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互聯網行業體驗設計工具專家訪談:即時設計周凝
相比第三方工具,企業自研工具具有內部流程和系統高度契合的強定制化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兩大優勢。多數企業自研工具的主戰場是服務于內部業務,在商業化變現方面壓力較小。
為此,本次調研報告采訪了大型互聯網企業團隊自研工具的設計平臺負責人。
Q1:請介紹即時設計的產品方向,定位和目標。
我們首先要做好一款為中文用戶而生的專業 Ul 設計工具,同時以 Ul 設計為切入點做好產研協作平臺。Ul 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但我們不只是服務設計師,而是要服務于整個設計業務流,這個業務流里包含了產品、前端、后端、測試、 項管、leader、甲方等非常豐富的角色,整個業務流上的同事都可以在平臺上獲得非常棒的體驗。在過去幾十年,我們所用的專業設計工具一直都是國外的產品,所以我們的目標肯定是要做好一款能夠好好服務中國設計師、滿足中國設計師習慣及協同場景的專業設計平臺。
Q2:即時設計的產品核心理念是什么?
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幫助用戶提升個人價值和團隊價值。
Q3:設計師是你們最重要的用戶嗎?你們最關注什么?
是的,設計師是我們最重要的用戶,設計工具一定是從設計師作為出發點再延伸到整個團隊的。但從產品全局來看,我們的核心重點在于服務整個設計業務流,比如老板(甲方)、產品、運營、開發和測試等等成員,他們會以設計師產出的設計稿作為溝通、討論或者是協作的一個中心點,來共同討論和實現整個方案。所以我們要為設計師打造一款超棒的設計工具,同時也要把團隊的協作、驗收、溝通、交付流程自然貫穿其中。我們認為只有服務好這個流程上的所有場景和角色, 讓各個角色能夠實時參與到產品的定義和溝通中來,才能真正讓團隊的設計結果變好。
Q4:設計全流程有多個節點,多種角色,這些場景跟角色之間怎么實現無縫串聯?
主要是通過設計師的工作產物——設計稿來把所有人和所有產研環節串聯起來。我詳細說明下這個流程吧,設計師做出了設計稿之后,會涉及到向上溝通評審和向下交付的環節。
產研團隊所有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的人,訪問鏈接就可以直接查看設計稿,并且可以進行圈點討論;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也可以直接在設計基礎上制作交互原型;程序員可以看到所有的交互邏輯、設計稿,拿到每個元素的屬性值、樣式代碼和切圖,直接進行開發。 而且由于我們是云端設計工具,開發也可以直接切圖,更加自由。
最重要的是,以上所有流程中,設計稿的任意改動、大家的評論都會實時更新同步,無需刷新,確保大家獲得的永遠是最新版本和信息。
Q5:即時設計在企業級的應用場景有哪些探索的落地?對于企業團隊場景和個人應用場景有哪些不同?
從企業的應用場景來說,第一更重團隊協同,第二更看重設計規范,第三更重設計管理。團隊更注重不同角色的協同,同時也更注重設計規范的遵循、字體的統一、設計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從管理者的角度則更加注重團隊成員的權限、當前需求的完成狀態。所以我們除了已有的實時協同、打點討論、開發標注外,還可以在團隊內共享規范和字體、設置不同成員的 權限、給文件標記當前狀態等。
Q6:對于企業有類似于本地化部署的服務嗎?
有,這是我們比較看重的發展點。企業在整個使用上會有不一樣的訴求,這個時候就有一些私有化的需求存在。比如企業需要把原有的產品體系/賬號體系打通、聯動起來,也需要做數據隔離,希望更加安全放心或者說集團內有相應的數據要求。
Q7:產品目前處于什么發展階段?
目前功能已經相對完善了,也有非常多設計師投入使用。現在處于一個產品正在快速迭代變化的階段,基本每天都有更新,一周能發布一個大功能,所以算是一個高速成長期吧。
Q8:產品即時設計最近連續完成了幾輪融資,資本的介入會對工具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融資對于我們是好事情,因為公司能招更多優秀的人。也能夠沉下心把產品打磨地更好。如果上升到行業的話,我們覺得也是好事,資本的介入肯定會吸引更多的目光,有更多人關注設計這個方向,會有更多人愿意入局一起來促進設計行業的發展。
Q9:未來幾年產品的突破口或者增長點會在哪里?
未來這一類工具趨勢的話,它的突破口可能在于用到數據+智能的方式,解放用戶的生產力。
因為在智能化、數據化上的突破,會在效率的供給端有一個爆發,效率的供給端爆發就是未來的設計師或者是使用這樣的工具和效率軟件的人,大量的重復勞動中是被節省的,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想創意,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除了能夠解放你的體力上的生產力以外,還可以大大降低技能門檻。比如說當一個一年工作經驗的設計師用了一個非常 Smart 的工具后,只要短短一周,機器賦能給他的技能和成果就已經達到一個 5 年設計師的水平。你會發現市面上突然多了一堆 5 年以上能力的設計師,而更資深的設計師也可以向更高的層次去突進。大量的數據和智慧化的工具還能夠賦能給他智商上的東西:審美、認知和能力。當機器通過大量的數據以及一些智能化的方式去賦能的時候,它可以快速地讓一個可能只有一兩年經驗的設計師能夠短時間之內能提高自己的認知、審美和能力水平。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