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DC采訪到AI Talk創始人、前京東用戶中心負責人趙汗青先生,就人工智能對未來設計行業的影響和作用、“AI Talk”的定位及目標、成功案例等做詳細的分享。
在您看來,人工智能對未來設計行業的影響和作用有哪些
我覺得這是個特別好的問題,其實我們平常會談論很多,可能是細節方面的也可能是一些宏觀方面的一些例子。在我看起來,可能有個方法能把它去做一個歸類,第一類其實就是對所謂的效率這塊的一個影響,也就是說AIGC作為一種去生成內容或者生成創意的工具。現在其實已經開始了在行業里面,它會有一個比較廣泛的應用的趨勢出來,當然可能目前還是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比如設計公司、互聯網公司,包括說廣告公司,實際上已經在內部用midjourney去做一些圖片的素材,然后用一些大語言模型去生成一些文案的內容,這些應用其實已經在開始了。當然目前這個階段,可能能去解決的問題還不是說那么的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就整個的趨勢其實已經出來。從我自己個人的觀點的角度來看效率這一塊,未來會對整個的設計行業,其實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結構性的變化。也就是說它應該是更多的能去解放我們人自己去做更多創造性的事情。但可能把原來相對偏向于機械一點、重復一點,體力勞動的東西,機器能去幫我們去承擔很多內容,這是一方面,我覺得他是對于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我覺得會更有意思,就是它能不能去創造出一些新的可能,這個可能會跟我們本身的創意方面的一些靈感的激發是有關的因為大家如果用過現在的一些AI的工具的話。有時候會覺得它并不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形象,就它有時候可能會出錯,有時候可能還做不到說一些邏輯上絕對的正確。但是它在某些情況下去迸發出來的一些創造性的東西,不管是我們跟語言模型去聊天,它回給我們的文字,還是說我們用它去畫圖它去展現出來的一些視覺方面的表現。我覺得之后對于整個設計行業的從業者去尋找自己靈感的時候,其實會有很好的啟發。我覺得基本上這兩塊會對整個的設計行業有一個挺大的影響,當然因為這些變化對整個從業者的職業的技能的要求,然后你的知識結構的要求,包括說以后10年可能設計行業的同學,我們在職場上的核心的競爭的能力,可能都會有一個相應的變化。
您對“AI Talk”的定位和目標是什么
AI Talk的定位跟目標還是挺有趣的一個事,我們一開始其實是在一個簡單的探索的階段。一開始沒有想那么多,但以目前來說AI talk的定位是一個基于AIGC技術的一檔原生內容節目的內容品牌。我可以這么去理解,首先我們并沒有把它完全定位在一個視頻欄目,因為后續可能AI talk會圍繞著視頻去做多模態的一些產品的服務,包括說一些互動性的,可能不僅僅只是放一段video讓大家去看,產品化的東西我們都會有。但這檔欄目的核心其實是在于說我們希望用AI能去制造一些對話和思維上不可能實現的,原來可能很難實現的一些碰撞,而不是說簡單的去做一個真人的模仿秀。舉個簡單的例子,其實我們節目剛開始上線的時候,有很多朋友在底下會留言說,你這個人做的很像,那個人做的不像。其實這些朋友的問題,反而不是我們特別關心的,因為隨著技術往后走,逼真的問題只是一個多久的問題,我們更關心的是說我們能不能去真的用這個技術去做一些在AI領域出現之前,大家沒辦法完成的隔空的對話。比如我們模擬出一些名人,他自己成年以后跟他年輕的自己的對話,模擬一些可能已經離去很久的人跟現在的人的對話,那這些在我看起來它是在彌補一種缺憾。這種缺憾可能原來在技術的出現之前它實現起來會比較難,但現在可能作為我們,比如我們就是一個幾個人的團隊,我們有一些技術能力,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做,這是第一個我們對它的定位,就是探索AIGC內容形態的邊界, 不斷地去做一個探索。第二個點就是跟剛才說的第一條的第二部分有點關系,是希望用AI的智慧的碰撞,因為我們的節目一般不會是一個人,可能是多個人,大家互相去聊,在這種AI跟AI的提問中間,它是腦洞大開也好,還是說它是一種辯論也好,能去提出更好的問題。因為AI TALK目前來說本質還是一個比較偏向于思辨,比較偏向于一些內容思考的方向,雖然我們的話題有商業、科技、人文 廣義的文化娛樂我們也有,但是希望能做到言之有物,就是聊的東西不是一個簡單的跟大家做一個大型的模仿秀。所以我們內部其實對自己的節目有兩個定位,一個定位是有趣,第二個定位其實就是一定要言之有物,不一定要有答案,但是就像我們節目里面 一個嘉賓自己用AI說出來的話。它說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好答案,我們要的是更好的問題,其實AI TALK我自己從一個創作者的角度,希望最終它是每期能給大家提出一些更好的問題,而不是來去做一些答案。
在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您認為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新的技能和素質
我覺得會有很多的變化,因為目前來說,一個比較可見的趨勢是執行層面,或者說我們去做事情這個層面上的工具一定會大幅的迭代,那就會解放出來一些原來必須要人去做的工作。從能力上來說我覺得也是兩方面,一方面是你要有更好的能力能去駕馭這個工具,去使用原來一個軟件的工具,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像action Photoshop Figma這樣的工具和用AI的工具其實還不太一樣,它強調更多的是你怎么去跟AI做溝通,所以現在其實這個跟AI TALK的主旨也有關系 就是你要會提出好問題。但這個可能恰恰是過去的一段時間,我覺得跟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好,跟我們在職場里工作的方式也好,可能未必是每個人都擅長的,大家可能更擅長的是去給答案。現在可能AI本身的這個互動方法它就很諷刺,它要求的不是你給答案,要求的是它給答案 那你要會提問題,如何能去提問題會變成一個設計行業的一個從業者,或者我們說產品行業從業者一個很核心的一個能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當AI已經能在畫圖、在寫文字、甚至是coding做代碼,能去做到一定水準的時候那人跟機器之間的核心差異,我個人認為還是創意。目前來說我會認為一個比較有完整的思考的創意和想法的這件事情,可能應該是未來這段時間整個從業者,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能,也是你最后跟工具之間做一個區別的一個主要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