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IXDC大會期間,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教授童慧明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他聯系大會演講中提及的“BDD”概念(點擊觀看),具體分析了設計是如何驅動品牌與企業發展的。童教授還結合了自己從事設計教育的經驗,為年輕設計師如何走入職場、實際運用設計專業知識以獲得進一步提升提出了建議。
重點獲益
· 了解工業設計師轉向交互時應建立怎樣的思維
· 了解BDD的概念以及設計具體是怎樣驅動品牌發展的
· 了解設計教育在實際職場應用中有何變化
精彩實錄
如何看待工業設計師轉向交互
在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內,交互設計需求伴隨著互聯網發展爆炸性的成長,很多巨量的公司需要設計師,最終的團隊中間可能會達到幾百人做交互做UI,而中國設計教育過去沒有這樣的內容。不僅僅工業設計專業背景很多畢業生轉去做交互,平面設計甚至有些不是做設計的也會轉去,是因為有這樣的人才需求,所以受過專業設計教育背景的人會進入到這個領域。另外還有一個大家明知的因素,互聯網行業薪酬的平均水準比傳統的制造行業平均水準要高,對年輕人來講,畢業找一份好工作,能有一個好薪水,這是現實的問題,大家必然往這個方向轉。但是就像我今天在演講中所談到的,2016是中國“互聯網+”的轉折年,年底盤點下來90%O2O的公司都死掉了。其實“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紅海,在沒有用設計思維去創造一個新的互聯網企業的時候,只是跟風的話,叫互聯網企業和叫家具制造其實本質上并沒有改變。前段時間重慶有一個共享單車企業已經倒掉了。你看他自己分享的過程很有趣,為什么做共享單車平臺?是因為看到摩拜和OFO推出來了,覺得這是一個熱點。但人家是第一和第二,你跟著別人走是沒有機會的。
品牌與設計之間的關系
它們是融合為一的,品牌這個概念在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間有一個快速的成長。在這之前絕大多數中國品牌的品牌意識是相當弱的,在他們的概念里品牌就是一個牌子,一個由視覺LOGO所賦予的識別概念。但是對品牌的價值和全部的含義,中國企業的認知理解和創造其實是非常膚淺的。互聯網經濟快速爆發之后,類似于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的成長過程中,設計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設計的價值能夠最大化必須要有品牌來承托,而有設計創造的品牌才能成為成功的品牌。所以設計和品牌是互為依存的非常重要的一種關系。
媒體上經常提到中國制造轉型中國創造的話題,現在政府和很多企業絕大多數都認為這樣的轉型更多是要靠科技,而實質上相當多數的企業也都在做。過去這些年間的中國創造,比如我們的高鐵、網絡購物還有從去年以來很火的共享單車,這些由科技驅動的中國創造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達到一個更升級的程度之后,是要靠設計去引領和驅動的。
設計如何驅動品牌與企業發展
從實踐來講,BDD也就是設計驅動品牌,在過去這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后越來越多的涌現。但是對于所有這些設計驅動創新成功的案例,在理論上都要升級一步。這種品牌類型和其他品牌類型是不一樣的,有這樣幾個重要的特點:第一,這個品牌的創始人是設計師,或是由非常熱愛設計的商人所創造的。在整個企業的最高管理層中間會有CDO(首席設計官)的崗位和角色。第二,自始至終把創新設計作為戰略發展的核心來看待。第三,從產品角度來講,始終致力于創造具有顛覆性影響力的極致用戶體驗的產品。第四,遠期發展目標要成為產業的icon,也就是圖騰。換句話說,你心目中最具有時代代表性的手機是哪個品牌?最想買的手提電腦是哪個牌子的?蘋果已經成為一個圖騰,這個圖騰不是中國而是全球。我相信對二十一世紀回顧的時候,人們能夠從歷史中找出哪個時間市場消費者最希望獲得的產品是什么,這個品牌就是圖騰作用。設計驅動型的品牌都是奔著這個方向去的,不僅僅要賣很多產品,它追求的是價值。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創始人是誰,現在看到大量的成功案例,比如說美圖,它創始人是設計師,這樣在整個品牌創造和成長過程中設計和創新必然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換句話說,只有在這樣一種品牌平臺上,設計創造才能獲得充分的釋放。不是每一個企業都有這樣的創始人,但是創始人對設計作用的認知是可以改變的,你自己不是設計師,但是當你認識到你所創辦的這個平臺,不管是互聯網還是傳統的制造業或是服務的平臺,離了設計你沒有辦法把它做好。在這種情況下要不要在組建自己創始人團隊的時候找一個設計師加盟,大家一起合作做聯合創始人。在整個決策環節中,對于品牌戰略決策,設計的思維方式能夠發生重要的影響。
設計教育和職場應用的區別
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最早的起源應該是在1982到1983年,走到現在是35年了,在過去的五年間,設計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按照國際設計組織所給出來的最新定義,設計會關注產品、服務、體驗和系統。過去三十五年中間中的前三十年,我們的設計教育都只關注產品,對系統、對服務、對體驗其實是疏忽的。所以面對整個設計產業界的發展,設計教育也必須要做巨大的改革,才能夠適應這種發展趨勢的要求,在培養人才的能力上才能夠滿足業界的需要。
設計教育和其他類別的教育其實是一樣的,是培養年輕人的知識、最基本的能力和知識架構的構建。這種知識是在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之后,才會被得到應用。從教育和產業的關系來看,教育是培養人才,培養知識和能力這些最基本的,進入職場才是真正應用。如果用鏈條概念來講,它是人才培養的前端和后端的問題,前端奠定基礎的最基本的觀察事物、觀察社會、思考問題的方法,掌握工具和手段。這種方法和思考、工具和手段,怎么樣用它去創造,要進入職場以后才會獲得充分的實踐。
給年輕設計師的成長建議
我們的學生畢業進入職場應該放下身段來,在實踐、在產業領域、在你涉及的門類里的設計鏈條里的所有環節,有很多很專很深從環節,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你必須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會思考學到的知識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今天用不到明天會用到的,進入職場以后發現有很多新的知識還需要繼續去學習。
對交互專業設計來講,一方面你要了解虛擬界面中互聯網企業對交互設計師的要求是什么,要培養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但同時不要忽略了更大的市場和場景。我們司空見慣的硬件產品在創新時如何通過交互設計的觀察方法,對它進行再次創新。
適合人群
· 企業管理者、創業者、投資者
· 交互設計師
· 設計教育從業者
· 設計學生及愛好者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致力于推動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近三十年的知名專家、教授,廣東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BDDWATCh發起人、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體驗設計專業委員會專家,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工業設計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五、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廣州市“紅棉設計獎”專家委員會主席,多個國內外設計獎項的評委。近十年來設計研究聚焦于設計戰略、品牌創建、品牌設計形象、產品創新設計等領域。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