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拓展设计师的思维模式

        1 課時 時長:23:12

        分享至:
        收藏

        本段演講隸屬于2016國際體驗設計大會「設計管理峰會」,騰訊移動互聯網設計中心總監周陟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為“拓展設計師的思維模式的演講。“設計思維”作為一種方法論,被實踐到各領域的設計項目中,作為設計師你是否想過“設計思維”不是唯一的思考設計過程的方式,峰會中討論了在推動“設計思維”的時候,是不是還停留在概念的宣講上?如果跨領域的人掌握了“設計思維”,設計師的工作價值是否就變小了?


        重點獲益

        · 除了設計思維,還有哪些思考設計的方式

        · 設計師的真正價值究竟是什么

        · 設計管理到底該做什么和怎么做

        · 金融服務、汽車、家具等行業從業者


        現場PPT精華節選

        ▼全過程設計師:可擴展的設計思維


        ▼根據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


        圖文實錄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可拓展的設計思維”。為什么會想到這個主題,因為近兩年我們經常在面試的時候聽設計師講到“設計思維”這個詞,但我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非常靜態的思考。

        關于設計思維現在能夠拿到的方法論是這個圖,這個圖沒有什么問題,使用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知道每一步應該怎么分解和運用。但是我們發現,比如,我們問他怎么發現,他說觀察,用同理心觀察。很多設計師不會給你更多的答案。很多一線設計師運用自己的設計思維做項目的時候往往經不起推敲,當問題越來越具體的時候,實際上答案卻越來越模糊。

        我在思考為什么我們一直提倡這個概念,最后在我們自己內部實踐的時候,運用起這套流程來卻不是那么有效?所以,我認為,無論你在設計的哪個細分崗位,當你參與到整個設計流程當中時,除了要了解整體的設計思維以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怎么學會傳達自己的概念

        我們在工作當中經常會遇到這么一個情況,很多設計師對他的職業發展道路感到迷茫,經常問我一個問題:究竟是要變成通才還是專才?我自己的答案是:不能變為簡單的通才或者專才,而是要變成具備通才職業能力、具備專才職業視角的設計師。通才最重要的是你具備強大的溝通能力,說服及解釋的能力,把自己的概念和自己的產品以一個非常具有設計邏輯的方式解讀出來,這是通才需要培養的最重要的能力。

        專才體現在什么地方,在視覺設計或者交互設計領域經常聽到一句話,英文排版比中文排版顯得更漂亮。這可能是大家的一個共識。你如果問為什么?專才就會幫你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他會去研究,他會給出自己分析的過程和案例,告訴你為什么英文在設計排版中會比中文更好看。

        傳達概念的時候設計師經常會舉生活中的案例。比如,貼在蘋果上面的標簽,每次吃蘋果的時候都要把它撕下來再洗,有一些標簽在上面貼的比較久,撕下來的時候不太干凈,只能用指甲摳掉,是不是很惡心?但是并沒有任何一家超市或者銷售方或者種植方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好像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無傷大雅。再比如,為什么開車那么復雜的事情用戶能學會,很多人瘋了一樣學。不僅需要去駕校考證,上路了還要綁安全帶,看紅綠燈、路況等,有的人開車的時候會接電話,甚至發短信,雖然他們知道這樣不安全。

        從設計思維角度來看,如果把這些案例轉換成一個非常通用的抽象處理模式,會是什么樣呢?蘋果上貼的標簽可以被認為是用戶被動接受的東西。無論是做手機、網站還是做APP,大量產品存在著被動習慣化的細節,這往往就是企業可以進行優化的地方。開車,游泳這些東西,是整個社會大環境下可以主動變為你的知識和技能的部分,這些部分要在體驗上面做大規模的優化,就需要依靠技術的革新。像提升開車體驗的話,無人駕駛是一個選擇。需要從天上俯瞰拍照,無人機是你的選擇,這些狀態下就需要一些技術突破。

        在傳達概念的過程當中設計師不能停留在案例層面,舉出的案例要能夠抽象成一個模式,用這個模式解決類似的現象或問題,讓沒有設計專業背景的人更容易理解你所講的東西。

        · 學會適配方法

        你會發現有一些企業喜歡說一些專業名詞,有很多專業名詞我都沒有聽過,你去問他的時候發現他也不是很了解。我們很容易陷入只講究方法論,而不講究方法論背后原因的狀態。

        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方法論,方法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于這個方法使用的出發點以及設計目標,在設計目標的基礎上建立的設計原則,是否能夠支持你這個方法。

        設計方法是從抽象到具像的過程,這里面有四個維度的因素影響到這個問題:

        (1)方法的變量。方法本身存在著一定的變量空間,因為變量也是由人設定出來的。

        (2)團隊的理解能力。團隊不同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障礙,尤其是在大項目中,成員能力參差不齊。

        (3)團隊的執行能力。需要具備高效的執行能力,這在設計過程中體現地非常明顯。

        (4)方法的局限性。怎么樣用同一套非常經典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的。

        · 更新工具

        很多設計師會選擇自己非常熟悉,非常經典的一些工具,但我們認為工具的選擇說明了你的思維選擇。設計的過程當中工具也在塑造你的思維。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去切換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能更容易得出一些最佳實踐。你會發現開發團隊的同學會經常更新自己的組建庫以及工具等等,視覺或交互領域的設計師很少做這樣的事情。

        這是我們團隊目前用的比較合適的、好用的工具。選擇目標很簡單,產出效果好,所有工具最后都是產出高保真原型。為什么強調高保真原型?因為互聯網領域變化速度非常快,需要直接把原型變為需求。

        · 學會結合商業

        設計師怎么去結合商業?這在過去講設計思維課的時候也曾提到,其實如果當你思考一個產品、一個功能或者一個迭代要不要做的時候,結合商業目標可以很快評估出來這個事情是不是可行,這個要怎么解決?把你做的事情變為對的事情。

        設計接受的需求可能是做一個海報,一個床,一個凳子,但是作為設計師應該解讀這個需求背后的東西,設計不是做一個海報,而是設計這個海報出來以后怎么擊中用戶?通過什么樣的東西擊中用戶?

        · 怎么理解產品

        過去很多人設計產品時會講到產品的感覺,但是從來沒有人講怎么去解釋產品的感覺。比如手游,如果你需要提高產品的周留存、累計的留存率,解決活躍用戶的問題非常重要。怎么樣讓活躍用戶回到你的應用上面來?需要解決游戲下載服務后的問題,這是很多工具轉社區產品做的事情,解決一些下載后、購買后、服務后的問題,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像皇室戰爭這樣的游戲如果新手想不花錢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這些技巧誰告訴他,攻略。這個時候可以攻略換道具,如果我是非常有技巧,非常有經驗的玩家,會參與你這個流程,活躍度和留存度也會提高。

        設計師關注自己整個設計過程的時候,還應該關注后面的東西。在我們自己的概念里面,我個人認為現在非常流行的概念就是全棧設計師。你的設計稿和設計思路需要滲透到整個產品當中去。一個東西從概念的誕生到最后的落地,參與其中的設計師需要具備不同的綜合能力,這個能力不一定是自己動手干,可以與比你更專業的人協作,相信好的過程導致好的結果。

        · 分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趨勢

        最近兩三年很多人在不斷討論,甚至是辯論:扁平化這個趨勢是不是會延續,會延續多久,下次會是什么樣子?簡單接受這個趨勢,不斷研究這個過程。很多設計師做設計的過程當中總覺得自己輸出的設計稿應該是對的,你的草圖,對問題的解讀,畫在白板上的任何一個點都是在解讀用戶的需求。會把想法做成具備情境的文檔。會在跟隨趨勢時做的比領導更好。

        其實可拓展的設計思維,就是這五個部分,每個設計師都可以在自己的日常設計過程當中去積累、去提升,最終你會變為一個全過程設計師。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目標聽眾

        · 中高級管理人才

        · 追求進步的設計師

        · 電商、移動終端等互聯網相關產業從業者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周陟

        周陟

        字節跳動企業

        服務設計負責人

        從事產品體驗設計工作17年,先后在騰訊,華為,字節跳動帶領團隊設計移動互聯網終端,OS系統,SaaS辦公套件類產品,服務過億消費者用戶與超千家國內企業客戶,《設計的思考》,《閑言碎語》等設計暢銷書作者,致力于提升中國企業的設計競爭力構建與產品創新能力提升。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