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DM2017論壇視角:設計和科技并不沖突

        2017-11-10 10:52:14 閱讀 244216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2017亞洲設計管理論壇于2017年11月2日至12日在杭鍋老廠房召開。亞洲設計管理論壇始于2013年,是以中國和亞洲為基礎,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服務中國整體的產業創新、城市創新和生活創新,在設計學,美學和商學知識架構中,探索從設計創意到整體的商業成功、社會成功和文化成功的策略、方法、價值和立場,構建全球創新者參與互動、分享、協作的平臺。以下是本屆ADM大師論壇的內容總結。

         

        誰是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呢?

        有些人可能會想到阿里巴巴的馬云以及Facebook的扎克伯格,但在韓國弘益大學教授、前國際工業設計協會主席、LG設計總監李淳寅看來,最有影響力的人非喬布斯莫屬。因為他帶領著蘋果公司在智能社會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他們研發了設計與科技并存的產物——IPHONE,它的收益超過5億美元,在2016年,并且占了智能手機市場91%市場份額,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因為有了像IPHONE這樣的智能手機有了很大的變化。

         

        20171110102924839.png

        如果說第一次的工業革命是由蒸汽機引發,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由電力,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腦,那么毫無疑問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是由認知向人工智能這樣的技術所引領。21世紀已經逐漸在形成一個智能的世界。


        蜻蜓FM的CEO鐘文明也表示人工智能是當下我們所碰到的一個新變革。他以科大訊飛公司舉例,2012年,科大訊飛當時在中國A股市場大概100億不到,在2017年市值已經直逼1000億。這五年使一家公司從100億市值變成1000億市值,驅動因素是兩個:過去五年互聯網的數據積累越來越多,第二過去五年人工智能的算法越來越成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越來越近。

        20171110103852078.jpg

        除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營銷、機器人、對于消費者個性化定制的設計……這些都將會是未來變革的重要力量。


        與李淳寅和鐘文明一樣,騰訊云副總裁王祥宇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在ADM2017論壇上提出了“科技驅動未來”的觀點。

        王祥宇認為,人工智能出現以后,并不意味著世界將變得異常冷酷,意味著很多人都會失業。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人工智能替代我們做了許多工作以后,人與人之間,客戶與廠方之間的互相的關懷的時間會更加多了,這些人工智能所帶來的積極力量才是品牌們真正需要營銷的東西。

        20171110103911759.jpg

        同時,他也用ADM現場所看到的許多社交互動的設計舉例。他說這些所有的互動和設計,是保證企業成為下一個變成獨角獸的存在。而這些社交性的互動設計,是需要基于切實的數據的。

        他說:“過去的營銷人要不斷的在做定位和宣傳,因為他們當時沒有技術手段來實現對于每一個人說不同話這樣一個技術的溝通。但是在互聯網上的確有可能把所有的軌跡做歸因。每一個有藝術夢想的人去在推動業務的時候,想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獲取每一個客戶的成本會是多少,而可靠合理得數據分析,是進行成本核算的基礎。”

        因此,把數據思維用到到整個設計解決方案里面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亞洲設計管理協會秘書長、ADM創始人 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設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海軍提出了“思考的技術”這一概念,他認為設計思維從需求到增長是一個過程,數據思維從數據到增長的過程,它們最終指向是一致的。只有運用數據思維解決問題,開始創造一些新的解決方法,通過設計思維和數據思維整合真正了解用戶、產品、市場、銷售計劃,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20171110104214174.jpg

         

        但就如亞洲設計管理協會主席、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前北京2008奧運會設計總監、Adobe設計總監王敏說的那樣,科技和設計并不是沖突的兩個概念,他們會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20171110104233414.jpg

        在創新類企業中,阿里一直走在技術的前端。阿里巴巴去年雙十一魯班人工智能系統一天內生成的一億七千萬廣告,今年要四億。這樣的人工智能系統并不是要替代設計師,而是讓設計師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創意,工作消失了一部分,價值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形成越來越重要的地方,它已然不是一個為了點綴而形成的裝飾,而是萬事萬物的基礎。商業表現和業績都是直接與設計緊密相關的。

        20171110104302829.jpg

        英國設計委員會主席John Russell Mathers用他在英國所調研的數據,最直觀地告訴我們:設計正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我們增加價值,通過創新,通過幫助我們能夠來把這些復雜的服務進行澄清和區分實現差異化,幫助我們打造我們的品牌認知度和品牌的聲譽……設計正在變化,正在擴展。設計的產品和服務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來促進經濟的發展。

         

        喬布斯說:“品牌的意義在于你的詮釋。”通過設計將之轉換為可識別的品牌,就能真正落實價值。

        因此,國際著名品牌大師、MdB創始人、前登貝設計創始人Michael De Boer堅持品牌化是新時代的思維和創新策略體系這一理念。

        20171110104333174.jpg

        他指出我們正面臨這樣的現實:一、我們被媒體以及互聯網不斷影響;二、我們的文化從文本化這樣的文化,進入到一個圖片化的文化。我們接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伴隨著國際化與市場化,有很多的中國企業也在走向外國的市場。所以我們可以說品牌對于組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戰略和經濟意義。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童慧明教授也認為“Brands Driving By Design”,列舉了airbnb、蘋果以及國內外的一些品牌,他們都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用這樣的設計思維去驅動品牌的所有的商業活動。

        20171110104406774.jpg

         他預測:中國傳統產業模式已到了盡頭,我們必然會選擇BDD,它的時代已經到來!企業將全部變成設計師集團,不能改變的企業無法獲得成功。

         

        而聯想副總裁、首席設計師姚映佳從設計的另外一個角度對未來做了預測。他認為體驗創造價值。體驗最重要一點是訴求的對象與訴求的內容相互匹配。而價值創新在今天任是圍繞價值的,價值在今天所有環節里無處不在。場景體驗將會成為未來一個新的也是特別重要的價值要素,誰能捕捉到新的機會。

        20171110104707298.jpg

        對于設計師來說,未來不是做視覺傳達而是做體驗傳達,體驗傳達將來會是設計師最重要的價值釋放點,一個企業在今天管理技術管理自己品牌的時候,如果一個企業更好管理傳達力,這個企業將會更加立體,在一波一波和市場競爭中,這個企業不斷有鍛造自己新的競爭力的生態系統。

         

        當然,設計也不能完全依照邏輯思維。就像著名建筑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小地所說的那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設計的對象到底有怎樣的精神性,為什么能夠處在天地之間,而不是簡單的認為它是一個物化的,是一個對象化的存在。

        20171110104745870.jpg

         

        教育部學校規建中心創新發展處處長、教授劉志敏所提出的新型設計人才教育和組織企業人格研究專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詠所提出的設計管理心理學對于設計管理也發揮著重要影響。 


        可以看到設計和科技正在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影響力。科技為設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設計也是驅動科技創新和創業的一股力量,它們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為這個時代源源不斷地注入創意力量。

        責任編輯:mr

        認可我的創作,就鼓勵一下吧

        0人打賞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