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看懂數據比直覺還重要?
曾經我們聽到設計就聯想到廣告、創意、文案,認為一枚出色的設計師只具備了一定的設計天賦和直覺就可以。眾所周知,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簡直太快了,大數據時代連設計都要依靠一定的數據分析,設計不再是主觀的。
用戶體驗設計中,圖片顯示多大,什么字體、什么顏色來呈現都需要多次驗證。數據決定了產品應該有的功能和表現。比如今天的蘋果、Google,他們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依賴數據分析,不僅僅是依靠設計師自身的直覺就決定產品的設計和呈現方式,而是反復推敲了幾百次或者幾千次以上。
那么設計師需要看懂哪些數據分析?
1、同一個界面,不同模塊的點擊量對比,用戶黏性(PV/UV)對比
對于某個功能點,如果我們希望用戶經常使用、喜歡使用,這個時候需要關注的有 點擊量、用戶量、用戶粘性 。
2、層級由淺及深,每一層級的PV和UV ,看用戶在不同層級的轉化率/流失率
如果每個層級的流失率高,是否因為操作流程太復雜?這就需要交互設計師去分析具體原因了。
3、某個操作流程,最終的成功和失敗的比
前面各個層級的轉化率綜合決定了最后的成功率,所以如果要提高這個指標,需要將各個層級都分析透徹,挖掘問題所在。
以上是設計師最基本要看懂的數據分析,但是設計還要去用自己的直覺去“調和”數據表,因為AB測試并不是萬能,我們只是通過AB測試區選擇出一種數據表現最好的,但是這種方式容易讓我們產生依賴,反而會忽略其他地方,比如低質量的產品等。
小編最近在我們的直播群里也有用戶反映到:大部分的設計師在項目開始時不重視數據分析,認為設計稿就是就是設計師的能力體現,看不懂數據這些環節就沒有參與進去,這樣發而阻礙了自己進階為高級設計師的道路。
設計師不但要看懂數據,還要不停地用數據去補充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直覺越來越靈敏。設計師一般是為了更好的的用戶體驗,所以很多時候也要懂一些大眾用戶的一些行為,可以多看看邏輯學,色彩心理學等,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用,因為創新的點子往往不是來自數據。
舉個例子,手機滑動解鎖就是直覺式的交互設計,這個交互設計會很快在用戶的大腦里勾回成留下痕跡、越發的本能,如果沒有這創新式的設計,手機的體驗也不會這么好??偨Y一句話:直覺與看懂數據一并重要。
備注:8月31日會有羅莎講師的免費直播課,主題就是有關于《交互設計的知識體系架構 做好人與產品的“翻譯官”》,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