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文旅產業用戶調研報告》重磅發布!
近年來,隨著文化旅游經濟持續增長、各級政府的政策導向、以及消費升級和技術升級的不斷演進,文旅產業受到各方持續關注和投入,在科技助力文旅融合發展的趨勢下,“新文旅”更加強調智能化、品質化和IP化,注重通過數字治理,提升服務供給和用戶體驗,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面向新文旅時代,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里,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CDC)與騰訊文旅,以及行業中的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在文旅行業中進行了大量調研工作,調研團隊經歷了不同課題的數次調研,走訪了全國多個省市,深度訪問了數百名文旅消費者,收集了數萬份調查問卷。
今天,我們將這些調研結果整理提煉,為你帶來一份從用戶出發、看向產業需求的調研報告。
70%的人喜歡旅行,但是會積極策劃旅行的人只有50%;不喜歡旅行的人只有3%,但不喜歡旅行策劃的有30%以上,還有約20%不參與旅行策劃。
人們喜歡旅行,但沒那么喜歡旅行策劃,認為策劃很麻煩,而“說走就走”的簡單決策不夠可靠,不能讓人放心出行。由此可見,減輕旅行決策負擔是提升旅行體驗的重點方向。
旅行是一個蘊含著豐富行為、體驗和場景的復雜行為,因此旅行的需求——對旅行有什么期待——是一個答案非常豐富的問題。
在眾多關于旅行的意義的答案中,超過8成消費者期待能通過旅行 “放松快樂”,并有4成消費者認為放松快樂是最重要的期待。因此,放松快樂可以被看作旅行的基礎需求,在此基礎之上,人們也通過旅行滿足不同精神層面上的和親密關系上的需求。
消費者對旅行服務商的功能性需求,排名最高的是“價格優惠“以及“使用簡單便捷”。實際上,從市場表現來看,各主流品牌在這兩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但在服務的真誠真實上,各品牌的表現距離消費者期待就有較大差距了;服務設計和情感溝通應該引起旅行服務商的重視。
旅行消費是個性化很強的消費場景,我們需要對消費者進行一定的差異化分析。我們根據對旅行的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將市場分為5個人群,不同人群呈現出不同的旅行消費特征,旅游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客群特征,有針對性地優化自己的產品服務。
同時,旅行是一個相對長程的消費決策過程,種草之后往往要召集親友或咨詢他人,然后需要做行程規劃和攻略,還要提前幾周預定好交通住宿,等到出發后還要經過數天的體驗過程,并且旅行經歷也可能會轉化為記憶或網絡內容繼續存在。漫長的用戶旅程上分布了非常多的決策點和產品/服務觸點,企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提升各節點的用戶體驗。
文旅融合發展是近年來的一項重要課題,市場上的各類經營主題呈現多點開花的態勢,由核心旅游資源的開發不斷向外延展,利用科技、文創、新媒體等方式,提升了消費者和用戶的體驗,拓寬了受眾人群。
文旅行業的發展中產生了不少機遇和挑戰,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未來,騰訊CDC與騰訊文旅希望,能與行業中的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到文旅行業中,不斷加深對消費者的理解,探索并開創文旅服務設計的新實踐。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