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
2016年[設計教育再設計]第五屆國際會議,以“精心設計的教育:經歷、能力和理想”為主題,為國內外設計教育工作者和業界同行提供了一個報道先進教育成果、交流設計學科最新研究動態的平臺。
在本次大會中,辛辛那提大學Craig Vogel教授,發表了主題為“i Profess”(我承認)的主旨演講。他講了各種各樣的點子,重心又在教育上:我們的角色是教授,我們要教授學生,我們來自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學校,需要大家想一想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重點獲益
· 想成為一個好的教育者好的教授,應該怎么做
· 如何將教育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設計教育創新
· 如何以設計驅動工作,讓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
· 畢業生創業應該具備哪些理念,如何推動設計
圖文實錄:
大家早上好,非常榮幸,過去的五年被邀請參與我們這一系列的國際會議,而且也做了幾次的主旨演講。去年我的主旨演講也做了,今年也是做這次的主旨演講。因為其實大家都提到的一點,剛才也提到了,我們都是設計師,都是設計教育者,而且這個會議我是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個人在教育領域的一些經驗和經歷。
我是一個教授,我作為教授也很多年了,我也面臨過挑戰,我也希望把我的報告盡快的做完,然后我們進行下一項議題。
作為大學的教授,我們其實還沒有做好教學的準備,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去當教授。有些年輕的研究者最后也不是成為了非常成功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學習怎么樣成為一個更好的研究者,怎么樣成為一個更好的教授。我的女兒,她也是一直講有很多教授其實是沒有做好準備的。
大家有一些是很年輕的教授,也一些是想未來成為教授,有一些是行政人員在幫助我們的教授。我今天不會講太多的理論,但是我主要是想跟大家來講,大家想成為一個好的教育者好的教授,應該怎么做。那么第一個問題是,你是誰,你在你的職業中屬于什么樣的狀況,你作為一個個人,你的觀點是怎么樣的,你的性格是怎么樣的。我本人是被選為美國工業設計協會的前五十的成員,另外一個是Jay Doblin教授,他是全球,不管是在設計教育,以及設計領域方面,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一位專家。我本人也是受到他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我在芝加哥從事教育的那段期間。
而且我本人也非常幸運,我是出生在紐約,先是在紐約東部的一些很多知名的學校有了很多經歷,屏幕上是我所從事工作過的一些很好的學院,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辛教授,他剛才提過這兩本書了,我不再講了。去年我提到過關于改變的內容,設計的原則,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我們開始在看在這一區域的一些不同的分類,在去年也給大家看過,我們是在一個充了各種變化的階段,對我來說,就像這張圖片所說的,我想找到我自己的設計中心,所以我們今天的挑戰是說,去發現這樣的一個設計宇宙一直在擴張。我們的面前有一個很大的圖片,我們在看,一直在發生的各種的趨勢,同時我們需要找到我們自己的中心。所以對于你們作為教育者,作為學生,作為管理者,你們需要去找到對你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中心。
所以我是誰?我做了一些什么?我之前有學過生物,有學過歷史,學過心理學,同時我也待在瑪麗亞教會學院,我在那里是做一個志愿者,在醫院當志愿者,然后發現病人的護理狀況是非常不佳的,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做出一些改變。在那時候我覺得我們應該把世界變得更好,但是我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下來我是在Pratt學院學了3D圖像的設計,而且我也在這里完成了我的一個論文,我現在做的一些事情也是從我這個論文作為起點的。
如果大家可以看到(Gary)的這樣一些作品,在做建筑師以前他做過這樣一些作品,看起來是非常不同的,而且是非常強有力的。這是一個很有組織的方式,讓我跨越到一種新的領域,從新的方式去思考。這是我到一個基金會工作,然后我離開了紐約到了芝加哥,也帶來了我的一個工具,我從Pratt學到的一個工具。我在這里開始了一些工程,我在那里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老師,我教這些學生一些規則和一些原則。那我在當時都是非常尊崇這些規則,只有通過教學我才知道如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設計。這和我當時的本科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這些項目也讓我在視覺藝術方面有更多的心得。
后來我也開始做一些實驗,我已經知道了教學的一些原則,已經完成了我的論文,我需要有新的方式,比如說去完成一些概念性的作品。我在(MIT),它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學院,可能在那里我沒有辦法做一些非常概念性的作用。所以我開始想每天我們所發生的事情,可以對它有不同的解讀。比如你有一個鑰匙,可以有多種方式去打開一個門。我今年做的一個最喜歡的作品就是拖延,每天只是在浪費時間,在做白日夢,這邊是一個全國拖延協會,這也是用這樣一個幽默的方式表達這樣一個含義。這個圖表也是表達拖延,我們把每天可能發生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讀,而并非只是有一種想法,而是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件事情。還有像這樣上階梯,也有不同的圖像去表示。
我另外一個在開始做的事情是教設計的歷史。大家可以看一下這些圖像,這些重要的設計史上的圖片。在1800到1900這樣一個期間,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圖像溝通的變化。我離開了芝加哥去了卡耐基梅隆,就像Jonathan Cagan教授所說的,我們在(MIT)的時候會想一個交叉學科的概念,但是只有在卡耐基梅隆我們才真正的去進行一個實踐,這是我當時和工程系合作,當時很多人覺得我們可能是瘋了,我們當時也沒有錢沒有資金,我從Jonathan Cagan那里學到說我們可以去要錢,通過不同的方式去集資。當人們覺得我們的工作有意義的時候才會去付錢,所以當你在做創新的時候,你必須讓別人看到你的這樣一個成效和利益。
我當時的一個期望就是說,當時那個學生會問我,我們這個課程的去向是哪里?我當時其實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共同體,我們是互相合作的一種關系,而不僅僅是教授他們。所以在那里我才第二次去想一想課程設計這樣一件事情,去重新定義設計,設計的意義是怎樣的。
我當時也做了其他的基本的實驗,我們用了這樣的視覺的靜物來做一個例子,可以看到它們每個物品的形狀能夠表達出什么不同的意義,什么才讓一個產品與眾不同。如果你看這樣的一個電水壺,看它和其他產品之間最大的不同是怎么樣,你也可以看到它的抽象的表達,這也是設計這個學科的一種新的視角。
這里是我們做出的一個改革,就是在設計的最早期來開始進行新的視角的思考。我們想怎樣才能讓團隊成功,然后再去復制別的團隊的成功,來進行課程的教授。在這樣一個案例中,我們是和福特公司進行合作,為他們設計了一個車載的吸塵器。我們經常想,如何去做?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意義?我們應該去學習最好的實踐。
每個人都在談價值,但是沒有人提出這樣的一個價值的結構。所以我們在這里提出了一個價值的構架,人們可以能夠理解目前的價值和以后的價值。我們選擇的一些案例,來看一下不同的產業之間的成功之處是不是有重疊的部分。每個人都是在教學,所以你在實驗室里教了些什么,你可以看一看這些基礎教學的原則以及PhD的教學。你可以發現,設計的教學其實像在實驗室一樣,你需要進行不同的探索。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一個辦公室的椅子應該是怎樣的。
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調查,你讓學生如何理解歷史。你可以讓歷史更加個人化,去描繪出他們自己家庭的歷史,可以同他們的家庭成員去聊天,去做一些分析。這也是和心理學有關,就是讓個人去分析自己的心理,這樣一個世界的歷史其實也反映在你自己的家庭中,如果你能理解你的家庭你的家族,也就可以理解整個歷史。
我在卡耐基梅隆待了十四年,然后來到了辛辛那提大學設計學院。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學院之一,我們在那里進行一種合作式的教學,那時我開始去管理建筑設計藝術與規劃學院的創新中心,我當時也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把它做好。我進行了一個研究,它大概是由六位組成。它有中心和外圍這兩部分,你可以看到設計研究和其他領域之間的關系,從外圍的影響又會回到中心,所以我們擁有了一個新的空間去進行研究。我也將這樣一個模型告訴學校,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的中心應該是怎樣的。所以我去教這個設計學院的師生,過去的九年里我們也進行了一個項目,live well,我把卡耐基梅隆這樣一個項目也擴展到了其他的領域,我們的師生和我共同形成一個新的體系,我也同不同的公司進行合作。這其實是一個以設計來驅動的工作的方式,我們大學本身的各個不同的學科都是合作,當時都是以設計作為驅動的。
我最喜歡談的就是我們到底幫助過多少個學院,我們幫助很多學院找到它們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我們參與的人數達到五百個以上的學生,有很多學生是來自中國的,都參與到這樣一個live well的項目中去。之前我們也談過,我們設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很幸運,我所在的這個學校和美國最好的兒童醫院有很好的合作,過去幾年也做了很多的項目。我們發現我們所有的項目都先是從一個概念的評估做起的,用他們的一些方法論套用我們的理論,用設計去進行評估。我們參與了不同的項目,比如說向大眾首先進行意識上的教育,然后還有網上有很多評估的流程,你可以上我們這個live well的這個網站上,有很多信息可以查閱。我們也幫助了醫院的醫生以及護士以及人們了解什么是白血病,白血病是一個血液類的惡性疾病,會對兒童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樣一個教育對于家長和學生,以及對兒童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我來講,這樣一個意識以及知識方面的教育和宣傳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調動美國的很多與醫療相關的人員對此疾病引起足夠的重視。
還有一個項目是我們最近合作的項目,我當時談到的,就是從shaker到maker,從shaker到創客,shaker就是美國七八十年代對早期設計概念產生非常重大影響的一個理論,當時它的美是存在于秩序當中,存在于實用當中的一種美,這就是當時我們的的shaker的理論。但是后面慢慢出現了創客這樣一個新的理念。這里現實的是shaker在產品、室內設計和家具方面的演繹和表現,還有一個就是shaker的社區,是如何進行設計的。后面出來了maker,創客,這個就是創客的一些解讀。全球有一個創客的網絡,各個不同的角色的人之間是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他們這樣一個緊密聯系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機會。比如辛辛那提學生想做自己的一個項目,他們畢業之后想創業,他們就會形成這樣一個組織的架構,允許不同級別不同角色的人之間進行非常有效的無痕的溝通,這就是創客的理念。其實全球范圍之內,每一個角落和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創客的社區。
這邊還有一個是寶潔中的人,他就做了這樣一個項目,把《星球大戰》里面的很多角色應用到他們的創作當中去,他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英雄的形象,每個英雄都有他自己的人生旅程。辛辛那提有很多的創客,其他的國家也有他們自己的創客,這些創客可以,有著共同的英雄夢想的創客可以進行共同的溝通。包括像上海、北京都會有這樣一些創客,這樣的一個形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動設計。
我們發現每一個創客都有自己的這樣一個化學反應的特點,他們的化學反應的特點,本身特質是一樣,但是反映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創客,他們可以在中國賣他們設計出來的產品,這是(Justin Wang),他是學商業的學生,后來創業成為了創客。這是一位中國的工業設計師,他以前是做電子方面的設計,后來卻參與到了家具的設計工作當中,成為一個家具設計師。這是平面設計師和發形設計師,他們一起開發了一個產品,讓這個人的胡子可以變得更加的柔軟,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
他們成立的是一個新的公司,公司可以讓留胡須的人的胡須進行美學的設計,現在的業務做得非常不錯,是在辛辛那提的一個公司。還有這個年輕的女性是利用了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去創作了很多珠寶,珠寶的設計,都是反映了他們自己文化的特征和特點。
我們講的這個創客的運動,它是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全球很多大的公司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我們學校也是和很多大型的公司包括和軟件公司一起開發有創新意義的項目。
這個是我們一起完成的,這是報告的最后一部分,我們有一個大學的跨學科的團隊,最早我們談的是醫療領域,后來我們到了一起,我們發現醫療已經不能完全覆蓋我們要做的工作了。我們將醫療慢慢拓展到了健康,又拓展到了幸福。我們首先問的是說,在一個社會上作為一個健康的個人,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在這個人的整個生命旅程中,健康是什么樣的?我們發現健康已經不夠了,幸福才是更加被人們所談到的一個詞。因為每個人對于健康的理解是不一樣的,綜合起來就是幸福的概念。另外一個跨學科的例子就是很多學科的學生,還有個人,PhD的學生,都聯合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團隊,這樣一個團隊有一些是來自商學院的,有一些是來自機械工程,有一些是來自傳播,有一些來自營養學,或者是人類學的等等。不同學科的學生大家齊聚一堂,來研究在美國的這樣一個大城市的環境之下,特別是在城市的中心生活的這些人,以及他們所生活的這個社區是如何對于個人的生活和健康來產生影響的。為什么一個社區的安全性將會對每個個人的健康和幸福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這個項目已經基本上做完了,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解決在城市中心的社區的安全問題。(Cici Wang)是這個項目的牽頭人。
解釋一下,新近出現的一個詞是服務設計,它補充了現有的大的設計板塊。這是一個熱恒定系統,用于家庭的溫度控制。它用的是apple的方法來開發這樣一個系統。這其實是一個中國的研究生,他跟我一起做的這個項目。這個系統有很多的接觸點,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我們有很多的個人的接觸點,比如你在家里面,有接觸點可以控制你的室內溫度,同時又可以跟個人的系統和家居的系統有機的聯系起來結合起來。所以不僅僅是可以更加的省錢更加的環保,同時又可以考慮到個人的一些情感以及舒適方面的需求。
比如說我們看星巴克,它就是一個系統。你想買一杯咖啡,要怎么做呢?其實這個背后是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系統,咖啡師給你做一杯咖啡,其實你是在接觸到這個咖啡背后的整個的龐大系統。這樣的無形系統是進行一個無形的連接,很多的大型國際公司都是這樣運營的。設計師在這里面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的設計師在這里或者在那里,他有怎樣的角色可以發揮?有哪些機會可以抓住?都是在不同的這些接觸點中很好的聯系起來的。
我現在來做一個總結,在座的各位有一些是教育家,有一些是教授,有一些是管理者,你首先要了解你的角色,你的身份是誰,看到你背后的價值是怎么樣的,你要不斷的進行發展變化和改變。我本人有幸從不同的背景之間不斷的成長,接觸到了很多新的人新的物,也幫助我本人不斷的成長。除了自己不斷的成長,我們還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和我們一起成長。最重要的就是要敢于冒險,說起來非常容易,但做起來卻不是很難。對于教育者,很多人是不愿意冒這個風險的。還有希望大家可以享受我們所做的事情,很多教職員工可能工作了十年,有一些時間其實對他的工作是沒有享受感的,不管大家做的是什么,即使非常困難,也要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比如我們在做研究在教學,都是應該放在一個綜合性的這樣一個教育大的理念之中,我們要彼此給予支持。
因為很多年輕的老師,他其實和學生也差不了很多,我不知道是我從學生學得多還是學生從我這里越得多,我覺得是五十五十對分的。學生可以教我們很多東西,我們教學生和學生教我們是同樣重要的,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好的成長。
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的,非常感謝各位的聆聽。
目標聽眾
· 有志于體驗設計的設計師
· 產品經理及用戶研究人員
· 企業管理者、創業者及投資者
· 設計愛好者和設計學生
關于[設計教育再設計]系列國際會議
該會議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主辦,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無錫市工業設計協會承辦。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IXDC)等13家單位協辦。共五屆。
· 2012年:“范疇、方法、價值觀”針對設計學科成為一級學科的背景,反思了設計學學科研究對象、實踐方法和判斷準則的定位問題;
· 2013年:“新領域、新問題、新對策”更多地從實踐的角度探討了設計思維在包括健康、服務設計、公共事務管理等諸多新興領域的應用拓展,以及設計咨詢服務自身的轉型升級問題;
· 2014年:“哲學概念”明確地提出了哲學方法在理解設計領域復雜現象中可以發揮的抽象和理論構建作用。
· 2015年:“新現象基礎:體驗、策略、健康”圍繞企業用戶體驗、戰略策略、健康醫療等新興共同話題或實踐領域,用經驗分享和學術抽象兩種手段和現象學的方法,在探討設計實踐和設計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時,嘗試將現象學的方法運用到實踐升級和教育轉型當中。
· 2016年:“精心設計的教育:經歷、能力和理想”既是系列會議的收官之作,也是把會議從“設計教育”引向另一個主題的承上啟下之作。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