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
可能有很多人對于“醫療器械”感到陌生,小到針頭、手術刀,大到CT、核磁共振這些冰冷的器械,常常讓人不寒而栗。
· 這么多的醫療器械,有能讓我們不留疤痕的嗎?
· 有沒有最安全無事故的器械呢?
· 如何才能減緩痛苦,不讓醫療器械寒涼了心?
本課程中,宋教授向我們介紹了世界上第一例用記憶材料制成的手術刀,它能幫你解決以上困惑。在新時代下醫療器械的設計也在不斷創新發展。
這門課能為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 從細小入手,發現用戶的真正需求
· 學會充分利用解決問題的流程
這門課有什么獨家優勢?
· 上海理工大學宋成利教授詳解他的“三發”理論
· 秉持為愛設計的宗旨,幫助你把叉棍心的產品轉化為商業的成功
誰適合學習這門課?
· 工業設計師
· 產品設計師
· 用戶研究員
課程精彩內容節選
▼醫療器械創新的三發理論
▼人因工程的設計原理
[設計教育再設計]系列國際會議
該會議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江南大學主辦,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無錫市工業設計協會承辦。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IXDC)等13家單位協辦。共五屆。
· 2012年:“范疇、方法、價值觀”針對設計學科成為一級學科的背景,反思了設計學學科研究對象、實踐方法和判斷準則的定位問題;
· 2013年:“新領域、新問題、新對策”更多地從實踐的角度探討了設計思維在包括健康、服務設計、公共事務管理等諸多新興領域的應用拓展,以及設計咨詢服務自身的轉型升級問題;
· 2014年:“哲學概念”明確地提出了哲學方法在理解設計領域復雜現象中可以發揮的抽象和理論構建作用。
· 2015年:“新現象基礎:體驗、策略、健康”圍繞企業用戶體驗、戰略策略、健康醫療等新興共同話題或實踐領域,用經驗分享和學術抽象兩種手段和現象學的方法,在探討設計實踐和設計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時,嘗試將現象學的方法運用到實踐升級和教育轉型當中。
· 2016年:“精心設計的教育:經歷、能力和理想”既是系列會議的收官之作,也是把會議從“設計教育”引向另一個主題的承上啟下之作。
免費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宋成利教授畢業于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工學院,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其后一直在英國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醫學院從事微創醫療器械及技術的研究。2008年獲聘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回國任職于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主持教育部微創醫療器械工程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常務副主任。
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微創醫療器械,包括微創介入醫療器械、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和腫瘤治療器械等。宋教授所參與研制的胃腸吻合器、射頻吻合器械等多項技術獲美國FDA和歐洲CE認證。研究成果還多次獲得國際醫學科技界的獎勵,包括歐洲內鏡外科學會(EAES)最佳論文獎,科技進步獎提名兩次,并在國際一流科學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七十余篇,編寫專著兩部。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前身為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系,始建于1960年。為中國現代設計教育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和全國最早成立設計藝術學科的高校之一,是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主要發源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的先導和示范學院。
經過長期實踐積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與平實求是的學風,注重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追蹤設計學科的國際前沿動態,注重跨學科的跨文化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建構起“交叉、融合”為鮮明特色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教育體系,形成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多個相關設計專業領域為支撐、鮮明特色的“大設計”教學和研究格局。培養了大批優秀設計人才和技術與學術骨干,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