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互設計師的價值與交互設計方案的評價維度

        2017-01-12 16:13:54 閱讀 259994 本文來源:菜心設計鋪
        分享至:

        交互設計并不單單是畫線框圖,每個交互細節都需要思考產品的特性與用戶需求。作為一名交互設計師,到底什么程度才能算得上是“專業”?

        華為用戶體驗設計師@菜心設計鋪 分享過一系列的文章:

        做交互方案時,請注意檢查這4個點

        交互、視覺都需要掌握的app加載動畫知識體系

        制作UI 設計規范時遇到的最大瓶頸

        本文將討論一下交互設計評審的標準

        一、交互設計師的價值

        1、職能價值:將需求轉化為解決方案的能力(將模糊抽象的需求轉化成清晰具體的可視化解決方案)這個價值是最基本的專業價值,但你千萬不要覺得你做的僅僅是用軟件畫幾個頁面而已。

        例如你接到一個掃碼申請加入群聊的需求,你的任務不只是將申請加入的頁面畫出來,而是要考慮整個用戶場景,就比如用戶申請入群后,如果審批人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相當于服務器沒有接收到任何指令,那申請的頁面怎么反饋呢,這些都是要考慮進去的。

        所有交互設計師要提供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其中要考慮正向、反向、閉環等各種場景。

        2、數據價值:將解決方案與重要數據指標(跳出率、轉化率等)相結合,轉化成數據價值后為產品發展與業務增長起到推進的作用。

        可能大多數交互設計師都不太會重視數據的價值,其中包括一些資深的設計師。最近有一位同事去騰訊面試,第一道筆試題就是問你現在做的產品每日pv(頁面點擊量或瀏覽量)、uv(獨立訪問用戶數)是多少?試想一下,如果問你,你能回答出來嗎?如果不能,是不是要去補充一些關于數據的知識呢?

        3、溝通價值:在團隊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游對接產品經理,下游對接視覺設計與開發)

        我經常強調硬實力與軟實力,如果說前面兩項歸類為專業上的硬實力,那這一項溝通價值,就可以將它定義為軟實力。千萬不要小看溝通的價值,作為一個團隊承上啟下的角色,溝通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你的責任心、換位思考能力、表達方式都是影響你最終溝通效果的因素,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溝通能力還有所欠缺,是不是要去嘗試著改變一下了?

        二、交互設計方案的評價維度

        1、有用性原則:設計方案要同時滿足業務目標與用戶體驗目標

        什么意思呢?就是作為交互設計方案,必須要在業務目標與用戶體驗目標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不能同時滿足,那你的設計方案就是無效、無法落地的方案。

        我們來舉個例子,用戶在登錄一款新app之前,最好的用戶體驗就是不需要注冊登錄就可以獲得所有權限,好,用戶體驗目標達到了最佳,但是業務目標呢?我們的業務目標是搜集用戶的數據并且對用戶進行更好的管理。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了用戶體驗目標,而將業務目標拋之腦后,那你的方案就沒有滿足“可用性”原則,而更像是一個異想天開的“藝術品”。

        那如何能做到可用性原則呢?

        還是這個例子,如何能既滿足對用戶數據的搜集又滿足用戶更好的登錄體驗呢?

        第三方應用(微信、QQ)一鍵登錄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有用性是一個交互方案最基本的原則。

        2、可用性原則:設計方案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如易于理解、操作成本低、使用無障礙等)

        “可用性”原則更像是“有用性”原則中一個分支的細化,更加具體、專業。

        我們來舉個反面例子,大家應該都還記得12306的奇葩驗證碼,那一年刷爆朋友圈,有些驗證用戶根本無法識別,這就是一個可用性原則的反面教材(當然這個體驗也有可能出于某些業務需求,具體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們只要記住,這種體驗是違背可用性原則的,如果在沒有業務需求限制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這種體驗的發生,防止用戶的高成本學習與操作,盡量讓用戶少思考、少選擇。

        3、趣味性原則:也可稱之為創意性、吸引力,就是擁有一些打動人心的細節,超出用戶的心理預期。

        那什么樣的設計才算是擁有趣味性、吸引力的設計呢?話不多說,上栗子。

        20170112160417950.gif

        這是一個輸入賬號密碼的過程,一看就能明白,在輸入密碼的時候,設計者抓住了用戶“希望在隱秘的環境下輸入密碼”這一心理,恰當的運用“遮住眼睛”這一設計手法增加了設計本身的趣味性與吸引力。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增加吸引力、趣味性的設計方法,如自定義菜單、打動人心的動效、快捷入口等等,大家平時可以多積累、多總結。

        (此外,從KANO模型,我們可以了解到,用戶的需求分為三個層面: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性需求。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文/ 菜心,華為用戶體驗設計師(主視覺)
        微信公眾號:菜心設計鋪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如有任何問題,請加微信ixdc-apply詳談。

        責任編輯:小美姑娘

        認可我的創作,就鼓勵一下吧

        0人打賞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