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微信OS」:我用小程序代替所有原生APP度過了一天
1 月 9 日,微信終于在媒體、開發者的一片歌功頌德中將小程序帶到了我們面前。不少人說,有了小程序,很多應用就可以徹底告別卸載,手機的內存得以釋放,微信成為微信 OS。于是我嘗試了一下,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只靠微信一個 App 過完一天的生活。
不退出微信不回到桌面,鎖屏打開就是微信,堅持一天(十二個小時以上)。零碎的其它時間都在刷朋友圈、聊天(包括工作)、查收文檔和閱讀文章,退出微信界面就算失敗。體驗過程中也體驗到了小程序不太人性化的地方。
友情提示:本文非常枯燥,只是自愿作為未來微信治下的一個試驗范本供各位觀看。
總用時:9:09-21:06
以下為我目前所有的小程序(沒有全部用到):
9:09 起床,發現有人發來微信約我周四晚上的晚飯。我根據對方發過來的大眾點評地址,用騰訊地圖內置版本查了路線。
也可以使用小程序“知了交通”查詢。
9:38 想起周四可能有事,打開小程序“朝夕日歷Pro”,查看對應的具體日期是否有事件沖突。
有一個體驗很不好的地方,當你在列表里,比如列表較為靠后的位置打開一個小程序,返回列表的時候,該小程序會自動置頂,你得再翻到頁面頂端才能再找到該小程序。
10:01 打開小程序“餓了么外賣服務”,登錄了自己的賬戶密碼后,紅包、會員都可以用。我買了一份早餐,只允許微信支付,支付成功后無法發“餓了么紅包”。
由于是小程序是網頁,每一次翻頁面查找店面信息的時候都有一個加載過程,體驗很不好。
10:43 支付寶熟人漏洞事件爆發。我為了搜集素材,除了刷朋友圈,也打開小程序“小密圈”去各個安全圈里找是否有可用信息。
期間看到朋友圈有人轉發推薦一家好吃的臺北日料店,但是沒有標用餐價格,于是用微信文章搜索查到了價格和分店。
13:37 朋友回北京,請我滑冰。下樓,看到一輛摩拜單車,打開小程序“摩拜單車”,掃碼開鎖,騎走。(無法選擇車型也無法預約單車和設定路線,只能掃描身邊看到的車)
14:03 到達冰場,簡單熱身后,微信內搜索滑冰初學需要注意什么。
拍了一張照片,并且打開小程序“”小蟻 AI 藝術“進行修圖:
原圖
修圖后效果
16:14 滑冰結束。臨時想到一件事,打開”印象筆記微清單“創建提醒事項。因為無法真正推送”提醒“,我只能把這個小程序置頂。
16:17 滑冰出了一身汗,非常累,肚子有點餓,找到了最近的肯德基。打開小程序“肯德基會員活動”,要求先給我積分,再打開我的卡包(首次綁定贈送優惠券),出示半價優惠碼,再出示微信付款碼,付款成功,等候取餐(肯德基小程序首次綁定會員資料會送老北京雞肉卷半價券和用餐滿 39 元送紅豆派的優惠券)。
收到付款信息和請評價的信息:
整個流程下來用時不到一分鐘
比起前面排隊掏現金找零又挑半天的客人們,我的整個過程非常流暢,始終只需要一個手機一個微信,收銀員也只需要用一支掃碼槍等著快速掃描就好。
16:40 吃完到家,打開微信開始聊工作,通過微信語音電話和對方進行了簡單的溝通。
17:03 結束后漫無目的看了幾個小程序“Miatou”(好看的壁紙)、“開眼視頻 Eyepetizer”(精選的短視頻)、“輕芒雜志”(精選的文章)。
17:25 可能運動之后身體很累,打開小程序”小睡眠“,選擇“蛙鳴蟬噪”,調到合適音量作為背景音。
19:22 朋友約我吃飯,讓我推薦餐廳。我打開了小程序“大眾點評+”,挑選了幾個我家附近的餐廳,并分享給朋友讓他從中挑選。
19:36 出發去吃飯,打開小程序“滴滴出行 DiDi”,輸入目的地發送訂單打車(默認只可以打單人快車一種方式)。
雖然我在“滴滴出行”App 中設置了免密支付,但是在小程序中必須手動支付,并且不會提醒你訂單結束未支付,需要再次點進去,所以建議使用小程序打車的時候可以置頂在聊天記錄上方進行使用。
21:06 用餐結束,選擇微信支付。
后來在“大眾點評”App 里查找了該店信息,這家店是有買單優惠的,但是使用小程序只能團購美團券或者購買套餐,無法使用買單優惠功能。
只使用微信的一天也有不太舒服的體驗,一開始也意料到可能會不舒服,但是實際體驗其實沒那么嚴重,很輕微。
上午,朋友給我推薦了日本原單的襪子店。無法使用淘寶非常痛苦,只能收藏,并加上標簽分類。沒法看游戲直播也沒法看電子書打發時間,有些煩躁。但是由于我關注了 802 個公眾號,并不缺文章看,所以慢慢就還好。直到后面完全習慣了只用微信一個 App,也不覺得在生活上造成什么困擾。
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小調查,多少人因為微信小程序卸載了常用的 App,回答中有:“有道詞典”、“大眾點評”、“春秋航空特價”、“美團”等多數偏工具類較為低頻功能單一的產品。
比較有意思的是,得票數最多想卸載的是微信。
來源:PingWest品玩
原文:http://www.pingwest.com/one-day-with-miniprogram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如有任何問題,請加微信ixdc-apply詳談。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