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登錄界面的設計,設計師不得不掌握的平衡術
之前在總結表單設計(關聯閱讀:想要表單用著爽,這份設計指南要收好)的時候已經對比過登錄界面的例子,這次想更詳細地分享下自己的觀點。雖然關于登錄界面如何設計的文章已經有很多,我還是愿意自己重新總結,因為:自己總結的才是最深刻的!自己總結的才是最深刻的!自己總結的才是最深刻的!重要的話說三遍。
關鍵字:
路徑清晰,主次分明,專注眼前,分場景。
路徑清晰
登錄頁面通常包含多個入口:注冊、登錄方式A、登錄方式B、第三方賬號登錄等,我們無法準確預測用戶會究竟要選擇哪一個,因此,各個路徑必須一目了然。再一次以google、大眾點評和美團為例:在我看來三個界面在我看來都不及格。Google較簡潔(因為它不支持第三方賬號登錄),功能說明和輸入區域擠在同一區域,上半部屏幕直接浪費掉,也沒有區分清楚登錄和注冊兩個路徑;大眾點評和美團雖然界面信息更多,但比起google登錄和注冊路徑區分更明確。
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去掉多余的一小部分內容(現在先說,請繼續往下看)
主次分明
貪心是全人類的通病,設計師要壓制好自己和產品經理的欲望。手機號快速登錄逐漸成為主流,但某些產品依然不愿放棄傳統登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取舍不夠決絕會導致功能主次不分。設計之前請選好一種主推的登錄方式,哪種是當前最急需的?哪種是符合業務長遠利益的?分清優先級的同時也要在界面上體現。對比大眾點評和美團:大眾點評已經把賬密登錄方式弱化成一個二級入口,而美團依然想保持兩種登錄方式直接切換的便利性(也許是數據上暫時沒有明顯的偏向,產品經理無法拍板pa bei guo)。突出一種登錄方式,其他該弱化的弱化,該拋棄的拋棄。
專注眼前
既然做了選擇,就不要三心二意。用戶選擇了一種登錄方式后,其他的方式可以大膽放一邊去了。然而某些設計師(或PM)一直把用戶當成是購物中的選擇困難癥女性,“登錄方式要切換方便,萬一用戶要更換。。。萬一用戶選錯怎么辦?”。也許有5%的用戶會選錯,為此就要降低剩下95%的用戶的體驗?假如遵循好上述的兩個觀點,所謂的萬一會更加少。美團在這一點做的比較好,調起鍵盤輸入并隱去第三方賬號登錄。
輸出
綜合上述觀點,以下是我設計的登錄界面(交互圖,非效果圖)。默認登錄界面僅保留登錄入口、切換登錄方式、注冊入口和第三方賬號登錄,盡可能保持路徑清晰。賬密登錄僅作為次要登錄方式弱化成跳轉入口,主次分明。調起鍵盤后(確認登錄方式)才顯示驗證碼、登錄按鈕等控件,同時第三方賬號登錄下滑隱去,專注當前任務。
PS:分場景
最后補充上次在表單設計總結的場景分析:
登錄及注冊界面,其流程該是一次性展現還是按任線性務流一步步展現?線性任務流的好處是:分別對每個提交的信息檢測并反饋,用戶理解起來清晰安全,屬于“can't go wrong” 的設計,但其一步步的跳轉容易給用戶一種漫長的感覺。對比之下大眾點評及美團拿任務流清晰度換取了便捷性。
取舍
線性任務流和集成任務究竟如何取舍,取決設計師如何平衡清晰度和便捷性。我的理解是:登錄是留給老用戶的,用戶對應用有一定的熟悉度,另外結合場景分析,無論是主動觸發或是在購買商品時被動觸發登錄,用戶總是不耐煩的希望盡快結束此流程,因此登錄流程約簡短越好,選用集成任務;注冊面對的是新用戶,用戶此刻更需要的是安全感,明確的說明和清晰的步驟比操作便捷更重要,因此選用線性任務流。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