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服務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張貝:樂于探索和創造的跨界產品/體驗服務設計專家
所獲主要獎項
2018年中國外觀專利設計獎
2019年省長杯設計大賽各類獎項
2020年哈佛兒童醫學會獎項-醫學人道公益獎
2021年寶馬機車概念設計金獎
主要項目經歷
1.騰訊金融支付生態產品設計,構建移動支付和新消費體驗社會化服務
2014 年加入騰訊金融科技事業部,主導設計和重構了在線支付早期平臺“財付通”相關體驗和服務能力建設,梳理用戶場景和商家需求,構建和打通了用戶通過微信紅包等消費場景觸發的如微信卡包綁卡,信用卡還款,轉賬和 AA 支付,貸款商戶收賬等早期關鍵性消費場景,為中國快速發展的數字綠色體驗提供了關鍵性體驗形態和用戶習慣,其中主要產品包括理財通1.0版本設計,微信錢包海外版,QQ 紅包(曾獲中國外觀專利獎),微粒貸線上銀行級體驗,信用卡 O2O 類體驗服務設計,微信錢包手機充值項目,信用卡還款產品,微信跨境轉賬產品,港菲匯款等,無一不伴隨著中國人以及世界各地人民每天的日常生活體驗,在長遠的體驗服務設計伴隨視角上,影響了當代人的移動低碳金融和社交消費習慣,促進了綠色和低碳社會的進步。
2.騰訊乘車碼及智慧城市項目
2017 年,伴隨著微信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低碳和智慧生活方式的提倡,支持和塑造了微信端”騰訊乘車碼“項目的相關服務設計,兼容本地文化和文創需求,參與策劃和設計了如微信車票等案例及相關營銷和品牌推廣方案,進一步提升了新出行方式的傳播普及力度。
在此基礎上,梳理和沉淀了一系列產品體驗和服務設計方法,如產品體驗地圖,參與籌建設計系統,進一步提升了 To B 和 To G 相關體驗設計落地有效性和品質感,收獲了良好的用戶和行業口碑。無論是騰訊乘車碼海量社會化出行服務,還是更貼近低碳出行的智慧公交,拼車出行,騰訊微出行等典型低碳綠色出行體驗案例。
3.騰訊香港虛擬銀行產品及服務設計/微信錢包海外版
2018 年到 2019 年,大灣區建設提上國家發展綱要,騰訊聯合工商銀行等重要金融服務合作伙伴,基于灣區本地和跨境用戶實際場景,繼承和升級了微信錢包的安全體驗,穩定體驗,銀行級服務體驗,先后調研,籌建,申牌,迭代,測試,繼而推廣,在香港本地塑造了完全不一樣的線上銀行級體驗,融合了人與面孔感的金融資產服務,更具體驗安全感,更強大的人臉識別技術能力,更簡單穩定的體驗印象。
在此基礎上,虛擬金融服務和相關技術能力在多場景都進行過探索和驗證,其中包括覆蓋海外市場的支付聯盟服務,體現了中國本土產品服務的先進體驗理念。
在香港市場上引領新業態的發展,啟發了和驅動了金融科技對于業態體驗的強大和新穎體驗力探索。強大而有效的國民產品紅包體驗,在香港市場也驅動了相關體驗的擴散和連接能力,獲得了灣區用戶體驗口碑好評。
在大灣區人才和設計影響力方面,先后參與籌建騰訊金融學院體驗設計課程,籌建香港虛擬銀行線下體驗中心,同時也招募了大量的畢業生加入項目,影響了一批港澳青年學子,投入到灣區金融體驗的相關領域中,令人振奮和期待。
4.騰訊云數字轉型研發平臺建設
2018 年騰訊云收購研發效能平臺 CODING,結合騰訊云強大和豐富的技術場景能力以及豐富的行業業態需求,逐步升級和建設了 DevOps 云原生開發能力,在 2021 年加入騰訊云后,我結合跨界意識和企業服務經驗,進一步塑造了以線上“云工作美學”為體驗設計語言的產品形態,以線下體驗地圖和服務旅程為基礎的“云交付標準化”的服務設計核心策略,在兩年時間內,引領其他競品體驗和服務,輔助有任務達到了該領域國內行業客戶占有率第一的成果,在 2022 年信通院認證中,目前已達到國內數字化轉型各項指標第一,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帶領團隊標準化服務原則和體驗成功指標,提升國際化體驗能力,在未來籌備出海服務全球客戶,達成中國數字服務全球競爭影響力的提升。
5.騰訊文創和品牌服務設計
針對年輕人和新消費階層群體,我時刻關注精神需求和品牌化體驗傳播思路,在歷經眾多項目和領域的同時,在多種產品但受眾統一的視角和全息維度上,更需要滿足市場和用戶的共性需求,產生共性服務共鳴,而針對品牌和 IP 的內容設計,文創周邊設計,更加適合市場和能夠正面,積極,健康的產品和服務設計,才能讓用戶體驗在軟硬和跨時間維度上均能持續和發展。
行業影響力
微信錢包產品相關體驗設計累計 10+產品,服務人次達 10 億+,覆蓋 20+地區
QQ 音樂系列產品累計服務用戶量超 4 千萬,日活超 1 千萬
騰訊乘車碼產品累計服務超 8 千萬+乘客,日活超 2 千萬
騰訊金融服務及虛擬銀行用戶超 2 億+,財富管理服務超千億資產騰訊云數字轉型服務客戶超 2 萬+(規模 200 人以上團隊),企業和團隊用戶超 300 萬+
騰訊文創類商品總覆蓋人群近 500 萬金融用戶(騰訊+工商銀行),千萬級游戲和社交玩家
精選課程
共鳴設計——科學與審美的交匯,以Xiaomi SU7設計為例
李田原
小米汽車 設計總監
設計論文寫作:如何將實踐案例轉換為可發表的文本
2024產品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2024體驗設計專業系統化能力提升課程
玩轉行為設計 高效提升產品業績(中文字幕)
Joris Groen
Buyerminds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