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沒有春天
“最近在看機會嗎?最近頭條、阿里有不錯的職位招聘需求,要考慮下嗎?”獵頭問。
“先不用了,我剛入職。”這是程成這周接到的第三個獵頭電話了。
自年后,獵頭和房產中介明顯活躍起來。身處在北京的程成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各地的獵頭電話。在他拒絕后,獵頭還追著問身邊是否有在找工作的朋友。
“今年團隊業務快速發展,目前Java、算法、測試、前端、PHP都還有很大缺口,請各位小伙伴呼朋喚友加入。”
有大廠的同行開始在朋友圈發布招聘信息,在討論群里被求簡歷的信息刷屏后,有人不禁地發問:“互聯網寒冬終于要過去了嗎?”
程成持保守意見:不是的,這是假象。
程成是去年互聯網寒冬被裁的一員,如網上很多程序員一樣,“早上還在改Bug,下午就被裁了”。但程成立即調整狀態,被裁后的第二天開始找工作,從事多年Java開發的他在一周的時間里面了三家公司,最后現在的公司給了Offer,平薪工資。
程成匆匆忙忙地接下Offer,沒辦法了,時間緊急,他需要在年前安頓下來,免得以“無業”的狀態過年回家面對親戚懷疑的眼光。而且他還需要還房貸,支持一家人的生活,被裁后的程成無法像小年輕一樣,先去旅游一圈,年后才找工作。
程成說,他能找到工作還算不錯了。有位做安卓的朋友年前幾天被裁了,現在三月份了還沒找到工作。
這也是程成對“寒冬已過去”的想法持懷疑態度的原因之一。工作明顯沒有前兩年好找,特別是移動端開發,前幾年移動端開發吃香的時候,工資比后端的還高,這兩年隨著前端技術的發展,純安卓和iOS工程師的崗位越來越少,身邊的移動端朋友只好轉前端去了。
薪資也是沒有之前的好談,在寒冬以前,程成跳槽一般是漲幅30%的薪資去談的,如今程成不指望能多要錢,不降薪便滿足了。
即使是年后,仍不斷有各種裁員的新聞:從滴滴,到京東、網易等企業花式的裁員,還有各種“被傳聞”架構調整的企業,相隔幾天便爆出一個新聞,即便新聞標題越來越驚人,程成已麻木了。
即使是才剛到新公司,程成發現當前公司也在默默進行著“組織架構調整”:之前別的業務組是有8個開發的,年后回來只剩4個了。說是他們組效益不好,被調去其他部門了。
一開始程成還特意詢問下滴滴的朋友是否被裁。現在程成看到類似的消息,只匆匆瀏覽下標題并不想點開內容了,更不去多此一舉詢問他人是否安好。
程成相信他們都會好的,無論被裁還是留在原公司。被裁的拿著賠償金尋找下一家,沒準還能找到更好的,幸運留在原公司的,便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工作。被裁未必是壞事,留下來也未必是好事。
程成以前在一線互聯網公司拿著3萬的薪資,寫著熟悉的代碼,工作安穩舒適,未曾考慮過跳槽的事。
可經歷過寒冬,程成似乎變得理智與麻木:沒有一家公司是穩定的,沒有一份工作是穩定的,只有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是真實的。
此外,本來覺得在北京一線互聯網公司養老的程成重新考慮未來的出路。等新工作熟悉后,程成打算周末接點私活。程成剛進入一個海外程序員討論群和海外置業群,程成留心海外就業的要求和前景,以后有可能會考慮技術移民。
他現在花錢不像以前的大手大腳,再加上去年股市暴跌,今年程成的投資理財計劃偏理性與保守。
看來寒冬也未必是壞事,程成想。
“在那些日子里,春天最后總是來臨,但是使人心驚的是它差一點來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