂,我不是那種人,但是不是那種人偏偏去買兩萬多的音箱裝逼,心里那個堅持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我們在座各位可能未來都會從事設計,或者說我們跟設計教育有關的,但是它很有意思。所以我說我們設計的底層到底在做些什么事?教育想帶給我們大家的是什么?我做了20多年以后,說實話我挺不務正業的,我浙江大學的工業設計業,自認為設計里面還是挺厲害的設計師,我敢說這句話,我敢跟任何人抗衡,人生不就是玩嗨么,誰好誰壞誰也不知道。

        我做過太多的內容,從畢業開始一直沉浸在我所有的產品設計內容里面,但是我骨子里面就看不起設計,知道為什么嗎?沒錢啊,我給茅忠群干了那么多活,他十幾個億出去我才兩三百萬的銷售額,人家說你干了多大了?我說兩百萬,算了,那就開一個工廠。

        我就開了工廠,真的很神經病,開得一塌糊涂,但幸的是我開工廠還當自己設計師在干,這更神經病了,所以更虧了更多錢,但是正因為我從2002年開始開了工廠一直到2006年我把工廠帶出困境,我現在三年沒進去過我的工廠,我非常不務正業,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再管工廠了,我管工廠必死無疑,現在想起來都好笑,足足虧了很多錢。

        我那時候的產品設計是看不起的,我覺得賣產品有什么好賣的?我總要干一點自己的品牌,從2009年開始就夢想著很偉大要做一個消費品,品牌燒了一千多萬,又不務正業,我又不想干買手的活又不想干投資者的事,還想是自己的企業。我還找很多的小裝飾品放到手機殼上面,我想花五百萬玩一個寵物的世界,花五百萬的錢我還花得起,但是心是痛的,我很不務正業。

        等到我后來一直等到差不多2013年我的聯合創始人跑去意大利讀書,產品這塊就沒有人管了,我說我管吧,管了一年之后才發覺一件事情,工業設計變了,不像我當年想的工業設計,不像我想得那么沒面子的事情,因為那個時候沒面子我在方太非常有面子。

        我最驕傲的一件事情,好多年后我家里有一個油煙機掉下來,自己的東西掉下來沒法說,然后修理工過來看了我半天,最后忍不住問句話說,他說你是不是我們方太設計師的油煙機?他說我在方太16年了,他說原來在包裝像上面都寫著你的名字設計師李琦,我說也挺忽悠的,我說分成分不了可以,每個包裝箱上必須寫著設計師李琦,后來他說能不能不寫了?好像方太沒設計師一樣,我說好吧。

        其實方太真的沒設計師,五年之后我才放下這樣的想法,但是我那個時候感覺工業設計師在變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工具。我今天說這兩個字,工業設計其實現在為止在做兩件事情,國家之所以怕變成工業4.0,工業2025的引擎,為什么現在到處都在講工業設計,現在開這個孵化器那個孵化器,它在做兩個事情,一個是技術關系,還有一個是技術實現,商業關系是所有這些伙伴們,經歷多年之后再構建的自己的設計體系,這個我待會兒會講到,這是我自己20年來自己的總結,不代表所有人,但是代表我認為蠻管用的,可以是您自己做頂層建設的邏輯。

        設計思維大家天天喊,我后來想到一件事情說設計思維不是設計師的思維。前面我們可以看到說這些很厲害的設計大師們,和所有駕馭設計思維的大佬們,他們是共融的,但是他們一定是在同一個結果里面,所以我說設計思維以用戶為中心,以用戶為中心很多像產品經理,現在產品經理難道是設計師嗎?他的崗位可不在設計編制的崗位里面,這就告訴我們說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維,告訴我們設計師到底要做的是什么。

        我們整個大學培養出了所有伙伴們,所有這些知識結構到底是什么?我們自身的教育要的是什么?我覺得這點非常的重要。所以我第二點講到設計技能,大家聽到技能都很不高興,說我喜歡有設計思維,我效果圖畫得很好都被看不起,你畫效果圖好那你就只是一個工匠。

        各位要記住,中國教育有兩大缺失,一大缺失我待會兒會講到下一個要素,行動的缺失,真正對技能的敬畏,過多的人都想當領導,中南海都這么大不是所有人都能蹲里面的,很多人蹲不到就蹲監獄了,我們都見到了。

        拿一個硬幣放到這邊,把油倒進去了,難道他沒有思維嗎?非得說成是技能,難道一個工匠在用他的雙手去編一個籮筐的手沒有思維嗎?沒準他的思維高過于一個億萬富翁,難道他沒有思維嗎?不可能,這些所謂的思維都是過分的夸大了所謂的學術價值。

        我認為在大學里面他的技能太重要了,有幾個人能夠在上面解決設計思維呢?每一次現在方太開會,茅總不出現,最后的想法答案敲章是不會進入生產體系的,為什么?最后的拍板是所有資源的投入,前面叫研發、部門關系,接下去是要集一個公司的力量,投入一年的甚至乃至于三年的戰略機會放在這個事上面,這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LV的奢侈品的管理老大,名字叫不出來了,他就說這么一句話,他說我尊重所有的設計師、尊重所有的創新者。但是,他說如果這個創作的作品放到貨架上的話,他是那是比登天還難,要經過嚴格的后期認證,他說我們可以進行盡情的創新,但是我們非常苛刻的上架。

        這就意味著說,當你要進入最后決策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商業的階層,不再是技術領域里面不再是設計的緯度,完全兩碼事情,所以飛機稿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但是不要認為只有上架才值得我們驕傲,這跟設計師沒有關系,不影響我們對技術的投入和專業,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設計技能專業的支撐是非常關鍵。

        還有就是設計素養,這是我們教育界最缺失的內容,我經常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我邊上,我跟他說請你把一個工具放到位。一個桌子攤開了都不知道把圖紙放哪里,過會放這邊過會放那邊,我說你能不能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我相信素養來自于底層很多的東西,很多最基礎工作的方法、工作的習慣。

        很多人說設計師的模型房一定是亂糟糟的,我認可在創作的過程中間可以亂糟糟,但是機器的中間每天弄完是可以擦干凈的,你看我們的鍵盤,不長霉斑的不叫鍵盤,你說這能有必要嗎?但這并不是答案,我只是告訴在座各位,素養是容器,你能裝什么就決定你的素養,而不是你的技能,更不是你的思維,所以我覺得說在我腦袋里面這三個關系太有意思。

        我想對整個的設計商業效能來看,設計思維當然是最頂層的,很重要。沒有喬布斯,現在iPhone再賣也沒有創新的了,但是成就了人類的尖叫,上帝把他收走了。設計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你再好的東西沒有技能的落地對企業來說是最悲催的,毫無疑問。

        最后是設計的素養,我們希望員工有自我學習的素養,工作的一些素養,這些都非常的重要,我們希望綜合的素養在自己身上形成,希望最后能變成產品經理甚至是高管,希望有這么一條路走來,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設計的商業項目,它的邏輯是三個緯度線,層層遞增,但是我覺得設計的路徑恰恰就從最上面的來走。

        人家說以前收帶徒弟三年之內你只能打雜,連磨刀的機會都不給你,現在呢?現在你能熬得住就做熬不住就走了,現在不行,三年人家都融到一個億,我一百萬還沒有,大家記住錢是最不值錢的,他一個億三年就燒沒了,你三年之后再掙的錢一輩子燒不完。素養太重要了但是我們忽略了,過多的用技能來掩蓋我們素養的缺失。

        我們開始的時候,第一個就是畫效果圖,關鍵圖還沒畫成,就覺得不行了畢業了,怎么才能做一個高大上的畢業論文,然后百度吧、創新吧、編詞吧,完成了就把它叫所謂的思維。

        我覺得大學出去老爸老媽早就給了我們的思維,這個思維在高中的時候、初中的時候,從你說第一句話開始就構建自己的思維,它已經存在了,還需要你教嗎?那是知識,那只是理論不是思維,我們要做什么?在大學里面扎扎實實做設計的技能太重要了,通過技能傳遞出理論的關系、傳遞出你的素養,傳遞出你一丁點的思維足夠了。

        因為以你人生來說,大學再厲害的思維在我們眼里都是沒有用的,不錘煉過的思維是思維嗎?只是小小的虛榮心,感覺說我寫一篇論文很開心,當然人需要自信,但是我認為你需要經歷過磨煉。所以我說教育和商業到底有什么關系?我說教育本身就是商業,付錢就是生意,生意就是商業,何必要把教育跟商業分開呢?

        有一天我跟方太的副總裁也是發起人在聊天,因為我們后面有很多研究院要誕生。我說現在沒問題你放心,方太現在對我來說是一個生意。把他嚇壞了,他說你不能這樣子,我們21年你把它當生意了,那以后萬一你生意做著做沒了你就沒有前途了,我們不是生意,我們是伙伴。我跟他說了,我說對我來說現在生意兩個字是敬畏的,因為我們每年要出財務報表、我們要利潤,對我們的股東要做年報、半年報、年度的規劃和預算,我怎么著也不能拿我一年拿一千多萬設計費的公司開玩笑。

        我說生意是代表我的敬畏,伙伴代表著無賴,你是我的伙伴我干不好就耍賴在辦公室坐著,我干了20年多你都得給我單子,我現在不是這么想,我說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整個的核心點就是人,造的就是我們在座的各位,造的不成功這家企業就是不成功,寫什么破論文我認為都是給別人看的,有什么用?寫論文給錢了嗎?那是賺小費,小金庫的感覺,私有心太強。

        老師寫論文的過程是學術的積累,但是不能成為商品的核心,我在這邊就說我覺得學生才是最重要的,答案都在心里面。我們教授會怪學生,你看這些學生都太懶,懶得都受不了,只有這幾個學生才靠譜,那他們怎么考進大學的?哪個不都是槍林彈雨殺進來的,進江南大學設計專業容易嗎?很難進,對不對?進江南大學的設計專業也很難進,你看一些特殊的工程非常難。

        創新真的不是個人的,是這個時代的,不要因為我是設計師所以我創新我厲害,別厲害,誰都會創新。今天早上看騰訊新聞,人家一個村能夠集體離婚,多創新啊?你創新得了嗎?因為一戶一拆遷,人家也會創新,連老頭老太太因為沒有結婚證所以先辦結婚證過會而換個地方辦離婚證,一家四口人都來離婚,說老爸說的統一離婚,多么創新?

        這個時代不是我們說了算,全部都在創新,創新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在創新我做了三個總結,第一個是職業創新。在座的各位,我們被大學這個畢業章一敲完,我們在座的各位就是設計師了,對吧?怎么著找一個設計崗位也是可以的,相信從江南大學和專業學校,南京、交大等等學校本身就不差,考試也不容易,你就是設計師了,但別忘了這是崗位給你的,很重要,因為我們付了錢,當然你要可以做這份工作,投資回報么,這是歷程。因為是崗位的需要、組織的需要、商業的需要,你是被需要的。

        第二個是什么?能力創新,能力創新是你經歷了多少年的沉淀非常的稀缺,這群人是我們可敬可愛之人,這是行業的中流砥柱。我不得不夸自己,我不下廚房但是我廚房做了21年,我從來不加一次油但是我在加油站里面干了11年,人生就是這么諷刺和可笑,問題就是架不住我干了這么多年,真的不懂也懂了。

        我在加油站看的跟你們不一樣,全部看的是管路和油路,11年來進過的加油站說句實話是上千都可以衡量,我跨遍了全球的加油站。我在全中國做服務區,我自己又不開車我還進服務區,但是居然我做服務區做了九年,底層的改變中國服務區的發展趨勢,這是能力,能力需要夯勁沉浸下來的,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但是它很重,可能屬于我們70年代的、60年代的也屬于90年代,甚至還有這么重的方式去基于我們的能力,我想換種方式說是愛好。

        我現在經常說,我是潛伏在70后的00后,我想說我不想跟70后走在一起了,為什么?在他們身上我能看到玩的背后強大的內生的力量,中國的中產階級在崛起,再過十年你們看,中國的整個設計應該說設計大師的時候,毫無疑問,再過二十年我們中國的設計,你拐個彎門口炸油條的都能搞出創業出來,就業本身很難,能把油條賣到開著小車,把家里人養活已經很厲害了,所以我說愛好創新是真正的底層顯得非常非常的重要。

        當能力加上愛好這才叫創新的引擎出現了,如果我21年的廚房待下來特愛炒菜,我就是神仙,可惜我不太能燒菜,我把這個夢想放到了60年以后,我說60年以后我一定燒菜給你吃,她說好吧。但是我現在有這個能力,但是沒有這個愛好,但是你們看現在這么多社群網站,賣烘焙的,難道不需要設計嗎?但是他賣得很好、賣出了幸福的女兒去美國讀書,賣出了幸福的兒子讀了很好的學校,就是這樣自己有車有房開,這些東西都告訴我們什么?我們現在的創新在變化。

        我經常說這件事情,我們70后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對吧?我想買車買房怎么著也好好工作,但是今天我們的90后是為了工作而來快樂的生活,這點很關鍵。昨天還搞了一個520,我們有一個小伙伴晚上P了一個我們公司的圖,說放放通告行得通道,520號要給所有的成家立業的人一個表白的機會,就是放假,給單身狗送一個玫瑰花和一個避孕套這種感覺。

        我以前也沒有這種感覺,后來感覺下面好多人跟帖說一看就是PS的,后來我跟行政副總裁說避孕套就別送了,慢點送不要太快了,趕緊買花,我就把孩子想的實現起來,我想大家還是蠻開心的一天。我就這么想你要真正理解這一代人,不是理解,你要真的變成他們,你愿意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你愿意走進去,所以我說是潛伏在70后的00后。

        我們現在真的是大跨步改變底層行政,今天我們公司就明確提出我們的行政是定標準顯服務,后臺一定把服務作為核心,這就是告訴我們90后的孩子們,你還能跟他講行政指令嗎?理都不理你,一定要到生活里面去才能感覺這個地方很喜歡。

        現在創新發生巨大的變化,開源共享的時代到了,這是一個共享經濟的時代,已經不是我們個人能夠阻擋的,這是一個合伙狀態的世界里面,這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間有了這樣一個形態,所以我說希望把教育、商業和設計不分彼此扭在一起,我相信我們接下去工業設計行業、創新產業一定能創造無限的商業和精神融化的可能,謝謝大家。


        目標聽眾

        · 設計師和設計教育者

        · 產品經理及用研人員

        · 管理者、創業者及投資者

        · 設計愛好者和學生

         

        關于[設計教育再設計]系列國際會議

        該會議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主辦,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無錫市工業設計協會承辦。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IXDC)等13家單位協辦。共五屆。

        · 2012年:“范疇、方法、價值觀”針對設計學科成為一級學科的背景,反思了設計學學科研究對象、實踐方法和判斷準則的定位問題;

        · 2013年:“新領域、新問題、新對策”更多地從實踐的角度探討了設計思維在包括健康、服務設計、公共事務管理等諸多新興領域的應用拓展,以及設計咨詢服務自身的轉型升級問題;

        ·  2014年:“哲學概念”明確地提出了哲學方法在理解設計領域復雜現象中可以發揮的抽象和理論構建作用。

        · 2015年:“新現象基礎:體驗、策略、健康”圍繞企業用戶體驗、戰略策略、健康醫療等新興共同話題或實踐領域,用經驗分享和學術抽象兩種手段和現象學的方法,在探討設計實踐和設計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時,嘗試將現象學的方法運用到實踐升級和教育轉型當中。

        · 2016年:“精心設計的教育:經歷、能力和理想”既是系列會議的收官之作,也是把會議從“設計教育”引向另一個主題的承上啟下之作。

        官網:http://rededu.jiangnan.edu.cn/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李琦

        李琦

        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