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XDC2022大咖預告 | 寶馬設計總監施浩廉邀你共襄可持續設計盛宴

        2022-11-07 16:43:19 閱讀 155623 本文來源:美啊教育
        分享至:


        設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任何產品都需要經過設計

        設計市場的時尚風向不斷變化

        產品如何才能在更新迭代的設計中屹立?


        想知道答案是什么嗎?

        來聽聽設計大咖如何解讀!



        本次2022國際體驗設計大會(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Design Conference),我們有幸邀請到寶馬集團Designworks創意咨詢總監Harry Sze(施浩廉)為你揭秘答案!他將為大家帶來主旨演講:設計與體驗的可持續性,為大家講述體驗設計與可持續性產品之間的緊密關系!



        作為寶馬集團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的創意咨詢總監,Harry 擁有豐富的汽車設計經驗。從汽車初創公司、設計咨詢公司到全球 OEM,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為寶馬、Mini、勞斯萊斯、菲斯克和凱迪拉克等高端、奢華品牌設計。多年以來的汽車設計經驗使得他對于設計行業具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和前瞻眼光。


        寶馬Designworks Skai氫動力eVTOL


        Harry出生于香港,在加利福尼亞長大, 擁有加利福尼亞州Pasadena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交通工具設計學士學位。在中國工作了超過 12 年,這給了他多元化的視角和深刻的文化理解。除了在汽車設計方面的豐富經驗外,Harry 還擅長洞察力和遠見,以及創造品牌和產品愿景和戰略。他對設計的洞見使他能夠完全沉浸在任何品牌或項目中。


        2019年9月,通用汽車宣布施浩廉(Harry Sze)出任其中國前瞻設計中心設計總監。中國前瞻設計中心是中國汽車設計的權威代表,負責通用系產品未來的設計,以此被稱為“活在未來”的設計。汽車的研發周期往往按年計算,而市場時尚的風向卻是不斷變化的。


        這里的設計師不直接對量產車設計發揮創意,他們的任務是通過概念設計去預判未來5到10年的汽車設計風向以及未來審美需求,因此他們的設計要具有極高的可持續性。作為中國前瞻設計中心的設計總監,施浩廉對中國的可持續性設計有非常深的理解。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已成為許多行業必備的流行語。人們不僅追求材料的可持續性,更開始追求設計的可持續性。在進行可持續性設計時,我們要考慮循環性,施浩廉解釋道:“循環性始于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事物”。


        對于寶馬來說,這意味著仔細檢查流程和制造技術,并重新思考它們,以實現封閉的材料循環。同時,寶馬賦予了所用材料獨特的、美觀的外觀。循環設計意味著循環思維,設計師必須重新思考所做的一切,這是關于整個過程的循環。它遠遠超出了,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及一般的新想法。可持續設計的過程永無止境。


        寶馬i視覺循環


        要把握可持續設計,體驗設計顯得尤為重要。設計師要設計出可持續性強的產品,必須依托體驗設計。體驗設計將消費者的參與融入設計中,讓消費者的需求成為設計的主要因素,這使得產品能夠長期解決消費者的痛點。這也是為什么體驗設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然而,大多數消費者仍然發現很難將可持續發展與他們的實際日常生活、愿望和夢想聯系起來。設計師該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可持續性發展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曾說:“設計不僅僅是產品的外觀,它與產品是一個整體”。想要充分展現設計與體驗的可持續性,就必須深入目標人群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一個好的設計必然與周圍的環境處于和諧狀態。可持續性設計要真切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從用戶本身出發去考慮設計,增加設計的實用性,同時在設計的產品或服務中融入更多人性化的東西,讓用戶能更方便的使用,更加的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


        發展設計與體驗的可持續性,讓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產品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設計師們的共同努力!本次演講將從消費者的角度分享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可持續發展觀點,激發觀眾對有意義的“可持續”體驗的不同思考。快來和Harry一起探討設計與體驗的可持續性!


        / 精彩演講內容搶先看 /


        2022國際體驗設計大會

        北京 · 國家會議中心

        12月30日

         

        主講人:施浩廉 

        《設計與體驗的可持續性》



        你將收獲……

        1、從消費者的角度分享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可持續發展觀點
        2、激發對有意義的“可持續”體驗的不同思考
        3、洞察設計師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責任編輯:梁芊芊
        分享至:

        聯系客服

        故障反饋