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
由前 MIT 媒體實驗室副主任、羅德島設計學院院長前田約翰(John Maeda)主持的年度重磅設計研究報告《2018 科技中的設計(Design in Tech 2018)》英文版日前正式發布。這份來自硅谷的 90 頁報告信息巨量,傳遞出對正在發生的設計變革趨勢的深度本質辨析。
其中,對“古典”設計師、“商業”設計師與“計算”設計師的分類與定性,以及設計師知識與能力的新框架,已經顛覆了長久以來大家對 “設計師” 這個職業的認知。
本次分享會,童慧明老師經過半個多月的精心準備,選擇了他最感興趣的重點內容,對"Design in Tech 2018" 深度解讀。
溫馨提示:觀看前,請先閱讀本年度報告!
在線閱讀:https://meia.me/article/441
報告下載:《2018 科技中的設計》英文版
嘉賓介紹
▲ 童慧明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前院長,教授)
致力于推動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近三十年的知名專家、教授,IXDC主任委員,廣東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廣州市“紅棉設計獎”專家委員會主席,2017年 G-MARK 獎國際評審委員會評委。
近十年來設計研究聚焦于設計戰略、品牌創建、品牌設計形象、產品創新設計等領域。首位在國內提出"設計驅動型品牌(BDD)"(微信公眾號:BDDWatch)
現場圖文
▼ 童老師準備開講,與現場觀眾打招呼
▼ 童老師在解讀報告內容
▼ 童老師與現場網友互動、座談
"Design in Tech 2018"部分內容介紹
· 1 設計并不只是關于美,更在于和市場的關聯以及產生有意義的結果;
· 2 目前有三種設計:經典設計、設計思維和算法設計;
· 3 在2017年一共出現了21起收購創意機構或那些由設計師創辦的初創公司的收購案;
· 4 美國的很多醫學院正在它們的課程中增加了設計思維的內容;
· 5 顧問公司們不僅只是提供設計思維,他們更開始嘗試改變商業的具體落地方式;
· 6 中國對體驗設計領域的持續引領在規模和復雜程度上都令人吃驚;
· 7 印度和拉丁市場正在強有力的推進設計思維和算法設計,我們有很多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 8 Gen B(老年人) 正在成為新產品和新服務不容忽視的全新市場機遇。
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5月16日截止8折優惠:
免費
3人打賞
機構簡介
致力于推動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近三十年的知名專家、教授,廣東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BDDWATCh發起人、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專家,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五、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廣州市“紅棉設計獎”專家委員會主席,多個國內外設計獎項的評委。近十年來設計研究聚焦于設計戰略、品牌創建、品牌設計形象、產品創新設計等領域。
中國領先的創意設計與職業美學教育平臺。專注于創意設計及職業美學領域的知識傳播與人才培養。
聚集全球精彩的創意設計、交互設計、工業設計、服務設計、設計思維及時尚美學等類別的教學課程、知識體系、大師觀點、人物訪談、培訓活動等內容,幫助你找到專業提升、職業發展的敏捷通道,實現你內心那成為藝術家的夢想!
學設計,上美啊!
關注微信公眾號(meiaedu)每天獲取最實用的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