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愛買二手貨、男女通吃的胖熊,到底是何方神圣?
轉轉是58集團孵化的專業二手交易平臺,成立于2015年11月。 轉轉可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提升生活品質的秘訣之一就是——定期轉讓閑置。
品牌是用來識別一個或一組產品的名稱、術語、標示、象征物、設計與其結合,以和其他競爭的產品相區分的標記。同時,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感知起到了極大的重要性,所以品牌和用戶的個人生活、文化理念、個性訴求等等有著很大的關聯。
通過前期調研用戶的年齡分布、性別等信息,轉轉設計團隊在品牌升級過程中,決定使用卡通來作為品牌形象的起點。而卡通本身就是圖像藝術,擁有了圖像所具備的特質。
卡通形象的造型明確具象,更直觀,使得它的識別性又比普通的圖像更強烈,更具個性和吸引力;也由于卡通形象所帶有的情感、直白的內容,使得它非常易于沖破語言障礙和文化障礙,便于記憶和延展,激發出品牌更多的潛在價值。
那么,如何打造一款擁有自我鮮明個性的卡通形象呢?
1.了解受眾群體
卡通形象必須具備吸引我們受眾群體的重要功能,所以,我們從性別、年齡、職業以及收入等四個維度去分析了我們的受眾。(涉及敏感信息,此處省略)
2.尋找原型人物
如今市場上涌現了越來越多新的卡通形象,他們的品質不一,大部分也應用的并不全面,難以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卡通形象的設計感、卡通形象本身與品牌的契合度、卡通形象應用的恰當性、卡通形象本身的延展性等等方面沒有做到位,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受眾群體和產品發展方向。
根據調研,我們了解到用戶年齡層分布偏年輕化,男性居多。所以,我們的形象應該規避hello ketty、芭比娃娃等軟妹子路線,在年輕可愛男女通吃的大路上走下去。
考慮到我們的形象以后會應用在界面內部、運營推廣以及線下推廣等多個方面,我們需要形象靈活多變可以擬人。基于這些原因,我們找出了一個在年輕群體里男女通吃、大家都愛的原型作為參考:
結合調研和人物原型,我們在無數個物種里選擇了熊這樣中性化并且好做擬人處理的動物作為我們的形象。
3.尋找差異化
確定好熊這個出發點后,我們需要深思的是,在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品牌中運用卡通形象時,必須考慮性格是否鮮明獨特 。
首先,“轉轉”是一個二手軟件,我們想要表達一種轉換、轉動的概念。也就是說,我們的熊需要具備這一項屬性。
經過頭腦風暴,我們選擇了發條來表達這個轉動轉換的概念,同時發條與熊結合形成了與眾不同的發條熊,具有自己特定的屬性。
4.原型性格差異化
根據我們前面所有的信息,先繪制線稿,在健康的范圍內,我們選擇將肚子的側面幅度加大。
根據差異化和原型性格產出符合性格的動作。
5.確定基本型
最終定稿,進行細節的刻畫,包括陰影,以及一些輔助元素的添加,使“人物”有態度。
為了突出熊的記憶點,我們給熊加了發條,使它成為一只發條熊,并沿用企業用色,誕生了一只橙紅色的發條熊。
在細節刻畫上,我們讓熊的眼睛盯著頭上的發條,從細節體現熊本身憨態可掬的性格。同時我們希望熊可以有一位常伴身邊的搭檔,畢竟組合CP更吸睛。但是,配角一定不能搶了主角的風頭,于是我們選擇用體積小不搶戲的蜜蜂作為熊的搭檔。
6.完善資料屬性
性別:男
年齡和情感狀況:保密,目前單身
性格:小娘炮、賤、嘴壞、小潔癖、總嫌棄一 些東西,有時候小脆弱、玻璃心、些許暴力、精打細算會過日子
星座:太陽-巨蟹,月亮-金牛,上升-獅子
絕技:雖然走路很慢但是可以使用發條在身體任意部位即可旋轉以及加速,起飛
愛好:吃,買東西,旅游
擁有:最愛的身體自帶魔力發條(傳家寶),城市住宅一套,二手車一輛(總之他家應該擁有很多二手物品)
發條:發條具有可以使熊變色,加速,旋轉,以及起飛的特異功能,失去發條的熊可能行動會變得特別慢,發條可以像裝備一樣更換,每個發條有不同的功能
關系介紹:蜜蜂阿翁的頻率從小就和蜂群的頻率不同,因此一直都沒有朋友,轉轉熊在一次偷蜂蜜的過程中惹怒蜂群,遭到蜂群追趕襲擊時觸發了發條技能,這時,阿翁發現轉轉熊發條的頻率和自己的頻率相同。于是幫助轉轉熊說服蜂群不再追趕并從此跟隨熊一起生活(是好基友)
以上就是發條熊制作誕生的全過程,在我們塑造卡通形象的過程中,不僅僅在設計的初期要注重卡通形象本身能否很好地與品牌契合、是否是性格鮮明的個體,同時應注重卡通形象本身的宣傳和運用廣泛度,擴大它們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這樣才能使得品牌形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讀完上面的文字之后,你是否被轉轉熊的可愛和原文作者李辰洋的創意所捕獲了呢?
在IXDC2018,我們邀請到這只可愛轉轉熊的創造者、轉轉設計經理李辰洋來到工作坊,與大家分享《場景化設計方法——打造從商業到體驗的二手平臺》(點擊鏈接了解更多詳情內容),學習將品牌情感內核與視覺融合落地的方法,從拆解需求場景制定流程圖、框架圖、分析流量數據到產出符合商業模式的界面。
![20180521094545525.png 20180521094545525.png](http://cdn.meia.me/u/1805/20180521094545525.png)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