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rancesco Galli专访:设计是提供思维选项 而不是解决方案

        3 課時 時長:15:08

        分享至:
        收藏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訪談?

        meia邀請到了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Francesco Galli,請他就設計、設計解決方案和設計管理暢談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Galli教授擁有豐富的設計策略、服務設計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研究經驗,采訪中,他結合自身的實踐和研究經驗,毫不吝惜的進行了分享,更有對中國設計的一些看法和建議,不容錯過。


        這個訪談有哪些干貨?

        · 設計也有陰暗面,應該如何看待

        · 要領略設計之美,應該如何花時間去尋找

        · 了解設計該如何提出問題、質詢問題和直面問題

        · 學習如何做一名設計領導者而非管理者

        · 中國設計應該如何追趕歐美,有哪些需要改進發展的地方


        誰能在這個訪談中獲益?

        · 設計師

        · 產品經理

        · 開發和技術人員

        · 營銷人員

        · 任何致力于用戶體驗的人


        本期嘉賓介紹:

        ▼ Francesco Galli:

        ·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

        · 米蘭理工設計學院創新設計網絡管理項目負責人

        · 工作集中于設計策略、服務設計等,曾為很多意大利和國際客戶工作

        · 研究包括為設計和創新所提出或進行的策略、方案、再現及可視化



        訪談精彩實錄:

        · 設計的陰暗面 The dark side of design

        很多人都滿懷信心的去談論設計之美,比如創造力、獨一無二的觀點、界面、旅游導航地圖等等,這些都很好、很酷!但設計還有另外一面,人們不愿意看到的一面:權勢、操縱、腐敗等等。直視這一面,并不是要追隨,而是要學會如何對待這一面,否則我們也稱不上是好的設計師。

        陰暗面讓人惱火,也是設計鮮為人知的一面。但是,在設計創造的過程中,到底是你個人在創造,是你上司在創造,還是公司在創造,或者說基于政治目的在創造,抑或兼而有之?當我們談到管理、平衡各種沖突,背后總會有陰暗面,矛盾在某種意義上是設計的本質。

        我們制造沖突,我認為沖突其實是正面的,我所說的沖突并不是貶義詞,而是有建設性的、積極的詞。沖突的本質嚴格來說是改變,我們之所以關注用戶體驗,就是因為我們想要改變,想要進步,想要發展,想要成長,那么你就要勇敢開拓新領域,要不斷和現有體系抗爭。

        這種沖突,是我們要學習的東西,不是學習沖突本身,而是要學習如何面對沖突。

        · 錯誤之美 The beauty of mistakes

        奧斯卡·王爾德曾說過,給自身體驗下定義的最好方法,就是想想我們在里面犯的錯誤。

        這是用戶體驗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我們不僅要幫助人們解決問題,還要幫助他們面對問題,甚至制造一些問題。如果不會面對問題,如果你沒有犯過錯誤,你就無法提升自我,所以說如果你只提供解決方案,那么人們就無法犯錯,如果你犯錯了,這意味著你會改變事物,做出選擇,創造不同的規則,而不是遵循同樣的規則。如果出錯,這種錯誤就是你的經歷,你的體驗,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僅要解決問題,也要創造問題。

        我在生活中犯了不少錯,但我為自己的錯誤感到自豪,正因為這些錯誤,我學到了很多,或許浪費了一點時間,但浪費時間也有美的一面,這是它的意義所在。

        談犯錯和浪費時間的意義,人們或許會置之一笑,因為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浪費時間會有什么意義?為什么要提這個觀點?但是現在我們要明白,浪費時間的真正含義,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常常犯錯,也分享自己的錯誤,我課上所講的故事,也都與我的錯誤有關。

        不要害怕犯錯,因為沒有了錯誤,就無所謂好的選擇或壞的選擇,你就無法完善自己的體驗。人們想買的不是你的完美體驗,而是你的錯誤,因為在錯誤陰暗面的背后是價值,是美麗,完美是建立在不完美之上的。


        · 不要吝嗇時間 Don’t stint on losing time

        或許在我決定結束職業生涯進入學術界時,我就發現了教育之美。教育也要花費時間,要聽取不同的意見,用不同的方式交流。當然,如果你在商業圈或者職業領域,你可以有更多的創作、賺更多的錢,但沒有了和學生接觸交流的美好,我喜歡這種美好,這也是為什么我選擇進入學術界的原因之一。

        享受花時間的樂趣。這個概念是美好的,人們總想著我可不想亂花時間,譬如美國人說不要亂花時間,因為他們想要不斷創造,這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你要尋找美,就還是需要“花時間”。

        在花時間的背后,表現的是對事物的尊重,所以,我們或許可以學習怎么去花時間。如果我們能好好花時間,以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 ,盡管那還不算是創造,卻能幫助事物發展。

        有位哲學家曾提出過“無為”的意義,有人認為無為不好,因為我們不能總是無動于衷,我們生活的環境決定了,我們要工作才能生活,也決定了我們不得不進行創造,但行動的意義不僅僅是創造,它也包括不時緩下步伐,暫時停止創造,讓人們去回顧曾做過什么。

        要是一直不斷行動和創造的話,你就是在重復著同樣的進程,不如偶爾緩下來,回顧一下自己之前做了什么,而不是不停地做事,這也是為什么體驗設計的下一步。

        要行動創造,也要維護,暫停思考,回顧過去,嘗試找回以前的感覺,既要有所作為,也要不作為。


        · 設計是提供思維選項,而不是解決方案 Design is giving option, not solution

        我喜歡分享自己的故事,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甚至有人覺得聽了也沒有用。但是,當你回味這些故事,可能會發現其中的美妙之處。

        我是意大利人,在意大利人眼里,美本身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感官享受、對故事的耐心,重要的是理念的創造,設計是創造理念而不是制造解決方案,如果能夠堅持去教人們如何創造理念,那么以后他們或許可以創造自己的設計觀念。

        “挑釁”這個詞,人們會覺得不好,因為大家都不愿意去挑釁別人,但我卻喜歡這個詞,當你換個角度去談挑釁,比如讓人們直面某些問題,去反思,去探討不同的觀點,你也在幫助他們思考更長遠的發展,而不只是眼前的解決方案。

        所以,如果你能懷著尊重,把握好尺度地去挑釁別人,就能幫助人們提高。否則,人們可能會一直覺得,自己的解決方案是最好的,認為自己的公司和技術是最好的,讓別人服從自己的想法和理論,這樣一來,公司的體系名存實亡?;蛟S人們自己也能夠去挑釁自己的觀點,但有時卻需要有人來推動,需要被挑釁、被指正。

        我知道這有些難以理解,有些不合常理,但為什么我還要用這個詞?因為,這是來自哲學家托馬斯·阿奎納的,一個出色的系統的學說,他提出了如何改變政治、如何改變環境的學說。從已有的學科發展出新的學科,就要打破常規,譬如“挑釁”,這樣能夠動搖原有體系的舉動,能讓人們發現其中的不同之。

        或許不按常規難以被人理解,但打破常規才能創造轉折點,有了轉折點才能改變關注點,當改變了關注點就能重新創造設計環境,如此循環往復,從已有的學科開始,方能在曲折中發展出新的體系。

        如果你能打破常規,敢于出奇制勝,這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把問題擺在人們面前。打破常規也會有問題和疑問,我們不是來提出解決方案解決問題的,而是來教人們如何提出問題、如何質詢問難,如何直面問題,承認自己還沒有解決方案,這樣反而可以解決問題。

        “影響”這個詞,是一個美好誘人的詞,也是一個強有力的詞,當你影響他人時,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操控他人,所以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今天談到的陰暗面,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能力,你就能意識到問題和風險,你就能讓人們不僅僅接受你的影響,還能自己挑選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提供選項,這可能是一件好事,不僅僅設計解決方案,也設計選項。

        這是用戶體驗的下一個挑戰,為什么我們不試試把體驗當成是選項的一部分?就像書一樣,你把書給了別人,別人可以從第一章讀到最后,也可以選不同的章節來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這才是挑戰,而不只是解決方案。

        讓人們有足夠的知識去理解,這或許是中國用戶體驗設計的下一步,不是完全照搬歐美和其他國家的理論,而是勇敢探索中國用戶體驗之前景。


        · 學習如何領導設計,而不是管理設計 Learn how to lead, not how ot manange

        在某種程度上,當我們談到如何建立用戶體驗,我們也要擔當領導者的角色,做領導者不是因為你想要控制,而是因為你想要啟迪他人。這種啟迪的能力,既是在他人心里種下夢想的種子,也是管理一個團隊、幫助他人的方法,這不僅僅是說要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想要成為最好,想要成功,想要從商,想要發展公司,這都沒有問題,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有時也要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學習和領導的結合。

        比如說,設計領導力和設計管理的不同,管理者想要控制,想要解決問題,想要用具體的步驟制定、控制、試驗、核實解決方案。而領導者則不想解決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更想提出問題,因為如果你提出問題,讓人們去審視這些問題,告訴人們這是我們公司、環境、社會、民族的問題,人們才會思考以后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說領導的方式,不應該是控制,而是啟迪。

        又比如說文化,管理者想要控制文化,而領導者想要改變文化,讓人們自己培養文化,這是被動形成和主動培養的不同,也是管理設計和領導設計的不同之處。


        · 設計在中國 Design in China

        與中國合作的15年里,我看到了巨大的變化。我很欣賞中國人的一點是,你們充滿能量,想要去改變一些東西,有時雖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還是堅持做下去,我欣賞這種觀念。就像一個新國家會不斷地進行嘗試,盡管中國不是新的國家,你們有著美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但中國這種行動實踐的觀念是很好的。

        這種行動現在不需要停下來,但或許是時候改變一下行動的方式了,開始從快生產轉入慢生產,生產還是生產,但承擔的是不同的責任。這種美好的傳統觀念,比如家庭觀、你們的生活方式還有美食,美食并不只是指食物本身,美食背后的你們享受生活的態度,這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中國的傳統源遠流長,我有時能感受到,中國人所說的“關系”,在歐洲我們會說“網”,人們會把“關系”和“網”等同起來,然而,兩者截然不同,“關系”中的家庭觀、聯系觀,尊重的態度是很美好的,我們要完善這種“關系”,把這種“關系”體現在用戶體驗中,我希望未來中國的用戶體驗設計行業,能更加為犯錯這件事感到自豪。我希望看到,以后用戶體驗設計的影片,不僅僅可以展示設計之美。

        企業都在說我們正在做什么,或者我們已經做了什么,我們可以解決什么問題,但我更希望,未來能有中國的企業站出來說,我們犯過這些錯誤,我們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但我愿意和大家討論這些錯誤,這可能是未來的挑戰之一。

        不僅僅展現事物美麗的一面,也展現事物陰暗的一面。如果中國的企業和市場環境,能夠從這樣一個新視角看問題,那人們會說“哇!真沒想到。中國不僅有巨大的市場,中國企業也非常的優秀,而且中國還能勇敢地承擔風險,對外界開誠布公?!?/p>


        在由IXDC舉辦的2015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中,Francesco Galli也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演講,欲知詳情,請戳這里~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Francesco Galli

        Francesco Galli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教授

        米蘭理工設計學院創新設計網絡管理項目負責人。擁有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設計碩士學位。工作集中于設計的策略,服務設計和工業公司、中小企業的設計。開發了許多應用研究和基于設計的創新型組織策略的發展。研究包括為設計和創新過程新的解決方案所提出或進行的策略、方案、再現及可視化。曾經為很多意大利和國際客戶做設計工作,并被多次邀請做關于設計和品牌策略的演講。

        他擔任關于領導力、組織變革、場景構建,設計和元設計事宜并與許多意大利公司和國際客戶洽談戰略規劃項目的咨詢顧問,作為領導和組織變革的專家,參加各代表大會和會議并在大會上發言。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