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會對漸漸逼近的AI時代感到恐慌嗎?

        2019-01-08 22:50:10 閱讀 232868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本文轉載自: CONTINUUM

        作者:Ken Gordon


        相信不僅是相關行業的設計師及策略師,幾乎每個人的社交平臺都涌入了越來越多和AI有關的話題。最近在‘The Wilson Quarterly’上有一篇文章,讓人不禁重新思考自己對于不斷瀑布式涌入的人工智能話題時應該抱有的態度。


        “人類面臨的來自人工智能的最大威脅不是殺人機器人,而是我們缺乏意愿去分析、定義和實踐我們理想中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


        The greatest threat that humanity faces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t killer robots, but rather, our lack of willingness to analyze, name, and live to the values we want society to have today.

        20190109092459456.jpeg

        / 插圖:Severine Rebourcet /


        IEEE全球總監John C. Havens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攫取了新興技術的可怕力量并且把最重要的控制權交到了“我們”手上。


        我們也曾情緒高漲的暢想人工智能增強的未來,在閱讀《“人”和“人工智能”誰更優秀?》時,我們也曾為我們的職業未來感到恐慌。我們思考過我們未來一代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我們該如何為AI對我們生活帶來的沖擊做好準備?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一系列令人恐慌的反應。人工智能確實很強大,但他并不是全能的。Havens的文章對我們而言是一條重要的提醒:普通公民應該并且能夠在日常生活的設計構建、文化和倫理道德層面擁有發言權。


        然而這對于現在的我們而言,并不是一件能輕易做到的事。生活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有太多的誘惑在分散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去實踐或仔細思考我們的價值觀,也無法有效地在生活中與朋友分享這些想法。


        最近相關的研究表明,我們每天花費至少五個小時在我們的手機上,平均每12分鐘就會去看一次手機。(Charlene Aaron, CBNNEWS.COM) 

        20190109092511760.jpeg

        / 圖片來源于網絡 /


        如果我們需要學習闡明自己的價值觀的能力,就需要保持與自己價值觀持續、實時的對話,并且能夠不受他人的干擾。 


        在2019新年伊始之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養成一些習慣,或者嘗試做一些調整,把對于價值觀的思考疊加到我們繁忙的生活常態中,來適應技術變革為我們帶來的新挑戰。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以下一些建議,與大家共勉:


        1. 保持記筆記的習慣 

        筆記能夠幫助定義和梳理自己的價值觀。在生活中,你會經常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價值觀的不同,某個在你看來非常重要的觀點可能在別人看來卻不值一提。通過筆記,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觀是如何伴隨時間改變的,或者列出那些真正踐行著自己價值觀的人,從而激勵自己。其實有很多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專注力和每天記錄的習慣。


        2. 午間積累 

        在午休時間拿起一本讀物,給自己一點空間,脫離繁復的網絡環境。沒有彈出的窗口,也沒有不停刷新的朋友圈和微博。帶上一支筆,簡單地寫下你認為值得去思考和分析的點,不論好壞和對錯。這是訓練大腦有一個更全面而微妙的世界觀的好方法。


        3. 提高建立親密友誼的門檻 

        如果能夠幸運的擁有一個能交心的朋友,定期見面會讓你們更能傾聽對方的語言和價值觀。你們可以去任何讓彼此感覺舒服的地方,比如去你們最喜歡的酒吧喝啤酒。你們可以帶一個特定的談話主題(可能是一篇相關的報紙文章或是博客文章),把知識分享和每一次的歡樂時光結合起來會使你們的親密友誼更具價值哦。


        4. 賓果游戲 

        如果你已經是一位家長,那么把孩子帶到有關價值觀的對話中就變得非常重要了。Movie night通常是一家人交流的好時候。當你們一起看電影的時候,可以玩一個叫“Values Bingo”的游戲。讓孩子們“讀”一部電影,了解它所呈現的價值觀,這是一種有用的、有機的方式,可以將價值觀帶入你的家庭文化。如果你想正確地教育你的孩子,可以去制作一些能夠列出價值觀的卡片,并挑選符合其價值的電影,這就相當有趣啦。


        5. 評選一個MVFP 

        (Most Values-Focused Person) 

        周末,在家庭成員中評選在一周內將家庭核心價值觀實踐最佳者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推移,循序漸進的,孩子們會意識到如果能夠分享他們自己基于價值觀的行為故事將在很大程度上贏得父母的認可。此外,這樣的交流肯定能促使那些想要為孩子樹立良好行為榜樣的父母們盡可能多地利用這個機會成為MVFP。


        6. 去闡明你所在的組織的價值觀 

        許多的組織和機構都漸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價值觀,那么你所在的組織呢?如果沒有,你可以試著承擔起為這個組織定義價值的任務哦!這個過程可能會在探索中幫助你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地方。如果你所在的團體確實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它們是否已經被埋沒在了組織內部網中呢?還記得你們最后一次談論這些價值觀是什么時候嗎?在EPAM Continuum,我們有一個項目叫作“The Values Project”,簡單來說就是大家一起講故事,每次以一種核心價值為話題(比如同理心等等...),3-4人會在項目中一起談論這個價值是如何在他們的工作中發揮作用的。


        人工智能,一定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是,如果我們想為我們自己、我們的后代亦或是我們的朋友和同事創造一個更具人性化的未來,我們必須把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帶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才能漸漸明白關于人工智能的利害攸關之處,以及未來我們究竟想要的、不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憑借更強大的價值觀,我們能夠將我們的智慧和目標,相對地融入到日益發展的人工智能場景中。


        新的一年,不如以此給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吧!?


        關于作者

        20190109092813856.jpeg

        Ken Gordon

        CONTENT,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TY STRATEGIST


        Ken將Continuum的項目及工作以可視化的方式向我們的讀者及用戶展現。他創作了非常出色的文章內容,并利用社交平臺廣泛分享。

        他是一個極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人,他與朋友共同創辦了即興寫作網站QuickMuse以及猶太教育社區JEDLAB。他曾為大西洋網、紐約時報和許多其他酒吧撰稿。

        Ken擁有馬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英語學士學位,以及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英語碩士學位。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對版權問題有疑問,請聯系編輯,我們會盡快處理,謝謝!


        責任編輯:Mavis-meia

        聯系編輯:huangxm@meia.me

        責任編輯:Mavis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