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劉超先生作為13名主講嘉賓之一,向3000名聽眾分享了互聯網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UX設計人才。用戶體驗設計是互聯網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用戶體驗設計還能火多久,企業需要的UX人才應該什么樣?本段演講中,劉超會通過自身14年的設計管理經驗,和大家討論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人才發展模型。
聽眾重點獲益
· 美工和一流用戶體驗設計師有什么區別
· 百度需要什么樣的設計人才
· 百度是如何培養一流用戶體驗設計師的
現場圖文實錄
大家好,非常高興又來到了IXDC的會場。今天我特別榮幸在剛才臺下碰見幾個朋友,說我認得你,記得你在2014年講了百度熊。我聽了之后特別榮幸,因為我們講的被人家記住了,挺榮幸的。
今天其實我們的分享,大的主題叫重新定義用戶體驗。那我想說我也分享一個吧。剛才很多朋友是說英文的,又說得非常高大上的,我就分享一個接地氣的。我就分享這個如何成為一個脫穎而出的用戶體驗的人才。通過我個人的經歷,因為我是中國本土的設計師,從個人的經歷回憶一下我的過去,見證一下現在,然后再預示一下我們的未來。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我個人也不是做學術研究,只是在中國的很多公司工作過。我的定義就是在中國,我們在公司工作的時候身邊發生的事情。我把這個定義了幾個時代:
我們認為02年到08年的時間,在中國從最開始有了互聯網公司,當然也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做PC端的客戶端,到08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這段時間其實在中國,我們認為就是美工的時代。在英文很好聽叫graphic,就是GUI嘛。但是在中文的時候,其實我還是很不喜歡這個稱呼的。
所以我個人之前有一個好玩的小經歷,就是我剛工作的時候,我特別討厭“美工”這個詞。于是我就跟我幾個哥們說這個“美工”是侮辱咱,誰要是管我們叫“美工”,我們就不接他的這個項目。剛說完之后,第二天就有別的團隊的一個項目經理過來找我們的經理,就說我們有一個項目挺靠譜的,讓你們弄個比較不錯的美工給我們做做吧。我聽了之后就想說要抵制他,絕對不能做。我就想跟我的經理說我們不接這個活。但是在公司里是不可能的嘛。于是我們經理就說,其實人家說美工是好聽的詞,是這個美麗的人在工作。所以我一聽,哦是這個意思啊,我們就非常阿Q精神地去工作了。
所以那個時期的話,應該是在08年之前,在我們這個行業里脫穎而出的大部分人才,就是首先視覺的設計能力很強,天賦很贊,就是平面構成啊都很強。那大多數脫穎而出的人才,其實是軟件技法比較牛。如果那段時間,如果我們做這種分享會,我也是給大家講這個產品思維啊,設計啊,管理啊。講完之后就提問嘛,有些人來提問就說,老師,問個問題,你平時是用Photoshop還是用Illustrator?。课乙宦犜趺词沁@種問題啊。所以那段時間我們認為是中國的GUI的時代,所以那段時間技法卓越就成了當時卓越的人才,那段時間工資待遇最高的一般都是技法人員。
那么后來就發展了,從08年到11年真正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時候什么樣的人才出來呢?我們管這個叫UI時代。這時候不僅僅是圖形設計了,也加上了簡單的交互設計。其實這個理念很久之前,就有人提出了要易用性、可讀性、可學習,但是在工作中真正開始使用的時候,是這個時代我們開始普及。在這之前我們經常會說,做了很多的設計,什么是好的設計?公司里面你的老板或者產品給你提的這個意見都說,要做炫的、要酷的、要fancy的。
我們經常也會這么做。那么在移動互聯網,就是App時代爆炸之前,我們也看了很多的手機Rom,我也做了很多手機。當時的賣點就是要旋轉的、爆炸的、要酷的、炫的3D UI。所以當時我也遇到了一個小例子,什么讓我們轉變,發現這個時代變了,開始要做更多的易用性的東西,提升效率的東西呢?
就是我當時在深圳的一個云酷派公司做UED總監的時候,我們當時設計了特別炫酷的一套手機ROM,就會有很多公司采訪我們,我們的PR稿發出去在手機圈里,包括在通訊展都得到很好的曝光。所以我當時想那肯定,這次很牛嘛,但是我們是負責任的設計師,所以我們也應該去賣場看一看。于是我們就去了賣場,就是4S店,這時候有個人進來,我就跟他說,你看這手機很棒,炫的、酷的、翻轉的、爆炸的。然后那個人直接就說,有2000塊錢以下的手機嗎?我當時就說,太沒情懷了,你居然追求性價比?
我等著,繼續等,再等一會兒,又來一個人。這個高端,這個人說我買4000塊錢以上的手機。我說哇,這行啊,這目標客戶啊!我說,你看這手機,我設計的,炫的、酷的、翻轉的、爆炸的。我當時想他一會兒買了之后,是不是還想找我要個簽名,要個合影是吧?我都準備著,結果那個人說,有字大的嗎?字大我就買。當時一下子我就震驚了,原來易用性時代到來了,你要讓用戶提高他的效率,讓用戶給他功能,給他所需要的。
所以那段時間什么樣人才脫穎而出呢?其實這段時間的話就是設計人才,中國我們的同行就普遍在這個行業里面脫離美工了,很多人就開始提升效率,做這樣的一個設計。
那么繼續,在11年到15年的時間又有所變化,這時候大家說炫的、酷的就少了。這時就出了用戶體驗。其實很多尤其是做學術的都會說到這不早就提出了嗎?但是在行業里真正使用的時候,真的是從11年之后,就是ROM時代結束了,各種App出現了。這時大家就會發現,原來這個產品是一個整體,對吧?包括它的產品特色、產品方向,甚至我們還要了解一下運營,還要知道產品的上市節奏。這時我們發現,原來這個用戶體驗是個整體。
我記得當時我在IXDC分享會上,題目就叫用戶體驗是一個整體。真正的用戶都會整體地看你的產品,他會認為好就是好,不好的話我就要退。所以11年到15年的時候,什么樣的人才脫穎而出呢?我們的用戶體驗的人才在中國就是產品感覺強的,在我們公司里面也是特別特別難找到有一個產品sence的。所以在那段時間也經常出現一些藝術家和產品sense的人pk,最后我們都選擇了懂產品,有產品感覺的設計師。
那么往后,15年之后我們應該是什么樣的風向標呢?大家信不信我呢?我們繼續往下說。在15年之后,有人說這個叫CX,Customer Experience。有人這么說啊,還有人翻譯出來叫客戶體驗,也有人說服務體驗、服務設計。我不是做學術的,其實我倒覺得這個不重要。我們只是發現當這個互聯網+,就是互聯網開始加一切,對吧?就是跟肉夾饃一樣,加一切?;ヂ摼W開始加金融、加醫療、加教育,而且還產生了很多O2O的項目。就比如說我們做百度外賣,之前的時候如果純的互聯網公司,這一頁大家拍下來啊,正好我們做成一個整的。
以前的時候我們只要把App做好就行了,線下這塊實際上不重要。但是當我們做百度外賣的時候,我們就立刻體驗到,你這App的速度再快,再易用,如果給你送外賣送得很晚,或者你的東西是涼的,或者小伙穿的衣服讓你感覺不像正規公司的,有可能入室搶劫,這時候你就會覺得體驗很不好。所以這時我們又開始做金融、醫療這些個工作以后,我們會發現我們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其實就是對傳統產業很了解的人才。
所以,我們在網上也做了一些視頻課,以前有個學生說,他說我是一個廚師,我也沒學過設計,現在我覺得UI這行我挺喜歡,而且賺錢也挺多,我能做UI設計嗎?我要以前就會說不可能,沒戲,太難了,你好好學吧?,F在我是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你要是學得很好的話,百度外賣就歡迎死你了。你是一個廚師,又懂產品,又了解大廚顛勺是什么樣的一種工作環境,又會做UI設計,這是我們最需要的人才。
所以這時候你會發現,如果你以前是銀行工作者,那就來百度金融;那你要是一個護士,來百度醫療。所以這時候,我們相信未來就是跨界的人才,在傳統領域里有經驗的人才,將是我們最受歡迎的。
其實既然我說互聯網是加一切,人人都能做互聯網,我們也認為用戶體驗是一個整體,這樣看的話也未必。我們非要說做圖形,做交互,其實還有好多有意思的工作都可以做。雖然我們三千人,還可以做一個小互動,讓你想一想。就是我說一個我們互聯網團隊的工作角色,然后你猜一猜這是什么。
首先先給一個,這里有答案,有這么多,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商務經理什么的。大家說這是一個什么角色,色彩感覺好、造型能力強、大眾時尚、視覺潔癖。對,視覺圖形設計師。謝謝,我能聽見你的聲音。這個有一點難度啊。我有這種天賦,對吧?復雜事情簡單化、分析數據、洞察人性、總結能力強、溝通能力強。這是做什么的?聽見有人說了,說的很對,這是用戶研究,非常非常贊,用戶研究。再說一個,這個是什么?能談人生、能勵志、能熬雞湯、能講段子、能把黑的說成白的,這是產品運營。最后一個,這個更逗了,形象好、氣質佳、情商高、會說話、愛交友、能喝酒、心思細、臉皮厚、能換位思考,如果你還是富二代的話就更好了。這是什么?對,商務經理。
謝謝大家!
適合觀看本演講的聽眾
· 用戶體驗設計師
· 平面設計師
· 設計愛好者及學生
· 設計團隊管理者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現任百度用戶體驗部總監,百度用戶體驗部是百度最大的UE設計團隊(簡稱百度大UE),共有270名設計師負責數十個百度無線和PC產品的圖形/交互設計以及UER研究。
劉 超提倡UE設計師要和產品經理一樣了解產品的工作理念,將UE設計和產品設計相結合。百度大UE培養了大量的產品思維的UE設計師,其團隊的無線app和 PC產品的UE設計都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日活躍用戶量幾何型增加。代表作品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視頻、百度貼吧、百度地圖、百度團購、 Hao123、百度閱讀、百度旅游、百度新聞、百度魔圖、百度魔拍的UE設計。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直播常見問題更多>>
-
1、我如何觀看直播課?
-
2、直播課程結束后,還可以再學習嗎?
-
3、直播結束后,多久才能回看?
-
4、我該如何與講師互動?
-
5、我可以在APP上觀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