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單卻困難:Animoji背后十年的技術難題

        2017-10-26 09:54:22 閱讀 236220 本文來源:威鋒網
        分享至:

        表情隨心變

        20171026095216889.png

        雖說 iPhone X 確實是一款極具誘惑力的新手機,它靚麗的外形和先進的技術很讓人驚艷,但畢竟很多東西我們都已經通過爆料提前知道了。如果要說稱得上驚喜的,那么 Animoji 動畫表情功能應該算是其中之一了吧。

        所謂的 Animoji 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手機屏幕中虛擬形象的臉隨你的變化而變化。你擺出什么夸張的表情,它也會跟著“模仿”。蘋果首批提供了 12 種卡通形象,無論是貓、狗、機器人、外星人還是便便,你都可以對著手機做做鬼臉,看看它們會有什么相應的變化。

        別看功能好像很簡單,Animoji 還必須要 iPhone X 才能夠實現。因為我們知道,iPhone X 的前置攝像頭是所謂的“原深感攝像頭”,它能夠通過將數萬個光點投射到用戶臉上,實時捕捉他的 3D 面譜。通過這些面部信息,設備得以讓虛擬形象即時表現出和用戶相似的表情來。

        蘋果會在發布會主題演講中重點提及 Animoji,肯定是因為對它有頗多期望。有趣的是蘋果說來很輕松,其實要真正實現它,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術沉淀的。那么有關 Animoji,這背后又有些什么值得我們去了解的技術細節?

        一切的開始


        早在幾年前,蘋果就已經開始在收購很多相關的公司了,比如 Perceptio、Metaio、Faceshift,還有市場里最好的 3D 傳感器制造商之一 —— PrimeSense。雖說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蘋果這些收購的目的了,但在當時它究竟想做什么,人們還是猜不透的。正是這些收購,讓 Animoji 最終得以實現。但是如果要了解它的技術起源,那就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過去面部捕捉還是一項很費勁的工作,雖說好的科幻電影、CG 電影都已經實現了細膩逼真的虛擬表情,但那需要演員在臉上粘上好多個追蹤器。隨著演員面部表情的變化,追蹤器的位置也會相應發生變動,讓光學系統能夠追蹤到,并根據這些數據構建表情變化的信息近似值,最后生成建模,然后手工調整修正。這種方法清晰、明了、有效。

        但是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費時費力費錢,需要攝影棚環境,演員還得愿意使用這些追蹤器,穿上專門的動態捕捉服。這一切的不便,促使人們想要尋找更輕松簡單的面部捕捉的辦法。事實上從那個時候開始,研究者們就已經想到深度感應攝像頭了。直到現在,這種技術都是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就像 iPhone X 那樣。

        然而問題就在于它說起來簡單,其實很困難。我們雖然可以用各種簡單的詞語來描述人的表情,但每一個表情事實上都牽涉到臉部許多部位的活動,而且這些位移還是時刻在變化的。對計算機來說,要判斷這些位移數據究竟意味著什么,這可非常復雜。

        為什么這會那么復雜?因為盡管人的臉對我們來說,無論怎么看都是一張臉,但對機器來說,它的算法涵蓋面要足夠廣,以至于無論角度變化,光線變化,年齡變化,民族變化,這等等所有的變數,系統都要能夠認出來這是人的臉,而且還要認得出他當時的表情。即使當技術進步,深度感應攝像頭已經足夠復雜,能夠采集所有和臉部相關的重要信息之后,讓計算機讀懂這些信息還是十分困難,因為對計算機來說,這些數據本質上什么意義都沒有。

        轉變思維

        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研究者們改換了思路。他們不再試圖讓計算機去強行讀懂那些紛亂的數據,而是為它設置了許多模板作為范本。

        據了解在新的思路的指導下,科學家逐漸將面部識別視為了一種幾何問題。他們通過一系列面部數據和表情數據,訓練算法,讓它們建立多個可以去描述的靜態 3D 模型。這些信息,同樣也包含了民族差異和環境差異。有了這些計算模型,算法就可以更輕松地將掃描到的 3D 點陣面譜和實際的面部表情聯系起來,最終實現幾乎實時地將它反映在虛擬形象臉上。

        看似簡單的技術,其實從提出概念到最終解決問題,其實已經花去了十來年的時間。長時間以來,面部識別生成虛擬表情的技術的主要用戶是視覺特效公司,用來簡化他們的制作流程。然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已經看到了諸如 Facerig 這樣,它得到的更為廣泛的應用。隨著蘋果推出 Animoji,我們可以想見這種技術的認知度將會更高。

        從發布會上的演示中,我們就能夠看到面部表情捕捉的有趣之處。不僅僅是 Animoji,還有 AR 技術的應用也為 iPhone 帶來了新的玩法。蘋果高管在主題演講中演示了能夠貼合人臉部的虛擬面具,沒有 iPhone X 的原深感攝像頭和過去的技術積累,那是做不到的。

        未來的前景

        Animoji 將來能夠被我們用來做什么呢?喜歡玩兒的朋友們肯定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它可以用虛擬形象還原我們的表情,并且還能錄下我們的聲音,通過 iMessage 發送出去。朋友們聽著我們的聲音,看到的確實是搞笑的卡通人物,那感覺肯定非常有趣。

        如今的蘋果非常重視社交平臺和體驗的打造,了解人們對自拍和即時通信的需求,而 Animoji 在傳統的社交溝通體驗之上,增加了新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潛力無限。

        據了解,面部表情模仿僅僅是個開始,現在業界希望能擴展這個技術,實現基于一張照片打造出真實度極高的虛擬形象,甚至達到能讓人誤以為是真人在說話和做出表情的程度。

        如果蘋果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并不是什么讓人奇怪的事情。取代指紋識別后,面部識別系統毫無疑問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配置。隨著手機性能的不斷增強,采用面部識別能夠做的事,能夠創造出的虛擬實體也就越來越復雜多樣。Animoji只是開了一個頭,誰知道以后在此之上它會發展出什么更加黑科技的東西呢?

        責任編輯:mr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