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經濟”時代,如何讀懂“女人心”引發產品情感共鳴?

        2017-12-26 09:53:30 閱讀 251654 本文來源:玲子奮斗史
        分享至:

        20171226094127794.jpg


        女性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生物?女人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心理?

        蘇菲·瑪索的自傳體小說《說謊的女人》當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怕當女人,因為我就是女人,我愿當雍容華貴的皇后,我愿自己大智大慧,我要抽煙又要氣味好聞,我愿做個俗人,卻又不讓人覺得俗氣。

        女人是個神奇的存在,是個矛盾體,是個半邊天。

        互聯網圈子中有個很多關于女性思維營銷的段子,“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得女人者得天下”,長久以來,男性一直被視為理財消費絕對的主力軍,但隨著女性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以及對金錢和優質生活的追求,掌握著家庭財富管理權和決定權的女性成理財消費市場新的增長驅動力?!八洕笔俏磥懋a業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未來產業格局新的詮釋。


        本文試圖從以下3個問題,淺析“她時代”下,新時代新女性的“女人心”:

        1. “她時代”來臨,新女性的生活形態變化

        2. 如何直戳廣大女性的心思,引發產品情感共鳴?

        3. 垂直細分領域增加,未來可能無限


        “她時代”來臨,新女性的生活形態變化

        著名經濟學家史清琪女士提出了“女性經濟”,也就是“她經濟”的概念。她指出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從女性的視角來確定自己的消費群,研制并開發新產品。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女性經濟獨立與自主、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消費能力意味著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

        女性不僅收入大幅提高,消費觀念也發生根本變化,她們愛家人,更寵愛自己,樂于為“美麗”買單。

        1. 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她時代”來臨

        以下數據報告來自艾瑞-美柚2017年11月21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女性生活形態研究》報告。

        早在十多年前,中國已步入“她時代”,即女性主導消費,原因不僅是女性喜愛購物的本性,還有就是女性擁有購物的實力。亞洲新女性越來越有錢,財務獨立,充滿自信。43%位居商務要職,48%有自己的信用卡,67%擁有自己的銀行賬戶,83%對家庭收入有貢獻,還有15%位伴侶網購買單。

        隨著中國人收入普遍上漲,消費能力的表現也越來越搶眼,而女性的消費能力更是青出于藍。調查數據顯示:女性主導了一般家庭70%的消費。女性消費與理財正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2. 女性的觀念不斷提升,注重自我提升和完善

        中國女性受教育程度位列國際第一,女性地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在女性社會地位有所變化的過程中,女性自身的觀念也在不斷提升,注重自我提升和完善。

        這讓筆者想起,《女性心理學》一書曾提出:“由于社會偏見與歷史上的女性遭受到的各種不公,限制,歧視,損害,反而激發現代女性不要屈服于外界的影響,要走自己的路。”因此,女性其實是通過個性解放與物質拜金,尋求個性的釋放,這是女性追求自我以及個性化的一種表達。

        3. 女性崇尚的“經濟獨立”以及“詩與遠方”

        女性的自主意識加強,保持經濟獨立被認為是優秀女性最明顯的特質,對身邊的人的關愛以及親密關系的保持能力被認為是第二重要的特質。女性希望通過經濟獨立來自我實現,“她經濟”下的消費和理財,正契合新女性的該心理變化。

        男性喜歡機器邏輯,女性喜歡美麗的事物。對于女性,愛情是永恒的主體,衣食美還有八卦成就生活的“眼前”,電影、娛樂、美妝、搭配、美食….是新女性的向往。


        如何捕獲廣大女性的芳心,引發產品情感共鳴?

        1. 注重視覺,顏值和逼格

        沒錯,就是顏值和逼格,女性是十分注重視覺的生物,這一點從自拍美顏的火爆程度可以斷定。打開一個app,女性對app的第一印象就是設計,設計風格是最直接吸引女性的。單純的視覺體驗和全方位的交互體驗,app的體驗的“虛榮感”從設計選擇開始,女性會對美麗精致包裝的東西產生天然好感,會讓女性產生美好的事物的聯想。

        2. 除了美,女性更需要情懷和輕奢

        女性一向是以感性而非理性來驅動行為的。相比男性,女性購買行為多源于自身喜好,而非功能需求。因此,在消費是,女性除了本能地關注自己是否“美”意外,還有希望產品有“情懷”、夠”輕奢“。其實,情懷與輕奢的追求都源自于女性展現自我的需求,前者是個性的展現,后者是財富的展現。

        3. 女性愛分享,更愛“炫耀”

        有個有趣的調查現象:只有38%的中國女性會在論壇發言,而到了朋友圈時代,中國女性在社交平臺的分享比例到達了80%。為什么?同是承載社交屬性的平臺,差異在哪里?那是因為朋友圈的分享更多了一層“炫耀”的功能,即時的、圖文的、視頻的、互動的朋友圈滿足了分享、炫耀的需求。這種需求將轉化對品質生活追求的動力,反刺激消費升級。

        4. 注重情感愉悅和滿足

        女性在注重產品質量和實用性的同時,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悅和滿足。他們偏好那些能與自我心理需求產生共鳴的商品或服務。

        比如當下時髦的ins網紅店,有的是小清新風,有的是粉紅少女風,有的是萌寵喵咪風,契合不同女性的情感滿足從而吸引消費,另外,讓我想到的是“SK2”的代言人霍建華,為什么一個女性化妝品讓男性代言,那是因為霍建華在“迷妹”心中的情感認同,是完美形象,從而以人帶入對產品的認同。

        5. 不是在“購物”,是在“社交”

        女性喜歡購物,是因為在她們眼里“購物=社交”。女性逛街總是喜歡跟朋友一起逛,扎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也離不開購物。小紅書作為鎖定美妝類垂直市場的交流社區,沉淀一定的精準用戶后,轉型電商,這正是契合了這條女性心理,女性逛街更為了社交,喜歡”群逛“分享好玩有趣有用的東西。對于女性,網購不僅是購買渠道,也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6. 女性年齡層需求端變化

        隨著時代變化、生活條件的改善,用戶選擇也不斷變多。女性用戶,尤其是年輕女性用戶,也“清零”了原有品牌觀、原有購物模式,呈現出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狀態。通常來講,20多歲的女性趨向于“選擇性”付費,30多歲的女性趨于“服務性”付費,而40多歲的女性則趨向于“簡單可依賴性”付費。

        7. 消費儀式感很強

        現在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哪怕沒有參加重要場合也要化個妝再出門。我們也經??匆娕⒆釉诃h境比較好的咖啡廳、甜點店里,對著美顏相機自拍,打扮精致美膩,拍3、4百張照片,運用5、6個修圖app,最后糾結挑4或6或9張發朋友圈(為什么4/6/9,你懂的),現在的女性更享受有儀式感的生活狀態。

        8. 追求個性和獨特

        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能夠促成自己個性化形象、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產品或服務。

        90后已經登上大舞臺,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這一代女性敢花錢,敢為自己花錢,而上一代女性大多只敢為小孩花錢。城市快速發展,平均結婚年齡推遲到30歲以后,大把時間享受青春?!皩ψ约汉靡稽c” 成為年輕一代女性消費習慣,中國女性經濟上更加獨立,撐起不止半邊天,未來5-10年,我們將進入追求個性,忠于品牌的 “小時代”。


        垂直細分領域增加,未來可能無限

        以女性為入口會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比如寵物、醫療美容、女性用品等吸粉領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現在市場對于這類app有了更高的要求。若想切入“她經濟”領域,首先就要注重差異化。

        1. 女性市場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要針對不同的需求來切入。

        2. 順應潮流,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時代背景。

        3. 專業提供一種服務,單點突破,走精細化專業路線。

        4. 垂直領域的專注點不代表固步自封。

        隨著女性app越來越多,電商、社群、工具,甚至連“大姨媽”這么細小的點都競爭劇烈,以“美柚”為例,最初定位“大姨媽神器”,用來記錄經期,每月一次,用戶用完即走,很難形成黏性,用戶停留時間的不足又很容易影響后期流向體系變現。

        美柚懂得從女性角度切入,推出“她她圈”,“柚寶寶”和電商平臺“柚子街”,從工具升級為母嬰社區,又成功進軍電商領域,不僅增加用戶使用頻率和時長,而且實現從工具到社區到電商的三級跳,可以說是業界典范。

        以女性需求作為切入點,加上當下“她經濟”時代背景,垂直細分是趨勢,未來可能無限。


        寫在最后 

        “她經濟”的崛起正在喚醒人們對女性角色的重新定位,她們對生活充滿熱情、用溫柔呵護家庭、用魅力平衡世界,她們向未來展現無限的激情和魅力。

        當下的新女性有如亦舒筆下的女性,獨立自尊,理性克制,既不矯情,又活得精致,可以浪漫,也可以現實果敢,有瘋狂也有執拗,會退縮畏懼但終能勇敢向前。


        作者丨玲子

        責任編輯:mr

        認可我的創作,就鼓勵一下吧

        0人打賞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