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硅谷的创新生态系统

        1 課時 時長:27:55

        分享至:
        收藏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中,斯坦福大學教授、IDEO專家Barry Katz介紹了硅谷創新生態系統的創建過程以及硅谷之所以會成為世界創新中心的原因。他通過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發案例,向大家講述了產品從實驗室進入市場的歷程,以及研發和市場之間的配合。


        學習獲益

        1、了解硅谷的創新生態系統

        2、了解設計是如何引入硅谷歷程,并協助硅谷發展

        3、了解創新生態系統的市場與未來發展

         

        推薦人群

        1、在職設計者、設計管理者、

        2、創新設計從業者


        文字實錄

        我覺得我們聽到這么多專家的演講,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在這里我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故事,作為設計師來說就是不斷地說故事,包括產品的故事、場景的故事、技術的故事、交互的故事等等。而且我在這里這些故事,我相信一定是非常好玩兒的,特別是我來自于別的地區,而不是中國。所以相信我想跟大家看到的,一定是很眩的、很新的。


        一、從表層到內在(From Surface to Substance)

        說到產品的創新來說,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本身我也在加州承擔加州大學的專家和學者,也為IDEO工作了14年,因為是全球非常出名的設計顧問公司,在上海等等都有分公司,我們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IDEO(設計顧問公司)公司所做的項目。


        這是南加州的情況,有些人應該去過南加州,這在全球來講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很多公司都在這里,所有的設計人才都是匯聚到這里面,包括飛利浦等等都在這里設立了很大的設計中心,我們以美國海軍是比鄰而居,在這里拍照絕對是一流的地方,在北加州來說,風光可能不如這邊,很多人都熟悉的這些上面的Logo,如果說你經常踩單車的話,從谷歌公司到Facebook,到Adobe等等,你踩著單車就可以通過這些公司大門了,里面有很多設計師,在里面夜以繼日地位大家創新。


        在這里看到了很多品牌,我都放在這上面,確實是設計師之春,從左手到右手邊,我們所有的這些設計的行業,所有的設計的都是涉及到多個行業,包括經濟、技術等等,可以說我本人也是跟很多的公司都有一些聯系,可以說它共同創建起美國的設計史。到底我們包括哪些方面的?比如說技術等等。


        今天我們所買的產品和服務,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那就是技術。這是一個技術,從圣地亞哥、智利等等,各個地區都有我們的足跡,從我們全球的足跡來說,我們都是非常地成功的,在此就是我們在這里面有非常強大的,在技術上的支持團隊。


        當然了這個里面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說,我們未來所開的工作室,能夠更多地去貼近每一個地區當地的文化,創建起一個生態式的設計,很好地去適應本地的文化,我們希望能夠幫助當地的設計師們來共同去實驗當地的文化,以此來設計出非常綠色的生態設計。


        其實我們的設計有很多的目的、有很多的要素,包括了五大要素:資金、投資、版權、研發、設計。投資的資金、設計人才、版權、研發、研究的這些專家的資源等等,像這些都共同構建了五大要素。


        首先第一個就是技術,包括比如說蘋果、谷歌等等,全球眾多的大公司在技術上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他們都有很多的技術工程師和專家,以此確保他們的產品在技術上永遠能夠引領潮流。


        今天我們生活上方方面面都是由這些眾多的產品和服務共同支持的,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每天都有出現很多新的技術,這些技術的研發都夠快、夠猛,今天所關注的都是生態化的、綠色的技術。在我們臨近的硅谷旁邊的一個小鎮,我們也開了一個設計工作坊,可以說是在美國來說,至少4%以上的投資資金,都是進入到設計的流程過程當中,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比例,因此可以說是,對于很多的大公司來說,他們如果說是想要在技術上引領的話,其中一塊兒很大的比例的研發資金會去到設計里面,而且就是設計的團隊與整個公司的研發團隊,他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包括加州大學等等眾多的大學,包括美術學院、美術大學等等,每年都為這些眾多大公司培養很多的人才出來,為硅谷培養了眾多的人才,像這些都是一種人力上的投入。


        因此可以說從資金上的保障、從人才上的保障,才足以讓我們在整個硅谷乃至南加州共同創建出一個設計師之春。他們以結構工程師、產品工程師等等,都合作得非常緊密。因此如果說你到這里面去看的話,經常會看到他們一起,雖然說三更半夜,設計工作室依然燈火通明,他們都在一起共同研究產品的研發,而且我們看到美國會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作出非常大的努力。因此在美國來說,如果說是你在技術上作出了新的創新,你無需擔心你的創新會受到別人的拷貝、模仿做山寨。所以在美國來說,山寨是難以想象的。如果說是所有的你的創新,你可以申請自己的專利,可以申請你的商標,那么因此像這些都足以為我們的人才所作出的努力的結晶,提供最充分的保障。


        而且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公司、很多的學生,如果他們離開以后,他們比如說是去法律公司工作,他們也會學習怎么樣去更好地通過法律的武器,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已經發現了,在我自己的研究當中發現,其實是有一個知識產權的因素,造成了硅谷的創新,硅谷創新的本質就來自于他的設計,所以我們說在這個設計的很多的專業人士,大部分的他們都是聚集在硅谷,而且我們可以說了,他們很多的設計當中,包括了我要告訴大家,為什么硅谷他會成為一個創新的中心,那么從它的現象到本質,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跟大家分享兩個故事,我盡量快地跟大家講,這樣大家會有一些時間去思考。


        首先我給大家看看,設計是如何引入到硅谷的,而且從過去的時間,設計師可能他的工作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只不過是設計一些房屋表面的裝飾,或者說產品的一些表面的裝飾等等,但是在現在我們已經都知道了,設計師的工作更大了,而且他提供的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完整的體驗。他們設計出來的體驗能夠改變成千上萬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一些表面性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硅谷當中,設計是不斷的發展。


        我們看看1951年,在座的各位都還沒有出生,我是1950年出生的,在1951年的時候,設計被引入出來,這邊跟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兩個人當時在硅谷雇傭了第一位設計師,他的設計工作是什么?由于對他來講之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工作,所以對他來講這個工作非常地新鮮,他是做什么的?他是設計運輸的箱子表面的平面設計,在16年之后,這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牛B的設計中心,設計以前只是在廣告行業當中,現在它開始上升到了第二個層面,我們在這個方面,他們已經設計出了一個,這是一個小的設計公司,剛剛講到的這個機構,從設計箱子上面的平面設計,到開始設計出更多的方面,尤其是在1959年的時候,設計出了這樣的一個惠普的生產線,總共是有373設備被包裝進65個不同的箱子當中。


        剛才我講到了這個公司是一整條的生產線,這樣的設計他們已經開始從產品當中,比如說有的產品放到了木質的箱子里面進行了印刷,有的產品可能是有一個更好的包裝,有的可能是金屬的包裝等等。所有這些不同的設計師,他進行這樣子的工作、包裝之后,工程師能夠很方便地把這些產品生產出來,所以我可以說了,這不僅僅是歷史給我們上的一課,而且告訴我們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慢慢開始提升到用戶體驗的環節當中。剛開始設計的是一些表面的工作,而現在它延伸到了體驗設計,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接下來是功能性的提升,1954年,惠普608型號的信號發射器,他們也換了一些設計師,告訴這些設計師我們要設計出來的是一個高技術性的產品,他告訴工程師說,我們現在要設計出一個608的模型,你們要把608型號的產品時候設計成什么樣子。工程師就非常地迷惑,他說我們已經設計好了,但是在這方面他講給大家的意思是說,其實還需要設計師的工作,這是過去所不能想象的,這是一個信號發射器,這個信號發射器,在右邊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色彩的電纜,不同的色彩可以提示用戶,展示初步統的功能,我們說了你采用不同的顏色,電纜就告訴你不同的顏色展示出不同的功能,以前的工程師不會思考的,這絕對是設計師的思維方式。我們看到了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進行很好地展列和控制,產品對用戶來講更加一目了然,使用更加安全簡便,而且可以說不僅僅是看上去更漂亮了,更重要的是它更好用了,工程師看到了這樣的展示以后,他們保持了沉默,工程師原來只是說設計出一些功能,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使得這家公司在設計出這樣的產品以后,信心也有所提升,他們的產品也整個地提升了一個層面。


        下面這個故事是1972年,大概坐在前排的幾位都出生了,這是70后應該有看到這個,這是一個計算器,HP35型號的計算器,當你看到它手持的這部分,是一個小型的消費品,但是可能看上去比我們現在用的笨重一點。所以這對我們來講,應該是第一次在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電子產品,它剛開始問世的時候,不是從機械學的角度或者說從工程學的角度開始去進行研發,而是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進行研發,所以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創新,尤其比如說在這邊,我們看到他們在設計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要求。


        比如說它必須要采用一些比較便攜的設備,在設計的時候,要求它是一個編寫的,而且這個開頭開啟點是設計,起點是設計,而不是工程,設計師在設計出這個外形以后,他們再告訴工程師,你怎么用工程的方式生產出來,這是一個全新的革命。


        再說一遍,這是設計師設計出來以后,他們要求工程師把它落地形成,把這樣一個便攜式的計算器放在口袋里滿世界跑。


        對于我們來講,一年之后這種計算器占據了40%的市場了,在這之后人們已經開始普遍地接受了這樣的例子,設計從一個不重要的部分,變成了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值得關注的一部分,而且是在產品當中的研發中設計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其中有一個限制是什么?在生產出這第一個手持的計算器之后,發現了這個造價非常地高,以至于它的售價也非常高,400美元,這是不是有點兒,今天我們用400美元,我們可以買一個高品質的筆記本電腦了,是不是這個價錢有點兒太高了?應該怎么辦呢?設計師和生產商就必須和技術人員進行討論,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如果這是400美元,這樣的一個消費品是不能夠大量生產和銷售的,成本太高了我們應該怎么辦,這就是第二個故事。


        二、從實驗到市場(From Laboratory to Market)

        第二個故事是從實驗室到市場,這也是我剛才跟大家提到這一點的原因,因為我們發現了這里面有成本的問題,市場是很重要的,工程師應該怎么樣,有的時候工程師不會考慮到市場,他們對這方面不是太理解,所以我們需要專業的人士來做這樣的工作。


        這張照片給大家看看硅谷是如何讓他的產品從實驗室進入百貨商店的。我們再來講講,這是一個斯坦福研究中心,這個斯坦福的研究中心是一個科技研究所,這個科技研究所曾經在大學里面,現在他有更多的一些功能。我們可以說了,這邊有一個科技人員,大概一年前去世的,在當時的時候是計算機剛剛進入到我們的世界當中,大家看上去這個計算機非常龐大,這個電腦很笨重。最早的時候它給人們帶來的概念是模仿人腦,它是一個高科技的產品,能夠代替一部分人腦的功能,比如說進行計算等等,所以最開始設計和生產這樣一個電腦的時候,這個電腦非常大,你在左邊可以看到很大的一個屏,這中間有一個玻璃的罩子,當時幾乎所有的計算機都沒有辦法有一個很好的顯示屏來顯示,在當時這是非常難的,因為他們在這里面還要插入很多的芯片,包括一些小的元件等等,非常難,這可不是你拼裝一輛汽車這么簡單,所以當時拼裝電腦是非常高難度的技術。


        在當時我們看到有一個打字機,打字機是連接著電腦的,因此可以說他們就從這樣的思考來出發的,因為他們一定相信電腦一定是不同于我們傳統看到的打字機,畢竟打字機是一行我們把紙放上去,把字打出來,因為電腦可以代替人腦進行運算,因此可以說是他一定是不同的,通過這樣的顯示屏,就相當于是說像眼睛一樣,眼睛可以看到電腦里面運算的過程。當時我們這樣的按鍵控制電腦,可以看到電腦里面的運算過程,公式不斷地跳動,就是很簡單的運算過程。


        通過這個模仿了人腦背后電腦在運算,眼睛看到的情景,以及手在鍵盤上打的情景,這就變成了人機交互的簡單界面了。因此可以說通過這個,確實展現出來,這只是剛剛開始,接下來到底我們,如果說我們要想停止下來怎么樣呢?因此后來出現了鼠標,就可以對它進行控制。這個就是慢慢電腦一步一步地發展的過程。


        后來人們覺得,第一它運算得過慢,第二個是電腦過于龐大,后來逐漸地對此來進行研發。因為之前的電腦是規模非常大的,僅僅是用于工業用途,怎么樣把這些工業用途的產品變成家用的,這樣概念的提升,在1972年到1973年左右,是非常大的跳躍,這個跳躍就是從工業的使用變成了家用的電腦了,這個時候因為所有的硬件規模都已經縮小,我們有集成電路的發展,因此在這個時候很多的功能通過集成電路,小的電腦就可以實現了,在這個時候顯示屏后面的電腦,雖然說它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大屏幕,但是這個大屏幕畢竟還是很小了,再加上鍵盤等等其他的方面輸入輸出,都會更加緊密,這個時候就很適合于開發出來一個家用的或者私人電腦。


        第三步,我們有些人做的事情非常有意思,集團公司的人就問,我們到底能不能做更多的功能,我們能不能把所有的電腦資料進行共享,我們能不能讓他更加通用,這個時候能不能移動,接下來我們又組織了研發,這個研發使得電腦可以移動。因此可以說是這是一步一步地從規模變小,到從工業用到家用,最后到筆記本型電腦。


        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當中,設計師從來沒有閉門造車,而是以所有相關的部門,包括公共部門等等部門來共同研發,蘋果在這里就是一個佼佼者,因為蘋果的設計師都經常深入社區,獲取社區里面的信息,就像今天我們深入社區研究一樣,IDEO,我們也把我們的設計師束之高閣,而是我們放入社區里面收集更多的信息。我們今天會做街訪、調研,會上門做家訪,所有的事情一直都在進行當中,讓我們的設計師更加懂得消費者需要什么。


        三、好的設計會帶來好的商機(Good Design=Good Business)


        好的設計我們知道永遠都會帶來好的商機,就像IBM為什么那么出名?IBM為什么那么成功呢?都是因為他們在硬件設計上的成功。當然我們今天也說了很多大牌的產品,包括蘋果、谷歌、特斯拉汽車,大家相信對他們都并不陌生,喬布斯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蘋果的設計從物理鍵盤到虛擬鍵盤,可以說橫掃全世界,使得全球都跟風,這個就是很好地去切合時代的變遷,消費者的新需求,很多在過往的一二十年,有一個公司從外面遷到硅谷,就是特斯拉,特斯拉從原來傳統的汽車到一個新的汽車的研發,他們也是開創了汽車的新年代,也就是現在所開發出來的特斯拉是純電動的,像這些都是緊緊地抓住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我們也看到很多出名的設計師,特斯拉的首席設計師,他們從很多的設計師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特斯拉首席設計師。我們看到他們過往的經歷,在汽車設計過程當中是非常有經驗的,他又經常有很多創新的主意,從原來的燃油汽車到混合型汽車到純電動的汽車,每一步走過來,都是為特斯拉的發展推動了很大。我沒有辦法每一個都給大家,我想說的是谷歌新的CEO在過往的幾十年,谷歌是由工程技術來發展,就像谷歌的發布會上所說的,我們知道設計已經很多年了,我們相信在中國未來一定會是更大,將來我們所能設計出來的一定能夠更貼合市場,更加綠色、更生態。


        謝謝各位。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Barry Katz

        Barry Katz

        斯坦福大學

        設計教授

        Barry Katz博士是第一個 IDEO 研究員,他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際交往者。 在 IDEO 之外,Barry 是舊金山加州藝術學院工業與交互設計教授,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系設計組顧問教授。 他是六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與蒂姆 · 布朗合著)《通過設計改變》(Change By Design) ,以及最近出版的《創新: 硅谷設計史》(Make it New: The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Design,MIT Press,2015)。

        Barry 將他在歷史和設計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用于他與 IDEO 項目團隊的工作,在那里,他從事從 MRI 成像到信用卡到藥品等項目的前端研究。 他的"敘事原型"通常是為設計團隊提供簡報,為客戶做演示,他還協助各種形式的寫作和編輯。 他認為,無論是技術性的還是未來主義的,沒有一個項目不能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豐富它。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