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國際體驗設計百強十大杰出設計中心——極米體驗設計中心

        2024-02-18 10:16:42 閱讀 123515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旨在表彰杰出人才,樹立優秀行業發展標桿,評選卓越成果。IXDC AWARD國際體驗獎-2023國際體驗設計百強已揭曉??靵硪欢毛@獎者的風采!我們有幸采訪到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總監李強。以下是精彩采訪內容:

        20240123164744004.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榮獲2023國際體驗設計百強“十大杰出設計中心”殊榮,請問你們的感受如何?

        A: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是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盛會。非常榮幸我們能拿這個獎,非常感謝大會對我們的認可,我們得到這個榮譽,也倍感身肩中國設計界更大踏步邁進世界的責任。我本人每年都在關注IXDC的盛會,獲獎者都是行業的佼佼者,也希望未來極米可以在這個平臺跟全球設計界的翹楚共同分享、創造更多設計體驗的新概念新趨勢,再次非常感謝主辦方對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的認可和鼓勵。


        20240123170413523.jp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是如何定義家用智能投影門類的?

        A:通常大家聊到投影門類就會想到會議、影院這些場景,投影之前在世界范圍往往也是被歸納到ToB的商用市場。而極米進入這個市場的初衷就是把電影院帶回家,讓智能投影走進千家萬戶。所以,我們定義的在家使用的投影是更加便捷、易用且智能的,屏幕也是無處不在,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大屏影音感官體驗。


        Q:在推動整個行業進入家用投影市場的過程中,極米體驗設計中心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A:我們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還沒有家用投影的準確定義,其實一開始我們也是在不斷去尋找家用投影的產品定位和設計風格。作為行業的引領者角色,其實我是沒有標桿的,我們需要自己去定義行業標桿!這也是極米體驗設計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定義家用投影的設計風格,并持續不斷去更新適合當下社會形態的設計策略。比如我們的早期產品Z系列、H系列,在消費者不知道極米是什么的時候。我們需要給用戶傳遞我們的技術顯性設計體現我們的專業性!我們早期的產品設計風格會比較專業感的技術表達。但是,今年大家會看到極米的新品設計已經完全不同,以回歸生活為主題,我們提出了“FEEL FREE”向陽而生的生命力家居美學設計理念。讓投影融入家庭生活,成為生活家居用品的一部分。這也是我們從技術表達到情緒傳遞的一個轉變。


        20240116142903575.png


        20240116142915348.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的創新設計理念是什么?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產品設計中?

        A:我們的創新設計理念其實還是蠻簡單的,“設計驅動創新,通過設計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極米設計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其實介入度還是蠻高的。比如,我們在產品開發最早期的預研階段,為了確保硬件系統設計布局的最緊湊堆疊,我們的工業設計師會作為牽引者做很多硬件設計師要做的工作。會在前期探索和驗證不同的硬件堆疊可能性。


        同時,我們深深重視用戶體驗的細節,對每個一導角都會有千百次的嘗試,直到找到最滿意的那個角度;還會對各年齡段、不同性別等人群的使用習慣做精細化研究,包括對于遙控器的設計都會一絲不茍,因為設計體驗是為全人用戶服務的。


        在產品量產的后期,ID和CMF會對整個產品設計質量負責,以確保送到用戶手中的產品設計還原度。甚至,我們還建了一個產品還原度評審的體驗間,模擬真實家庭環境搭建的兩室一廳,用于外觀及功能模型評審。


        20240116142948321.png

        20240116143002251.png20240116143411606.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的三大核心團隊(UX、ID、CMF)如何協同工作,實現產品的全面創新?

        A:我們設立了創新實驗室,包含有ID、UX、CMF色彩專家。各團隊會遵照極米品牌定位,將其設計語言融入品牌傳播和視覺傳達,也會遵循UCD的特定流程和創新流程,進行時時整合;同時各個團隊術業有專攻,會圍繞全球多品類產品進行前瞻性技術儲備,進行超前的概念設計研究并定期為公司提出創新設計方向,在實驗室會進行大量的前期設計探索。


        Q: 極米體驗設計中心擁有一支國際化視野和產品輸出的設計團隊,他們是如何培養和吸引這樣的人才的?

        A:我們每年都會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設計訓練營”活動,通過這個設計或者培養和挖掘極米的設計人才。每年極米還會支持贊助創新設計大賽,特別是人居方向的工業設計,基本上,我們設計團隊都是來自校招的新人,我們也跟很多高校建立了長期的溝通交流活動。確保設計團隊不斷有新鮮血液輸入。


        20240116143352428.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如何通過設計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能否舉例說明一些成功的案例?

        A:其實還挺多的,比如我們跟JBL合作的打開是投影關上是藍牙隨身音響的極米CC,這也是我們嘗試的一款即是藍牙音箱又是便攜投影的產品,特別是滑門的設計很巧妙,可以上下切換投影和音響兩種模式;還有在日本上市的阿拉丁神燈,投影與吸頂燈結合滿足了日本對居住空間的超高要求,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既解決了產品擺放占用空間的問題又讓家庭增添很多超出電視的娛樂體驗,比如在家看煙火大會、玩大西瓜游戲,后來這款游戲移植到Switch平臺,銷量達200萬份,預估銷售額達2400萬元。


        20240116143150298.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獲得的國際權威設計大獎有哪些?這些獎項對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的聲譽和影響力有何提升?

        A:我們是投影行業內第一個榮獲世界級四大工業設計獎大滿貫的品牌,目前累計已經獲得國際權威設計大獎81項,包括中國外觀設計銀獎、德國IF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美國IDEA獎、日本G-Mark設計獎、臺灣金點設計獎、美國CES創新金獎等;可以看到我們基本上把國際權威的設計獎都斬獲了,其實這也是極米體驗設計中心下一個方向吧,我們希望我們是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設計團隊。我也在為這個目標在打造我們的設計團隊,同時極米的產品也是面向全球用戶的。設計當然需要走出去,需要獲得不僅僅是中國市場的認可。


        20240116143301739.png


        Q:極米體驗設計中心的成果轉化帶來了怎樣的經濟效益?它們如何將設計理念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

        A:自成立以來我們共獲授權專利600多項,其中包含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等;成果轉化帶來累計超過百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我們深知科技創新和設計體驗完美融合帶來的用戶價值,這遠高于可計算的商業價值,我們也在全球擁有2000多萬用戶,他們就是我們最大的靈感與價值源泉。


        20240116143246936.png


        Q:極米科技對參與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有什么感受和體會和建議嗎?

        A: 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是難得的體驗,讓我對設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知。IXDC是一個匯集全球頂級設計師、業界專家和企業領袖的盛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去探索、學習和交流關于設計的最新理念和技術。


        大會的氛圍是充滿活力和創新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齊聚一堂,分享他們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考。在各種主題演講、工作坊和展覽中,我看到了設計的無限可能,也感受到了設計師們對創新的熱情和追求。


        20240123170735863.jpg


        其中,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來自福特、攜程旅行、美的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專家們的演講和工作坊分享。他們不僅展示了如何在各自的企業中應用設計思維和創新方法,還深入探討了設計在商業、科技和社會領域中的價值和影響。這些分享讓我深刻認識到,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或技能,更是一種解決問題和推動發展的工具。

        20240123170735863.jpg


        此外,大會還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前沿的技術和工具,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這些技術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設計師們正站在這些變革的前沿,通過創新的設計將它們轉化為現實。


        但是,最讓我觸動的還是大會所傳遞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設計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或創造商業價值,更應該關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文關懷。設計師們應該以一種更加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設計,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在參與這次大會之后,我對設計的認識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我明白了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設計師的社會責任和影響力。作為設計師,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和創新,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我想說,參與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它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關于設計的最新理念和技術,還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設計師和業界專家。我相信,這次大會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深遠的影響,并激勵我不斷追求卓越和創新。


        20240123170735863.jpg



        責任編輯:蘇菁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