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guān)于日常生活中視覺標識的探索

        2018-03-29 14:05:01 閱讀 259355 本文來源: Annie 非科班設計
        分享至:

        視覺標示常能使某一產(chǎn)品從一堆產(chǎn)品中脫穎而出,這樣看來,與其要求使用者進行操作行為,倒不如用些交流手段來給用戶一些他們值得注意的暗示。標示物并不一直明確的存在但是它常在某個情況下以一種低調(diào)的暗示方式出現(xiàn)。標示物通過圖標、排版樣式、放大字體、顏色變化、動畫以及其他一些表現(xiàn)形式來達到對外傳遞信息的目的。

        在數(shù)字世界中,標示物的例子無處不在。比如Gmail,通過曲回針的圖標表示該信息有附件以及通過黃色星標標記已收藏的信息。使用提醒事項的用戶,通過事項前標注框的顏色了解哪件事需要被優(yōu)先處理,也可以輕松知曉哪條事項有歷史回復信息。再比如,IOS系統(tǒng)上的APP更新或是下載時,圖標上覆蓋的前進加載樣式直觀的告訴用戶還有多長時間可以完成下載安裝。

        20180329103948075.jpg

        我喜歡從事UX以及界面設計的一個原因是,那些規(guī)則和原理往往并不局限于數(shù)字化產(chǎn)品本身。標示物,就是一種吸引人注意的啟示、一種信號物,在我們的身邊告訴我們它們目前的本質(zhì)情況。視覺標示物最直接明了的使用方法就是添加文字說明,就好像大賣場里面給商品掛上“打八折”的促銷旗幟。

        在本次探索研究中,我想將關(guān)注點集中在那些自然界中非文字的標示物(那些通過使用顏色、定位以及運動狀態(tài)來提示而不是通過增加文字說明的標示物)


        狀態(tài)

        Jakob Nielsen的10條給用戶界面設計的實用啟發(fā)中,有一條是“清晰的系統(tǒng)狀態(tài)”,它向我們說明了任何系統(tǒng)都應保證用戶知曉其進程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同樣的目的,視覺指示物也是一種用來交流現(xiàn)狀的常規(guī)方式。

        20180329104041500.jpg

        產(chǎn)品:郵箱

        標示物:“迎風招展”的小紅旗(有信件進入或被取走的狀態(tài))

        提示對象:郵政工人

        傳遞的信息:“嘿!這里有信件需要被收走?!?/p>

        20180329104125380.jpg

        產(chǎn)品:餐廳賬單

        標示物:從賬單夾中伸出的信用卡

        提示對象:服務員

        傳遞的信息:“我已經(jīng)準備好結(jié)賬咯?!?/p>

        20180329104206279.jpg

        產(chǎn)品:飛機引擎的渦輪

        標示物:運轉(zhuǎn)中螺旋型的樣子(啟動或是關(guān)閉的狀態(tài))

        提示對象:地面的機場人員

        傳遞的信息:“注意!飛機引擎已經(jīng)啟動?!?/p>

        額外的驚喜:這樣的標示也可以幫助趕走飛鳥。


        進程

        距離我完成這件事還有多少進程?進展性的標示物在數(shù)碼產(chǎn)品中是十分常見的,它用于告知用戶距離你完成這件事還需要多少時間或是多少步驟。自然界中,通過進程性的標示物,就可以很顯明的告訴人們還需要持續(xù)多久或者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需要的狀態(tài)或是行為。

        20180329104251031.jpg

        產(chǎn)品:書籍

        標示物:放置在書中某頁的書簽(閱讀完成的進度)

        提示對象:閱讀者

        傳遞的信息:“這本書你已經(jīng)閱讀了這么多了,你已經(jīng)看完一半啦!”

        20180329104331101.jpg

        產(chǎn)品:自行車剎車墊

        標示物:磨損嚴重的溝槽(可繼續(xù)使用的情況)

        提示對象:騎車的人

        傳遞的信息:“這些溝槽已經(jīng)磨損很嚴重了,是時候換一個新的自行車剎車墊了?!?/p>

        20180329104423198.jpg

        產(chǎn)品:牛油果

        標示物:根莖底部的顏色(成熟程度)

        提示對象:銷售員或是著急做牛油果墨西哥醬的人

        傳遞的信息:棕色=“我已經(jīng)熟透了/我已經(jīng)熟到稀巴爛了?!本G色=“我已經(jīng)成熟的剛好可以吃!”


        個人偏好

        我總是會在別人問問題前就開始尋找一些新穎的解答方法,預測人們想要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混亂。即便我不發(fā)一語,只是找一些標示物,就可以十分清晰的向他人傳遞我的信息。

        20180329104526757.jpg

        產(chǎn)品:啤酒罐

        標示物:罐上的凹痕(所有權(quán))

        提示對象:任何想偷偷拿走我啤酒的人

        傳遞的信息:“這不是你的啤酒。”

        額外的驚喜:紅酒杯上的標記(毛巾上獨特特征)也起到相似作用。

        20180329104612684.jpg

        產(chǎn)品:餐館茶壺

        標示物:茶壺的放置以及壺蓋的樣子(空或是滿的狀態(tài))

        提示對象:服務員

        傳遞的信息:“這茶壺空了,方便給我們加點水嗎?”

        20180329104648714.jpg

        產(chǎn)品:有領襯衫

        標示物:衣架掛勾的放置方式(干凈或是被穿過的狀態(tài))

        提示對象:自己

        傳遞的信息:掛勾口朝外=“這件襯衫是干凈的?!睊旃纯诔瘍?nèi)=“這衣服至少已經(jīng)被穿過一次了?!?/p>


        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上文中提及的標示物,因時間關(guān)系就不一一贅述了。不管怎樣,一般情況下這些視覺標示物都可以很好的幫助用戶將某個商品從一群商品中區(qū)分出來。人們依賴于他們自己的即時需要或最終目標來獲取信息(找到相應視覺標示物),無論是在電子產(chǎn)品還是自然生活中,視覺標示物一直存在,并在在那里幫助著我們。


        原文鏈接:https://uxdesign.cc/visual-indicators-c3e0e5ce90f7

        翻譯:Annie

        責任編輯:大同

        認可我的創(chuàng)作,就鼓勵一下吧

        0人打賞
        分享至:

        聯(lián)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