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xperience Purpose of Living丨体验最为生活目标

        1 課時 時長:14:03

        分享至:
        收藏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中,來自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院長辛向陽教授,與大家分享了體驗的目的與意義。通過社會的現實案例也反應到教育研究中,如何讓每一個人獲得有價值的體驗。通過舉例體現了20世紀一直到工業革命,全人類都在追求手段的現代化,手段的高大上,現在開始關注幸福感、社會意義。


        學習獲益

        1、了解體驗生活的目的

        2、反思自身當下所處的環境,如何通過體驗設計讓生活更加美好


        推薦人群

        1、UX、UE從業者與管理者

        2、從事設計研究、教育的師生學者

        3、一切熱愛生活,希望讓生活更美好的人


        文字實錄

        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


        體驗存在于生活


        最近有幾年很多內地朋友在香港、臺灣旅游不愉快經歷的報道。不愉快經歷造成原因很多,不然很多朋友愿意去香港自助游,由于這些原因不得不跟著團隊一起去。自助游由于不了解當地習俗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從這個簡單的故事里,我們能夠看得出來體驗經歷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與每個人生活經歷都有直觀關系。老百姓會用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評判旅行社服務好壞,當體驗作為標準判斷服務好壞時,體驗作為設計標準和設計原則。


        有很多人統一時間到香港或者臺灣同一個地點,但是每個人獲得的感受和經歷完全不一樣,這與他自身成長的教育背景、社會經歷、價值觀、個人行為習慣都有關系。每個人到香港、臺灣旅游去飯店吃飯,獲得的個人感受是個人以及服務提供商功能創造。


        一方面作為設計師邀請用戶參與設計過程,這是一種意義上的,但是我說的Experience是用戶參與,這時的體驗可以作為對象,不僅僅是作為標準作為原則。


        體驗作為一個商品,作為一個對象,很多時候都有人關注,經濟學領域90年代就把體驗作為商品,和物質商品一樣有各種屬性。剛才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體驗的切實存在。


        體驗的重要性


        從過去幾十年中國人迎親隊伍的變化,從走路到摩托車再到今天的豪華車隊,我們可以清楚感覺到我們國家,或者我們國家每個老百姓在過去幾十年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現代化。


        追求更快、更高、更強,這種標準相對是固定的,穩定的,也比較統一的。但是今天有錢年輕人不少,婚姻我做主,年輕人開始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到底是什么,他錢多了,不缺錢,也不需要多安排幾輛車證明我有實力迎娶新娘。


        人為什么會這樣?一開始溫飽沒有解決的時候,大家希望通過更多的器物,更多的商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成功的表現。當你已經不需要這些東西證明你成功時,個性化的需求多了。

        這個圖表面上看最下面是基本生存需求面積很大,但是全世界不同年齡人,不同地區人,不同文化背景人需求基本差不多。更高層次的需求面積很小,但是差異化、個性化東西最多,多樣性。


        從過去追求單一的價值觀,中國政府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時候,而現在更多是反而自己的價值觀,意義、價值觀、存在感、幸福感發生很大的變化,從單項到多元化的時代。


        多元化的時代體驗非常重要,不同人在香港旅游時經歷不一樣,每個人感受也不一樣。我們需要有更多的選擇,而這個選擇是適合自己,和個人價值觀保持一致。這是創造的一幅畫,有人為了他們的信仰發動911,有些人為了自己的信仰發布不同的恐怖主義。


        這里出現一個重要的概念,Designers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它在創造一種系統,允許人根據個人的需要,個人的喜好做出自己的選擇判斷。在很復雜的情況下,這種設計允許靈活性,滿足不同人,不同層次,不同種族的需求。體驗對每個人很重要,全球化經濟飛速發展,信息透明化,社會扁平化,選擇變得很重要,給體驗設計帶來很多挑戰。


        Usability


        今天大家關注很多Usability,未來有很多服務,包括醫院病人的體驗,包括酒店以及吃飯的地方,老百姓要求希望獲得不同的,個性化的選擇,這都是體驗設計機會。


        我們知道體驗設計非常重要,但是我想問你,你設計的一個體驗還是兩個體驗,這個體驗和那個體驗有你需要了解體驗的品質以及怎么表達體驗,這是我們學術界和產業界沒有思考清楚的。這個東西未必成熟,從過去產品設計,關注產品再到交互設計,再到UXD。


        研究體驗對生活帶來影響過程中,有很多學者、設計師在世界不同地方思考這個問題。這是一位設計師,他講如何設計生活規律,人該如何設計生活,這是體驗設計和傳統交互設計區別的演講。


        移動終端App對用戶生活方式重構的影響,功能維度、感知維度等等不同的影響。還有基于互聯網用戶體驗要素研究,預期、進程、影響。現在有不少我的學生開始研究,這是我從香港回到內地第一批研究生畢業的9個同學,上面是內地老師指導所謂學術性說書,研究體驗要素、生活方式、體驗評估等。我在香港培養學生,他們覺得不錯,在江大培養另外一批學生。


        教育研究


        這是我第一批國內研究生畢業者。我常常思考,我作為老師給學生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希望讓學生學會做人,我說的做人不是做圣人,而是有反思能力、有重構能力的人,比猴子強一點。現在中國應試教育把人變成有最強大腦的猴子,我的目的是把孩子從猴子變回人。


        這個意義上講,Experience Design,讓每個學生獲得有價值的體驗。語境變成后重新思考自己的邏輯,重新解決問題。新的哲學語境中,要求我們對原來我們很熟悉的東西,包括Design for human和Designing life experiences,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思考和解讀。


        以上例子體現了20世紀一直到工業革命,全人類都在追求手段的現代化,手段的高大上,現在開始關注幸福感、社會意義。

        部分演講PPT: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辛向陽

        辛向陽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教授

        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沈陽建筑工程學院(現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本科,2000年獲美國西弗吉 尼亞大學,雙專業(平面設計、油畫)藝術學士;藝術史副學士,2002年獲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交互設計碩士學位,2007年獲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哲學 博士學位,現任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