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第一波福利來了,你今年有夢想希望實現嗎?

        2020-01-06 10:24:17 閱讀 253792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2019已經成為過去,或許你的生活精彩紛呈,或許你留下了諸多遺憾,但是剛剛來臨的2020依然充滿了值得去追尋和探索的未知。

        在新年的第一天你許下過什么樣的愿望嗎?拋開家國天下的宏愿,回歸普通平凡的小目標,你想不想北上廣深買套房或者工資、存款蹭蹭往上漲?

        目標與現實往往也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

        IXDC邁入第十一年,從各位同行身上汲取了諸多頂尖的創意與理念,我們希望把十年的積累回饋給大家,希望有助于各位在新的一年將夢想變為現實。


        ▼ 設計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

        隨著機器越來越多的運用在危險、機械工作之外的場景,機器甚至智能到可以創作設計圖稿,有人擔心設計師會不會終被取代?

        Adobe設計副總裁Jamie Myrold認為不會,她說:“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取代人類擁有的創造性火花。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將會成為我們最佳的工具。”

        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設計師的創造力與設計方式的思考?作為答案,Jamie認為,設計師應該朝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并成為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設計社區的一份子。 >>>了解詳細內容

        其實,設計師被取代并不見得是危言聳聽,如果不思進取、不爭朝夕,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成為不可取代的存在,作為設計師你有很多成功的前輩,他們是如何做到不可取代的呢?

        >>> 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設計領導力:多樣化讓你成為獨一無二

        一個創變者:來自一線的感悟

        全球趨勢:全棧式設計師已成必然

        新商業體驗下 設計師轉型三部曲

        如何成為一個明星設計師

        設計師的自我提升:擺脫思維定勢和偏見

        從會計到設計師的UX之路

        商業項目對設計師的重要性

        從設計師到企業管理者

        創業是設計師自我追尋的旅程

        團隊的崛起——激勵團隊協作的設計

        設計師的那點事兒


        ▼ 國內外大廠的實戰經驗

        我們為什么要追趕前人的腳步,為什么要獲取成功者的經驗教訓?別人的成功能激勵你,乃至幫你找到捷徑;別人踩過的坑能警示你,甚至可助你避過生活無情的鞭笞。

        作為設計師,蘋果基于多年市場研究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完整好用的設計流程,能告訴你如何讓設計想法從誕生到落地,你不想知道蘋果是如何做設計的嗎?

        作為管理者,如何讓龐大的企業機器快速運轉,將不同的創意與想法整合,讓產品、技術、設計匯聚成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微軟無疑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尖端。

        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品牌,華為深入分析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以用戶為中心,從需求的角度去挖掘有價值的業務,他們分享了如何有效運用中國的人口紅利。

        三星、飛利浦、寶馬、騰訊、小米、京東……更多國內外大廠的成功之路,涉及運營、產品、設計、營銷的方方面面,囊括用戶、品牌、創意、視覺等領域,圍繞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熱點,你值得擁有。

        >>> 更多大廠經驗案例

        20200103170632886.jpg

        設計方法:來自蘋果的經驗

        Google Daydream的虛擬現實設計思考

        微軟的設計:愛、方式、包容、創意

        華為的設計方法:科學的人因研究,直觀的編程設計

        開拓之道——Airbnb通過工具創新

        20200103170647506.jpg

        寶馬設計:面向車輛的第一交互模型

        騰訊:線上融合線下 從體驗走到商業

        三星可穿戴健康,傾聽身體的節奏

        飛利浦在體驗設計上的新實踐

        LinkedIn:一個生態系統,一個產品,一個團隊

        20200103170702379.jpg

        NAVER和NAVER的設計

        GE:Software as Material

        思科激勵團隊協作的設計

        京東零售的設計進化

        小米——體驗設計在AI VR領域的實踐


        ▼ 來自學院派的思考與研究

        或許你還沒有步入職場,或許你更希望進行理論研究;或許你在實踐中遇到瓶頸,需要更多理論的支持;或許你享受挑戰,具備將理論落地的能力。世界頂尖設計學院的研究成果,專家、教授的觀點精粹,還有什么比這些更能帶來思想的火花?

        前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辛向陽,作為交互、體驗、服務和戰略等前沿設計領域的研究者、教育者,他培養出了許多的設計行業從業者,他曾提到:“體驗本身也是可以被設計的,它不僅僅是一個原則,所以,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目的。”(詳情

        廣州美術學院的童慧明教授,深研中國工業設計三十年,他認為應該以設計思維去驅動品牌的所有商業活動,設計的創建、成功的案例都應該是構建在品牌的基礎上,這樣的設計驅動型的品牌,才能釋放出產業領導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他指出,蘋果、微軟、阿里、小米等都是這樣的設計驅動型品牌,并以蘋果為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詳情

        >>> 各大學府的設計之聲

        凱斯西儲大學首席教授Richard:體驗設計新維度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面向可持續的交互設計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方啟思:交互設計創新改善貧窮人們的生活

        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應放天:設計與企業家精神

        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Francesco:設計作為不同尋常的角色

        斯坦福設計研究中心教授Larry:“設計思維”從理論到實踐

        斯坦福大學設計教授Barry:重新定義設計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柳冠中:作為協調關系的設計思維——從造物到謀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石振宇:如何成為一名成功設計師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林敏:人工智能時代的體驗與挑戰 如何更好地連接世界


        ▼ 設計咨詢公司的前沿探索

        學院派固然帶來了很多學術與研究的總結,國際性的設計公司、體驗咨詢公司,他們跨越行業、人群、語言的邊界,在一個個實踐案例的指導下,探索出了更加落地的策略與方法。

        他們不拘泥于學術,不限制于行業,不畏懼于未知,從他們的案例分享中,你可以更多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打開思維、鎖定目標,一擊中的。

        中國的企業正在高速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我們有機會創造更多的世界性奇跡,同時也存在很多聞所未聞的阻礙,學習別人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就變得非常重要。

        Hartmut Esslinger,國際頂級戰略設計大師、工業設計領域教父級人物,全球最負盛名的策略設計公司“青蛙設計”創始人,他對中國設計師的建議是:“中國設計師需結合中國的國情,西方追求卓越的模式并不一定適合中國。”詳情

        >>> 更多頂尖設計公司

        forg創意總監Franco:設計團隊如何在產品驅動的公司發展壯大

        BCG體驗設計副總裁:Zero UI

        Continuum副總裁:如何從產品體驗走到服務體驗

        IDEO首位研究員Barry:重新定義設計

        designaffairs執行總裁:如何設計體驗并塑造品牌

        埃森哲大中華區管理咨詢負責人:利用設計思維進行商業創新

        beBit用戶體驗咨詢合伙人:活用NPS打造體驗戰略

        和碩設計資深設計經理:智慧生活的創新開發趨勢

        ThoughtWorks中國區設計總監:場景消費—零售數字化渠道布局策略

        EICO聯合創始人:產品即戰略

        2020已經來臨,無數的可能性已在萌芽,趕緊做好準備趁勢而上吧!

        以上全部及更多IXDC十年精華內容,能有效提升設計與創造能力、分析與規劃能力、項目及團隊管理能力等社畜必備硬核競爭力,公司、企業、高校進行人才培訓,個人職場發展、晉升必備。

        一鍵全部收下

        即刻訂閱,可享新年鉅惠,僅需1699元/年!(原價1998元/年)

        20200103173454274.jpg

        責任編輯:CC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