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访IBM资深体验顾问:如何准确把握用户需求?

        1 課時 時長:08:05

        分享至:
        收藏

        在2016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IBM全球商業服務部資深體驗顧問池劍文先生接受了我們的專訪。采訪中,池劍文詳細講解了什么是用戶的“需”與“求”,不同行業的需求存在哪些不同,針對國內的產品需求進行了剖析,并教給大家如何真正爭取的去把握用戶的需求。


        這個訪談有哪些干貨

        · 了解什么是用戶的需與求

        · 了解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

        · 怎樣才能準確把握用戶的需求


        訪談圖文實錄

        大家好,我是Steven,我來自IBM,我現在從事的崗位是用戶體驗的咨詢顧問。

        · 了解用戶的“需”與“求”

        其實你要去了解用戶的需和求的話,很多時候你是要和客戶一起做這個事情,因為客戶代表的可能是他自己的商業價值,而客戶背后要提供服務和產品給他所謂的真正用戶,所以在了解需和求時候,首先要先定義需和求,到底定義在客戶還是用戶層面。IBM做事的時候,會跟客戶定義它的關系以及它的用戶,它真正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給的是誰。

        先定義好這一塊,之后需和求本身上來講,需的本質是業務的訴求,或者背后要完成的目標,而求是一種解決方案一種方式。所以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會跟用戶和客戶用他的同理心,去了解他在整個過程當中他到底所思所想是什么,而在里面識別他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么,然后識別出需;然后考慮用什么樣的方式,結合IT和業務的力量把它實現出來,形成一個求。

        這是我們的做法。其實我們在大會里面也聊到了,我們會有定義不同層級的體驗目標,實際上需和求本身來講,界限并沒在剛開始很快區分開來,首先是看到表象,就是我是求什么東西。比如說我們修手機,手機摔壞了直觀想到是去修或者是換,或者說不要了,再往下想得越來越細,今天下午有空就去哪里修,去店里修也好或者去平臺直營店修好,還是去第三方門店去修,這其實是有很多的表象去做。

        如果在做的時候,我們會把這個識別掉,因為這個是從同理心圖識別出來的,大家都同樣的以同理心找到一些內容。再往下是怎樣導為求,我們分析這個事情背后的修和換,它背后對應的是某一個生活的狀態還是什么,在這個層次里面去挖時候,就會發現這個手機代表某一個事情或者是某一個狀態。

        其實手機現在是我們隨時隨地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當如果手機不正常運作時,它等于是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所以這里面慢慢地導出它真正的需。所以我剛剛舉了一個例子,很多時候從表象找到了內容,然后從表象里面識別出來最高層要做的Action,比如說,要去修背后一層的意思是什么?

        · 體驗設計行業差距

        行業我之前接觸有銀行、航空、能源、電商等,其實行業的不同也有共通的地方,很多時候其實是他的業務模式,但是他們很多核心一樣的地方,其實都是為了用戶,最后要產生商業價值,所以里面的用戶會分兩類,行業里面可能會有To B和To C的區別。

        To B的話,他關注的是對企業的貢獻和教育,就是他對于企業的價值,本身作為用戶他又像To C的人,他更希望他在用你企業提供的這些工具或渠道,能在上面不僅高效地完成工作,而且不會影響其他的正常的工作屬性。To B和To C之間,To B可能更關注效率,但是從企業層面來講,用戶同樣關注體驗;To C關注價值實現,是否這個事滿足生活中的某一部分。

        所以在不同行業里面,首先行業的流程不一樣,但是核心是為了用戶,那用戶有To B和To C不同的場景,我覺得在設計時,我們都一樣的用同理心去了解他們各自的場景里面想要的是什么。

        · 國內產品需求分析

        我覺得需求好與不好,做得好的是把需定義清楚然后找到好的求,做得不好是把需和求混在一起,把求看得太重。現在反觀過來,業界很多人在做分析的時候,都是在做業務流程分析,業務流程分析考慮到是業務流程的完整性、邏輯性,甚至對應的資源和價值實現的產出比,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

        從國內的現狀來講,絕大多數需求是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業務流程能否支撐上層的業務策略,需要滿足所謂的業務目標,但是我們真正要去考慮的是,這部分很多時候會陷入到他們自己運營,和一些企業組織架構上的一些矛盾。所以在這里面的話,真正的在第二個層級,就是將來可能要To B的行業的需求分析的話,是應該把用戶真正的需和求定義出來,然后融入到你真正的商業流程和商業策略里面去,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現在總結一下,行業里面絕大多數,大家還是在于以商業的訴求去出發、想這個流程,當中UE設計師參與非常薄弱,因為大家并不是有這么強的商業背景,將來愿景來講是設計師把商業和用戶體驗結合在一起,然后從前面就開始推動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的耦合。

        · 準確把握需求

        絕大多數需求都是用戶告訴你的,或者是你的商家、或者是客戶告訴你的。為什么有了需和求,需你要找到它的本質,本質是什么,本質就是想到人類本質做什么事情,其實所有加的新的高科技,都是在完善人類原始想要做的某些交流、溝通,以及生存、吃飯,就是馬斯諾體系里面,實際上是以一種高科技手段完成了不同層級的需。

        真正要做到這樣一個需求的定義,首先你要找到需,多去想想這個人在多少年前,他做類似的事情怎樣做的。舉個例子,公司需要打卡來知道我們的工作量,但是十年前沒有打卡機怎么辦,那可能是簽到,古代可能是來這兒敲個鐘……所以回溯過來,都是通過時間點掌握工作量的記錄,這樣事情的本質的需就可以找到。

        用戶不會告訴你他要的是什么解決方案,但是你要識別出來他后面想要的是什么。用戶提的可能是說我要移動打卡,無時無刻、我到客戶那兒都是隨時打卡,但是關鍵要找到記錄工作的本質是什么,然后再推對于你的企業,我對你的評估、你對我的價值是一個聯系,這是我們做需和求時候的一種思路和觀念。


        目標聽眾

        · 有志于體驗設計的設計師

        · 產品經理及用戶研究人員

        · 企業管理者、創業者及投資者

        · 設計愛好者和設計學生

        0人打賞

        機構簡介

        池劍文

        池劍文

        IBM全球商業服務部

        資深體驗顧問

        IBM全球商業服務互動體驗部門(GBS Interactive Experience)資深客戶體驗顧問
        曾作為主UX設計師,設計國內知名的國有銀行體驗版網上銀行
        幫助國內知名手機制造商,實現從業務為中心向體驗為中心的服務開發流程轉型
        在研發實驗室工作期間,發布近10個交互設計相關專利

        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全網獨家,更權威,更全面。

        每一年,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方法與前瞻觀點。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設計、運營、技術、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在這里,你可以觀看500+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

        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聯系在線客服:18826260168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