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中國互聯網行業體驗設計工具專家訪談:墨刀王耀萱

        2021-11-13 17:20:52 閱讀 182532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相比第三方工具,企業自研工具具有內部流程和系統高度契合的強定制化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兩大優勢。多數企業自研工具的主戰場是服務于內部業務,在商業化變現方面壓力較小。

        為此,本次調研報告采訪了大型互聯網企業團隊自研工具的設計平臺負責人。


        Q1:墨刀的產品定位和產品目標是?

        墨刀產品定位,就是由原來的單一款原型設計工具,發展到現在的品牌升級,升級為一體化產品設計協同平臺,包括了原型、設計、流程圖、思維導圖這四大矩陣產品。目標是希望能成為全球化在線一體化協作平臺, 幫助國內外企業提高設計團隊的工作效率、協作效率,更快的推進項目落地。


        Q2:品牌升級的背景是什么?

        我們之前的產品在原型設計領域已經發展深耕了6年的時間,在互聯網發展工作流程高速迭代的情況下,基于現有的墨刀原型工具,將產研鏈路上各個崗位和環節打通,大家不用再去切換各種產品間反復做切換,讓工作流在一個平臺上高效流動。


        Q3:目前產品覆蓋了哪些場景?

        企業的產品經理、設計師和技術開發的日常必備的工具都已基本覆蓋,目前還需要對企業協作信息同步、資產管理等方案,做更細致的產品功能打磨和精細化、智能化研發。


        Q4:資產管理精細化和智能化研發具體指什么?

        精細化,比如使用墨刀創建組件或者搭建組件庫,希望把它和其他的這幾款產品打通,讓組件成為一一個更具流動性的、可復用維護的資產,讓用戶輕松管理產品設計中用到的組件,提升效率;智能化更多的是技術操作層面的探索,我們希望目前已實現的功能基礎上,提升原型的搭建效率,比如快速的通過手機拍照,以OCR掃描的方式,做快速完成原型界面的搭建。希望未來通過這種方式再去使用場景做延伸,比如應用到設計, 相關的可能會涉及到AI技術的運用。


        Q5:墨刀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是什么?

        墨刀產品6年來的技術積累,以及大批的優質用戶,通過他們的使用反饋來提升我們產品的用戶體驗。相對于競品,我們的優勢在于工具協作平臺化,可以覆蓋到全鏈路的主要工作,多種創作和交付的節點,可以讓企業或者團隊協作在一個工具產品內,算是一個all in one 的產品,節省了在不同產品之間切換跳轉的成本。


        Q6:墨刀針對企業場景有哪些探索?

        我們的項目管理相較于市面上其他的產品,會區分個人和企業的空間,對企業的資產內部流動、安全性,還有權限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優化,保證它能夠快速無縫的銜接。對于管理者來說,他可以了解到項目的進度、文檔更新、打點評論,在原型當中可以評論文件里的內容修改,這個信息也會同步給有權限的組織成員。

        Q7:今年的規劃或是主攻方向是?

        主要的是把我們的平臺化做得更深一步。我們目前這4款產品都已經上線,相當于我們的4大工具場景節點都完成。怎么打通4大節點的細節流程和環節,或者說讓每個環節的產品經理、設計師、開發等使用者角色能串聯的更順暢更高效的使用這件事,是我們的最著重的一個發力點。


        Q8:墨刀為什么會新開一條UI設計工具線,而不在原有的原型工具上進行一個功能疊加或升級?

        因為墨刀本身原型這款產品已經沉淀了很久,而且我們的原型用戶也非常精準,絕大部分用戶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在原型制作這個環節,更多的是為了完成產品需求具象化的高效產出,原型這塊可能做的不會很細,更多的是用一些文字組件、圖片組件等把原型框架搭建好,交付給下游來傳達他的需求點和功能范圍。對于設計師來說,設計是一個更精細的過程,需要理解上游的產品給到的原型圖基礎上,通過設計手段去表達產品需求,會涉及到用矢量編輯類去做一些其他的精細化圖形,但是這些功能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完全不會用到。如果把這兩種產品的功能都疊加在一個產品里面,產品經理覺得這個東西太重了不好用,設計師覺得那些組件毫無用處。我們通過不斷的調研、討論,最后決定把他們拆分開。拆分之后做打通,這樣可能是一個最佳選擇。墨刀最初的設計理念是希望它簡單易用易上手,我們不希望把它做成高門檻的專業軟件,專業到讓人難以下手的狀態。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快速上手去解決工作最實際的問題。


        Q9:目前墨刀的用戶量級大概是?

        截止目前我們現在擁有241萬注冊用戶。


        Q10:當下的設計工具領域的市場跟資本有什么變化?

        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產品設計團隊,規模和體量大約在4000萬,根據這個行業大市場環境以及市場洞察,預估市場的規模應該在一個百億級別的體量。再結合現在的疫情情況,以及從國際化角度去看,國內的一些資本對于工具產品的投入度、關注度還是會比較高的。


        Q11:資本介入會對這個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資本介入對于國內環境下的工具產品,是一個正向的推動作用。因為過往我們用的絕大部分的工具類產品,可能都是國外進來的,會涉及到比如版權等的問題,本土化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之前國內的一些產品可能也有去做,市場的反饋沒有那么強烈,大家還都在用外來產品,所以產品的迭代優化其實做的并不好。當資本介入之后關注度提高了,人力資源投入提高了,大家聚焦的點也更清晰了,工具的發展會變好變快。


        Q12:墨刀目前的一個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主要是在線 SARS 訂閱,還有企業的公有和私有云的定制化部署,為個人、企業賦能工作效率。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業務發展的模式。


        Q13:當下的設計工具領域呈現哪些發展趨勢?

        發展趨勢在協同這個層面會表現的更明顯一些。我們在做這三款新增的工具的過程當中,調研了不同類型的競品,由于受到外部環境的變化,尤其像疫情帶來的影響,大家在工作的場景上就發生了巨大變化,打破了地理邊界的工作方式,在線協作變成一種常態。 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工具產品也在不斷的加入各種各樣方式的協同,比如像 Figma 這種典型的實時協作的代表,還有像 Miro 這種產品,它在流程圖、思維導圖這塊做了很多實時協作,甚至語音、視頻通話,實現大家對于工作結果的共同產出。所以協作是目前階段表現的最明顯的趨勢,后面可能是在智能化方向的延展,感覺還是有很大的一個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時遇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