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
2016年伊始,錘子科技CEO羅永浩(老羅)做了一個沒有主題的演講,他聊了聊年輕的自己與手機性價比。別以為沒有“養料”,其實滿滿都是心路干貨。
· 為什么錘子不主打性價比?
· 如何打造精品手機?
此外,作為國產廠商,他還談及了錘子是如何做精品手機,設計的思路究竟有何?
這門課能為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 了解錘子手機的精品設計思路
· 如何體現產品的差異化
誰適合學習這門課?
· 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
· CEO,創始人
· 正在創業的人
課程文字實錄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極客公園的現場,感覺已經沒有去年那么緊張了。但是我剛才在后臺還是有點不放松,因為大家本來商量要讓我講一些有趣或者有膽的東西,但是昨天又被我們的同事告知這個話題好像另一位嘉賓要講,所以讓我考慮換一個話題。于是一直換到剛才來的路上,在車里我還在修改 Keynote。
所以如果有來生,我希望我不再做演講,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以為我喜歡演講。不說來生,就單說這一生,如果不用再做演講,我愿意少活 5 年。但是之前媒體所傳的「如果讓我不用再做演講,我愿意讓出一半股份」這個話是我沒有說過的。
今天我們來一個沒有什么主題的演講,隨便和大家聊一聊。
· 為什么中國人如此在意性價比?
「為什么要在性價比鋪天蓋地的時代打造一個精品手機品牌?」這是我經常被投資人問到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做法,但是我自己不這樣理解。
我們討論下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人如此在意性價比?」
大家認為這是什么原因?我們出去跟日本、美國的運營商溝通時,他們經常會聊到這個問題,說中國人是如此的在意性價比。當時我聽了挺生氣的,心想:你們這些富六代、富七代真是沒有窮過。如果他們窮過,是可以理解的。我是 1972 年出生,小時候沒趕上餓肚子,但是我趕上了多年的營養不良(雖然現在看起來不太像),所以我其實非常理解這個東西。
我年輕的時候中國的京醬肉絲通常長成這個樣子,這些年中國人雖然買手機時候很在意性價比,但是整體上日子好過了。這些年我們看到的京醬肉絲通常長這個樣子,精致很多、味道好了很多、擺盤很講究,看得出是用心做過的。
價格有什么變化?我年輕時候左邊一大盤差不多有一斤肉,在東北的菜館一定有一斤肉,差不多要 8 塊錢。現在呢?36 塊錢。我想拿這個說明一下消費觀念的變化跟發展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再看一下這個例子,我年輕的時候如果去海灘上看看,婦女們穿的泳裝基本是這樣子,包住臀部的樣子比腦袋還要大。這些年我們去海灘看到的泳裝已經是這個樣子。價格發生了什么變化?左邊那么多布料用了 20 塊錢,右邊基本沒用布料,我們甚至懷疑那是不是布料,它還要 199 塊錢。所以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非常簡單的道理,外國人不知道,因為那些發達國家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代,但是我們很清楚。
我們作為國產廠商,想打造精品,雖然每天聽到「超級性價比」這樣的話心里不太舒服,但是我們畢竟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所以非常理解。
我們年輕的時候甚至比今天消費者的世界觀還不健康,比如我們 T1 發布時候定了 3000 塊錢的價格,很多人破口大罵說我們憑什么賣那么貴,說我們是奸商。但其實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想法,覺得所有的中高端餐廳老板都是開黑店的。直到今天到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很多人也存在這樣的想法。即使在北京、上海是否具有這樣的觀念跟收入水平也大致相關。所以我們要理解這個東西,特別是當你有同樣經歷的時候,這個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年輕時候的想法是,所有的品牌服裝都是黑社會做的,但假冒的不是。你可以想象我們都不健康,這是我們年輕時候都有過的觀念。同時,所有的軟臥和頭等艙都是壞蛋經營的,我們甚至認為坐軟臥和頭等艙的也都不是什么好東西。我年輕時或多或少跟很多朋友有過這種不健康的思想。所以我們賣手機,想做精品,賣一個中高端產品,遭到很多人有這樣的指責,這是可以理解的。
幸好中國人變得越來越富裕了,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所以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
比如說僅僅是幾年前我辦英語培訓的時候,就注意到絕大多數公司(除了外企)根本沒有用正版軟件的,全是盜版。但是這些年陸續看到很多中小企業開始使用正版軟件了,這是時代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它跟經濟發展程度息息相關。零零后道德水準高于九零后,九零后高于八零后,八零后高于七零后,整體看是這樣子。所以你的觀念、你的思想、你的世界觀跟你的收入水平是息息相關的。今天我們作為軟件科技行業的從業人員,很高興看到很多企業甚至中小企業也開始用正版了。
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發生在去年,發生在我們公司一個工程師同事身上。他平時過日子很粗糙,打扮得跟我一樣很邋遢,吃得很隨便,生活上并不講究。但是我有一天很感動,因為我發現他在注冊正版的毛片網站。我非常感動,因為這對我個人來講是人生道路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一個年收入只有十幾萬的年輕孩子(雖然用的是公司的帶寬但是我不計較),竟然在他的電腦上注冊正版的黃站。
如果中國的年輕人都發展到有一天看黃片全看正版,那我覺得這個國家已經走入正軌了。
雖然由于貧窮落后的記憶,很多人對一個精心打造的產品和一個與之匹配的價格仍然有不健康的想法和議論,甚至對我們毫無理由、毫無邏輯的指責和批評,但是我個人從內心深處越來越能夠理解這個事情。很多時候的不理解是因為忘記自己年輕時候是什么德行,一旦想起來就完全認為這些東西都可以理解。
· 好消息是中國的智能機市基本上不增長了
說到手機,一個好消息是中國的智能機市場基本上不增長了,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大的好消息。這對靠廉價的產品走量的廠商來說是個惡夢,但對我們打造精品的有追求的廠商來講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終于不增長了!
終于不增長意味著你再做一些便宜的、廉價的、粗糙的東西的市場空間進一步縮小了,而追求品質、追求者差異化的廠商日子會好過。例如上一臺手機價格 1000 塊錢,之后購買手機的價格在 1000-2000 塊錢用戶占比大概是 26%,基本上你不用去教育市場就自己會買的這些人已經人手一個了,這些人在換手機的多數情況下會選擇更好的東西,所以這對我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
同時,我們國產廠商可以負責一些痛苦和使命。比如我們發布的 T2 是 808 高通芯片,左邊是國內廠商,右面是進口廠商和國外廠商。小米 4C 是 1299 元,奇酷旗艦版是 1999,T2 是 2499,聯想到樂檬 X3 是 2499,MOTO X Style 是 2999。而右邊的進口和國外廠商的價格是那樣的(如圖)。國產廠商要承擔更好的研發、更好的工藝、更好的用料,所以對硬件廠商來說如果走精品路線利潤非常重要。
所謂的互聯網手機終歸是一場泡沫。因為我們賣一兩千塊錢的東西在完全沒有利潤之后,這個終歸是行不通的。
所以我們自己感到一些痛苦,國內的廠商大家是左邊的價格,我們處在中間都有人罵,而右邊的廠商這個樣子通常沒有人罵。我們會去想,是不是中國的消費者盲目從洋地消費?是不是這樣?不一定的。
最近我們在一次會議上討論一個事,供應鏈里面有一個元器件,日本和韓國 廠商在我們要的時間點上有一些問題,于是我們同事說「我們能不能用國產廠商的?」我當時的嘴臉就是這個樣子。
后來有同事說「老羅,我記得之前吃飯的時候你罵中國消費者就認洋品牌,老外賣那么貴他們還不說黑,而且還買單。怎么到元器件上你就這樣了?」大家想一下我為什么要這樣,當我得知一個日本和韓國供應商都掉鏈子,同事問能不能用國產元器件頂上的時候,我為什么是這樣的嘴臉?
消費者愿意為進口品牌多掏一些錢的行為是不是盲目?整體是理性的,是概率問題,是時間的問題。比如中國制造業跟西方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雖然這些年趕上得很兇猛,但是整體上還是有差距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消費者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去調研,他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測試,所以籠統的傾向于認為進口的品牌質量好一些,因此在那多一點錢買單他認為是合理的。國產廠商他基于過去的經驗認為活差一些,所以他愿意交少一點的錢。這整體上是個理性的消費,因為不可能消費者買東西時都做橫向的評測。
對應到我們在供應鏈元器件采購時也是類似的道理,如果我們知道某些知名的日本的、韓國的企業提供那個芯片非常靠譜(有大量的證據證明非常靠譜),這個時候我們只要成本上負擔得起,輕易不愿意去用國產的廠商提供的元器件。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心平氣和面臨國產廠商在這個時代面臨的痛苦和使命,因為日本和韓國廠商提出發展制造業的時候遠遠落后于歐美廠商。包括當年做索尼在日本推精米的電器,被日本人罵得狗血淋頭,說他太黑了。那個時候「廉價制造」是代名詞,一代代企業家都是這么走過來的。
所以能想清楚這個東西的話,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很幸運,趕上了偉大的變革時代,等一天中國制造成為一個讓全世界都認為是好東西的時候,如果你剛好身逢其時參加了這場變革,對企業家來講是可遇不可求的時代機遇。
所以我們愿意扛著這種痛苦,直到走出個驕傲的未來。
· 錘子的想法是「差異化」
回到「如何在一個超高性價比鋪天蓋地的時代打造一個認可的精品品牌?」我們的想法是設計的差異化、體驗差異化和品牌差異化。
先說設計的差異化,比如手機上聽筒一般世界一線大廠都是這樣的(如圖),所以我們開始做這些細節的時候花了很多心血。如果沒有弄錯的話(如果沒有違反廣告法的話)是全球第一個把 P-Sensor 做到聽筒槽里看起來優美整潔的手機。
我們今年做的事情是在全世界為了天線問題切斷金屬邊框換成塑料的時候,用 588 天時間攻克工程上的難題,使得金屬框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百分之百的金屬,沒有摻雜任何塑料在里面。
有一次一個數碼門戶網站采訪說起 T1 的時候問「怎么這么貴?你怎么想的?一個國產廠商怎么能賣3000塊錢?你是不是弄錯了?」我后來說「還有 4000 的、5000 的、6000 塊的,我們有什么錯?不要再問我這個話題了」。他又問了我兩句。我有點煩,就說「就這樣吧」。但仔細一看,他臉色有點不好,是位年輕的記者,我就覺得壞了。
后來他發了個新聞「羅永浩說:窮屌絲走開,我們是為精英階層服務的。」這個是為我們拉仇恨的報道,后面有一萬多個回帖全是詛咒我死全家的。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討論這個話題,但是要非常慎重。
很希望跟你們分享今年下半年要出的產品,我們在工程上、工藝和設計又實現了不大不小的突破。但是你也知道我是講不了的,我只是說一下。
我們這個操作系統去年在這個舞臺上獲得了年度創新大獎(今天已經發展到 2.5 的版本),我們在安卓上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像安卓的操作系統的體驗。我們為了讓更多人嘗試到這個東西,已經把里面核心的 APP 和桌面都剝離出來,現在任何一個安卓手機都可以安裝我們系統包括桌面在內的軟件,不需要買手機,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最后,品牌上的差異化,這個我們也講了很多,差不多講了三年了。基本上品牌關鍵詞跟多數國產廠商的差異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想法不一樣。比如說我們看到的一般關鍵詞「超高性價比」、「頂配」、「領袖人生」、「性能怪獸」、「機霸」等等,而我們用的是「天生驕傲」、「偏執」、「用戶體驗」、「漂亮得不像實力派」、「用戶體驗」、「體面」、「情懷」、「價值觀」、「設計驅動型」、「認真」、「差異化」、「工匠精神」等等。
· 創始團隊都是變態,才吸引了更多的變態。
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么要在鋪天蓋地性價比的時代打造一個精品的手機品牌?」體面的說法是「用戶對更好的品質和更好體驗的需求,用戶對差異化的心理需求,用戶對品牌理念產生認同和共鳴的情感需求」,這貌似是我們為什么在鋪天蓋地性價比喧囂時代要打造精品手機品牌理念。
實際上這三個理由都是扯蛋的。
真正的是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生活態度,這是我們講的所謂企業創始團隊基因的東西,你到底是個什么性格的人、你是什么東西,你對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態度,決定你這個企業要做的是什么東西,而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從這個意義上很多東西你是繞不開的,我們很幸運的在這上面名聲在外,以至于我們經常招進來一些年輕實習生和剛畢業的孩子也能給我們帶來這樣一些東西。
我們準備發布會的時候來了一個年輕的新設計師,我讓他做了區區十幾頁的 PPT,但是他在那做了好幾天。
我對他的低效率感到不滿意。
他做的一個東西雖然我們最終沒有用,因為這個東西有點幼稚和可笑。但是他有這樣的精神頭去摳三天,摳了這樣一個可笑的完全用軟件實現的動畫。我們沒有在正式發布會上使用它,但是今天我想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即使招到年輕的孩子進來都是很變態的。
為什么我們招到這樣的變態?因為我們創始團隊是變態,所以能吸引到這樣的孩子加盟。并不是我們有什么本事招他進來,是你名聲在外自然能夠吸引跟你同類的人進來。
這是我們小伙子試圖用一個 PPT 說明我們企業的工匠精神,是如何用工匠精神解決金屬框四個特點的企業 PPT,但做得非常變態。和大家分享一下,而且非常好笑。
這個看起來太好笑了,所以我們沒有用。但是公司大家都問「老羅,你從哪找來這樣一個瘋孩子?」其實不是找來的,因為我們是一群變態,所以做一個 PPT 能夠找到這樣的孩子。
不是找的,是自己撞上來的,在設計方面,在人機交互方面,在工藝和工程方面。
最后我想說的是,那些自稱「等我們有錢了也會試一些不一樣東西」的企業為什么最終沒有嘗試不一樣的東西。一些企業在初創時期挑戰困難的工藝或者完成困難的細節設計的時候,通常內部會有這樣的討論:「等我們有錢了,也會試一些差異化的東西。」
這樣的企業即便發了財了,也沒有去做任何不一樣的東西,這是我們在世界上經常看到的,為什么?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那樣的人,我們這個團隊本來就是這樣的人。這也許沒有對錯、沒有好壞,但是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所以這個世界絕大多數行業都是一群一模一樣的人,不管做得好還是壞都是一群一模一樣的人在做差不多的東西。而那些嘴上掛著差異化而從來沒有做過差異化的企業,不要指望它賺了錢就吸引人才和招來人才做差異化。差異化很多時候是創始團隊與生俱來的東西。
同時,患有不可救藥的工匠情結的創業者們,在浮躁思潮的時代如何取舍和自處?
有一些團隊膽子很大、很激進,想了一些理論上可行性的東西之后,由于制造企業里面過分強調超高性能、超高性價比,強調賠錢、強調不賺錢,很多甚至說我們要賠 20 億做一款手機,我們處在這樣的時代,所以有工匠情結希望打造精品的創業者們有時候非常困惑。
對于這種時代的聲音,我們的態度是聽取和重視(假裝聽取和重視這些噪音),然后保持本色。這是我對跟我們有一樣的工匠情結的年輕創業者們的忠告,你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扛得住喧囂,只要活下來,終歸是被市場認可的。
今年我們的發布以后在朋友圈讓我最高興的一句話是這個,「老羅我去年用 T1 的時候被同事說成是傻 B,今年用 T2 的時候被同事說成是裝 B,哈哈,我覺得你們快成了。」
07、08 年時候買走私的需要破解的第一代 iPhone 的時候,身邊很多人說「你為什么要用iPhone?是裝 B 才用iPhone。」沒想到短短幾年我們也享受了這樣的榮光,用 T2 是裝 B 的行為。
希望未來它讓更多人裝好 B、裝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